专升本要考美术以及语数外,要考英语,高中程度的英语。
广州美术学院(The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广美”,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国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八大美院之一。
学校是“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广东省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美术)培训基地和广东省美术与设计教育培训中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州美院
报考广州美院常见问题回答 1、 报考广州美院需要参加哪些考试? 除了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方向以外,其他专业需要参加每年2— 3月份之间由我院组织的专业考试; 美术学(美术教育)方向必须参加广东省联考, 该专业方向不面向外省招生。 美术学(艺)专业必须参加由我院组织的专业课考试; 美术学(文)专业无需参加专业课考试; 所有专业必须参加各省组织的文化课考试 2、 有没有具体指标分配到各个省? 没有分配具体指标到各省,但有一个具体的外省总人数, 考生在文化专业双上线的前提下择优录取。 3、 理科生可不可以报考? 广东省:只招收文史类考生,必考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 历史,美术学(文)考生还需多考一 门综合科,理科生不能报考。 外省:实行文理兼收。 4、 简章大概在什么时候可以发出?如何索取? 简章大概在每年12月至第二年1月间可以看到, 查阅简章的办法包括上网: ① www.gzarts.edu.cn 或 www.gmren. com;②到各考点索取;③打热线电话020— 84017562查询 5、 有哪些考点呢? 外省考点:天津:天津美术学院、长沙:湖南师大美术学院、青岛: 青岛六中、沈阳:鲁迅美术学院、 西安:西安工程科技学院、郑州:郑州铁路六中、重庆: 四川美术学院、南京:南京宁海中学。 广东省考点:广州:广州美术学院昌岗东路校区、汕头: 汕头青少年活动中心、茂名:茂名新世纪学校。 6、 报名是什么时候?需要准备一些什么材料? 报名大致是每年的2月底或3月初,需要缴交的材料包括:报名表、 报名信息卡、回邮信封、身份证复 印件、文化准考证复印件、同一底片的一寸免冠照片六张, 广东省考生还需交广东省考生成绩登记表;所需检查的材料包括: 身份证原件、文化准考证原件。 7、 专业考试需要准备些什么? 需要带上身份证原件、文化准考证原件、专业准考证原件, 还需自备画板(夹)、画笔、颜料。画架、画纸由我院统一提供。 8、 专业成绩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得知?通过什么途径? 专业考试成绩在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内左右会公布, 我们会根据考生提供的回邮信封给每一位考生寄上成 绩通知单,考生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①上网 www. gzarts.edu.cn或 www.gmren.com , 根据提示通过身份证号码查询;②打电话热线020— 8017562查询。 9、 怎样知道自己的专业成绩有没有入围? 对于外省专业入围的考生,我们会随成绩通知单寄上“ 专业入围通知书”,该“通知书”是文化报考的凭 证。如果考生在信中发现只有成绩单而没有“入围通知书”, 即表示没有入围。 10、 学院招生办的联系办法是什么? 学院招生办联系电话:020—84017740(含传真)、 84017562(热线),招生办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昌 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招生办,邮政编码:510260, 招生办邮箱: zsb@gzarts.edu.cn 。 11、 录取是什么时候? 我们学院属于艺术院校提前批录取, 录取时间大约在每年的7月上旬至中旬之间。 12、 有没有文化单科小分的限制? 从2005年开始,实行文化单科英语小分的限制。 13、 每年的学费是多少,住宿怎么安排? 除了美术学(史论)专业以外,其他各专业学费为10000元/ 年,美术学(史论)方向为8000元/年。 考生入学后,统一在大学城新校区上课并安排住宿。 14、 怎样去昌岗东路旧校区? 考生到达火车站或者广东省客运站后,都可以选择乘坐地铁, 在晓港站A出口下车,出了地铁后一直往 西走。也可以选择坐公交车203,在“广医二院”站下车, 过了马路即是。 乘坐飞机的同学到达机场后,必须先乘坐花都—— 广州的机场直通巴,到达广州后,选择“广医二院” 站的公交车乘坐或是乘坐地铁。 15、 怎样去大学城新校区? 考生可以选择乘坐公交车到达“大学城中部枢纽”站下车。 16、 港澳台生需要参加什么考试?录取条件如何? 港澳台生必须参加“文化联考”以及专业单考, 考生成绩双上线后择优录取 17、 港澳台生可以在哪里参加考试? 香港考生在香港参加考试,澳门考生在澳门参加考试, 台湾考生在广州考点参加考试。
参考资料:
http://www.gmren.com/4/ 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