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网上被频繁讨论的“月入过万”群体,在应届本科生里只占6.1%,该比例高于2020届的(4.3%),但依旧是极少数人群。38.4%的2021应届生毕业起薪集中在4000~6000元之间,月薪6000~8000元的应届毕业生占比23.7%。
仅6.1%应届本科生起薪过万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对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行业、就业地、薪资福利方面都有一定期待。但当就业预期和现实差距过大,“期待”就会成为他们求职路上的障碍。
曾面向全国各大地区大学回收的2700份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超过2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月薪可以过万。可实际上理想与现实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麦可思曾对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分布进行过分析,数据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833元,38.4%的应届生毕业起薪集中在4000~6000元之间,其次集中在月薪6000~8000元(23.7%)。而近期在网上被频繁讨论的“月入过万”群体,在应届本科生里只占6.1%,该比例高于2020届的(4.3%),但依旧是极少数人群。
即便是一些人们普遍认为的“高薪行业”,应届毕业生也很难做到“一步破万”。2021届本科生从业收入较高的行业类,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781元),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含计算机、通信、家电等,6508元),运输业(6351元),金融业(6100元),平均月薪均在6000~7000元。
在毕业三年后(2018届),毕业生平均薪资破万的行业类也只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10691元。
本科生哪些专业工资高信息安全专业, 该专业本科生主要研究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与保密、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采取各种防护措施,对信息、网络、服务器等进行安全保护等。
信息安全专业平均工资水平为8900元。若按照工作经验和工龄来统计,信息安全专业应届毕业生工资4430,10年以上工资5430,0-2年工资7440,3-5年工资10400,6-7年工资14290,8-10年工资19550
软件工程专业, 该专业本科生主要研究计算机各类软件的构造、设计、开发方法、测试、维护等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设计模式等多方面,进行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
软件开发工程师工资一般在8000-20000元/月左右。不同的城市和级别工资会有不同,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工资待遇当然不会太差,但是也有部分比较苦的程序员和软件工程师,拿着不过的工作,每天凌晨一两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这样的程序员也不在少数。
2021年,大学生平均薪资有多少?
小米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中国科技公司,以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电视等智能硬件产品为主要业务。小米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忠实用户,也是一家备受关注的公司。对于应届硕士生来说,小米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雇主,因为它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优秀的团队、丰厚的薪酬和福利。
薪资待遇
小米对于应届硕士生的薪资待遇非常优厚。根据小米官网公布的信息,应届硕士生的月薪在15k-20k之间。此外,小米还提供年终奖、股票期权等激励措施,让员工享受到更多的收益。
福利待遇
小米对于员工的福利待遇也非常优越。小米提供五险一金、带薪年假、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多项福利。此外,小米还有丰富的员工活动,如旅游、体育比赛、文化活动等,让员工在工作之余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发展空间
小米是一家快速发展的公司,对于应届硕士生来说,小米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小米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培训和晋升机会。员工可以通过内部晋升、跨部门调动等方式实现职业发展。此外,小米还提供了海外工作机会,让员工有机会拓展国际视野。
分区间来看,38.4%的2021应届生毕业起薪集中在4000~6000元之间,月薪6000~8000元的应届毕业生占比23.7%。而近期在网上被频繁讨论的“月入过万”群体,在应届本科生里只占6.1%,该比例高于2020届的(4.3%),但依旧是极少数人群。
即便是一些人们普遍认为的“高薪行业”,应届毕业生也很难做到“一步破万”。2021届本科生从业平均收入较高的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781元),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含计算机、通信、家电等,6508元),运输业(6351元),金融业(6100元),平均月薪均在6000~7000元。
在高薪行业,大学生的涨薪空间较为乐观,但行业仅能涵盖少量职场人。在毕业三年后(2018届),毕业生平均薪资破万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10691元。
麦可思研究认为,大学生平均工资水平受行业发展、劳动力供求关系,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本科生(2021届)毕业初期月收入为7332元;工作三年后(2018届)的平均薪资可达到11281元。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年轻职场人在注重薪资水平的同时,关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更加看中工作的幸福感。麦可思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21届大学毕业生中,担任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法律专业人员、医护人员、研究人员等职业的本科生,拥有较高的就业满意度,分别为82%、78%、77%、77%,但月收入不及高收入行业,较之“月入过万”存在差距。尽管在求职过程中,工资是应聘者最关注的部分,但 “工资不高但幸福度高的工作”在近年来受到欢迎。
界面新闻此前 报道,近半数职场人优先选择“钱少、事少、不累”的工作,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期待投入更多的精力到生活中,对工作时间之外的生活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