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辽宁应届生多少(一年大概有多少大学生)

中国每年约有800万毕业生。

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人;2014年,这一数字达727万人;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749万人,整体呈上涨趋势。

扩展资料:

应届毕业生的优势

1、没有经验,更易“入模子”

没有工作经验通常被认为是应届生求职的弱点,但没有经验也有优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张白纸,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应届毕业生求职的优势应届毕业生求职的优势。”应届生招聘进入企业,用全新的眼光,学习的心态对待工作,能够没有保留地接受与融入企业文化,不会带着以前工作经验的,用句俗话说,就是更容易入企业文化的“模子”。

2、没有家庭负担,可以更投入地工作

应届生一般没有结婚生育,父母一般也还年轻,不需要照顾,因此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而不需要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找平衡。这也是许多企业看中的优势,在企业中的某些工作就是需要超常规的投入精力才能出成果。

3、有试误的资本

应届生刚刚开始职业生涯,在初期求职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通常容易得到谅解。无论是工作中的小失误,还是跳槽,企业的接受度相对都大一些。

中国历年高校毕业人数(包括统计由新中国到现在每年高校毕业人数)

1949年,人才十分缺乏,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

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6.5万人。

197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5万人。

198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4.7万人。

198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4万人。

198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45.7万人,比上年增加31.7万人。

说明:这是因为1978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1982毕业。

198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2万人。

说明:比上年减少是由于1978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1982年毕业。

198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28.7万人。

198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1.6万人。

198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9.3万人。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3.2万人。

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5.4万人。

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7.62万人。

199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1.36万人。

199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1.43万人。

199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0.42万人。

199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7.07万人。

199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3.74万人。

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0.54万人。

199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3.86万人。

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2.91万人。

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2.98万人。

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4.76万人。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毕业94.98万人。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03.63万人。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33.73万人。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87.75万人。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239.1万人。

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06.8万人。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77.47万人。

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447.79万人。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12.0万人。

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31.1万人。

说明:1999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在100万左右。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500万。仅仅十年间,中国大学毕业人数就翻了5倍之多。速度之快,实在是令世人惊叹!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用十年走过了其他国家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75.4万人。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08.2万人。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24.7万人。

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

2014年毕业生人数继续走高,达到727万。

2015届毕业生再创新高,达到749万左右。

2016届毕业生达到765万,再创历史新高。

2017届毕业生高达795万。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比2016年多出30万。

2023年应届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

1、全国新增就业

1月1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接受采访时表示,2022年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提前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高于上年。

2、高校毕业就业

据统计预估,202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的历史新高,促进就业任务更重。国家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以离校前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离校后就业服务攻坚为牵引,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支持政策对促进毕业生就业有着重大作用。

查策网针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当前就业形势与国家支持政策进行研究解读,报告中列举了北、上、广、深各地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并阐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点支持方向。本报告以数据客观性、公平性为基本原则。

历年应届毕业生包括:

1、2021、2022年未就业毕业生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2、特殊人群

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等服务基层四项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未享受其他转编政策的,可以报考限应届职位,也可以报考定向岗位。

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3、特殊情况

有些2021-2022届同学就业了,但是没交社保,没有社保记录后期一般不会查。想冒充应届生,可以报名时候不写在职,按照无业报考,考上后能解约就行,后期政审去乡镇街道或者去学校。

已经缴纳社保的,2021-2022届,如果招考单位后期查,冒充应届生也会被卡掉,如果不查没事。在职想报考,但是工作单位不给开同意报考证明的。

以上数据出自大学必备网。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9948.html

相关推荐

小米新品YU7中文名揭晓,寓意深长

小米新品YU7中文名揭晓,寓意深长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小米公司以其卓越的产品和创新的科技理念,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小米公司正式官宣了其新品YU7的中文名,并详...

经验 2025-03-30 0 16

香港音乐界巨星陨落—李国祥去世

香港音乐界巨星陨落—李国祥去世

香港乐坛曾经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歌手,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音乐人李国祥,因病离世,令无数乐迷深感惋惜,本文将回顾李国祥的生平事迹,探讨他的...

经验 2025-03-30 0 24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