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重要,如果你不打算考公务员的话,今天就谈谈两种选择,一个是销售,一个是生产,这也是很多应届毕业生面临的一个选择:
笔者刚毕业进工厂的时候,有人建议我去做销售,自己想想如果做销售的话,那么自己的专业知识岂不是白学了,于是选择了研发到生产的职业路线,但是后来很多人都说选错了,那么今天就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到底该怎么选择?
最迷茫的人群:
来自网络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是最迷茫的人,一方面不甘心自己的专业技术白学了,一方面又不想进入三班倒的枯燥的生产一线,一方面又觉得销售门槛低,是人都可以做,一方面又觉得生产技术方面成长太慢,不利于职业发展。
当然除了这两种选择,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比如继续读研,考公务员,自己创业,甚至一些人回家当啃老族,接管家里的企业等等。但结合每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销售和生产是最多的选择。
也就有很多人犹豫不决,踌躇不前,生怕走错路,影响一辈子的职业发展和家庭幸福。
先提销售
来自网络
当眼看就要毕业的同学对待工作越来越迷茫,很多优秀的学生像985院校、211院校、重点院校都提前获得进入500强企业或者外企、国企等不错的公司实习,不管进去是做什么,总给其他本科院校不好、专业又十分尴尬的同学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一些人开始质疑自己的大学读了四年的到底有没有意义?究竟什么样的工作才适合,或者说,还有什么样的公司可以进入呢?这个时候,销售这个岗位对学校没有要求,对专业没有要求,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并充满热情,仿佛每个月几万的提成都在招手。而做销售要吃的苦,很多人觉得那都不是事儿。
也就出现了很多做销售的同学,做不了多久纷纷改行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着总总不是,那么如果我们打算选择做销售,要非常注意一下几点:
1、不要过于锻炼自己的弱势
有些人选择了做销售,仅仅是为了锻炼自己,觉得自己太内向,做两年销售补补自己的弱势,以后再做别的就有优势了。但是往往真的去做了,很多事情有违自己的性格,做起来很痛苦,对工作很排斥。
这就是很多人说的木桶短板理论,笔者不认同这项理论,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拿自己的弱势去比较他人的优势,不利于自己的成长,每个人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标签,这才能充满自信的迎接工作。
2、不要把销售当成垫底的工作
很多人没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到最后生活所迫,不情愿的随便选择了一个职业,而门槛最低的销售成了大家的理想选择,但是真的进去了,才发现工作的不易,更没有成绩可言,再跳槽另一家销售,恶性循环。
就业前就要想好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并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不要有垫底思想,认为实在不行就去做销售嘛,这种思想不要有。
3、急功近利,想挣钱快一点
这也是很多人选择做销售的原因,认为只要肯努力,工资不固定,能者多劳,但是实际上真正能拿高工资的销售没有几个,而且很多都是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客户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4、脱离一线,不能实事求是
很多销售觉得销售只是销售的事情,与公司的生产无关,也不关心生产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头投入到找客户的工作中去,这样也做不好销售的。
做销售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公司能生产什么产品,最好熟悉到每一个环节,才能与客户无障碍对接,甚至对客户新的产品要求,也能提供指导意见,并安排公司生产。
5、频繁跳槽,忠诚度下降
通常情况下,熟悉一家公司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不仅仅是一个适应期,同时也是公司对你的考察期。那些积极主动、表现优秀的人,肯定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得到重用;而那些闲着无事,一进办公室就不知道干什么甚至还抱怨公司不给他们机会然后就频繁跳槽的人,则永远不会受到重视。这样很多人又陷入了恶性循环。
6、人品很重要
只会做事不会做人是不可取了,笔者曾经的同学在一家公司辞退了一个销售主管,原因是该主管从其他厂家买货,贴上自己公司的标签发给客户,并接受不正当收入,这不仅仅是工作能力了,还涉及人品问题。这样的员工,老板是不会喜欢的。
7、需要长远规划
难道一辈子跑销售吗?任何职业都要做好职业规划,销售也一样,很多人做了几年销售后转管理,或者创业,也有很多一部分成了培训师,这都是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规划自己的职业的结果。
8、注意风险
销售最怕的是钱款要不回来,求爷爷告奶奶de的求回款,这是很多做销售的困点,这就需要技巧的去与客户沟通了,平时多联系,逢年过节送点礼物,当然小编也不是专业的,只是看到周围的人都这么做,我想应该是对的。
以上就是对打算做销售的同学的八条建议。
再说生产
来自网络
很多人觉得生产也很好啊,不用东跑西跑,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按时上下班,所有的东西都是现成的,不用怎么动脑筋,只要肯卖力气就行,平平淡淡,做好自己的工作,并按时间升迁,很好的工作啊。
但是也有很多人做了生产后,往往坚持不下来,面对枯燥乏味的工作,还有微薄的收入,再加上管理的困难,即使留在了生产岗位上,也唠叨满腹,满身负能量。如果我们选择生产,以下几点要很注意:
1、管理人很难
人不像机器,有自己的感情和性格,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做管理的不怕质量不好,不怕设备损坏,就怕人员的不稳定,这种是无法预防的。
现在的人都讲究个性,自由,很少愿意被管了,而生产企业,管理员工是一项重要工作,很多一线主管并不是对工作不满意,而是对管人不满意,加上矛盾出现,往往变成了离职的理由。
所以如果想进入生产,第一关要过的就是管人关,人不自觉的,需要管理,没有魄力,没有强大的领导力,真的管不好人,管不好人,后面的工作也不用提了。
2、工作很枯燥
确实工作很枯燥,没有什么激情,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遇到异常情况要处理,还要接受三班倒的工作。笔者也经历过三班倒的工作,确实非常非常辛苦,不是一般的人能坚持下来,那种生物钟颠倒的工作状态混混沌沌,做任何事都提不起信心。
但是枯燥虽枯燥,还是需要自己找乐趣,很多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权力也很大,可以调动的资源也很多,怎么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每一次改进和改善都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
3、现场环境差
很多生产型企业,除了电子厂、汽车厂、电器厂等比较正规的大型企业现场环境优良的,中小型企业生产现场并没有多么好,甚至可以用恶劣来形容,甚至很多人因此得了职业病,损害了自己的一生。
但是环境是大家一起创造的,笔者所在的企业也是进厂后就红红火火的搞5S活动,从人员角度,从硬件条件上改善环境,生产一线的人员为自己的环境负责,尤其管理人员这方面的作用更加大。
4、消息来源闭塞
一旦做了生产,基本就与外部的花花世界拜拜了,有一次笔者与在互联网工作的同学聊天,发现根本就聊不到一起了,他们理解的我简直就是在养老,听说每晚9点多就睡觉,简直笑死了。不像销售人员长期到处跑,能扩展自己的视野。
但是实际上还是在于个人,平时多关注时事,多看书,了解本行业的一些最新进展,多参加培训,多实践,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还担心没有信息吗?
5、工资待遇低
生产一线工资待遇低,活累,总是作为被剥削的阶层出现,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
这只是相对的概念,其实大楼里坐办公室的白领工资并不比生产一线高,生产一线的晋级机会要大于办公室,而且如果真有本事,上升的空间特别大,可以施展的空间也很大。
6、具备培训能力
作为一线的主管,必须具备带人的能力,如果不能带出自己的手下,是会把自己累死的。现在做工作不光自己要做的好,还要把自己的团队带的好,培养自己的团队文化,具备自己的特色,才能具备战斗力,才能挑战更高的工作。
7、以身作则,自立清高
只要是生产就会涉及到工作安排,一项指令的下达,如果自己都不能完成,逼着员工去做是千万不可取的。另外劳动纪律遵守很重要,因为作为生产一线对员工的考核非常重要,自己做不好是无法考核他人的,也无法保障公平,也造成很多矛盾集中。
另外作为生产管理是纽带的存在,你就代表公司,公司的命令也只下达到车间,如果自己不能以身作则的话,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是不负责的表现。
8、最难的是留不住人
生产一线岗位人员流动特别大,现在的社会不像以前,很多人今天做的不痛快,明天就辞职了,车间一线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多年时间培养的技术工,说辞职就辞职了,毫不留恋,给生产安排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在工作过程中特别注重关心员工,重视多能工的培养,提前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生产的稳定。
9、其他
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要讲,但是没有真正到生产一线是体会不到一线的总总,所以打算来生产的不妨到现场一试。
总结
说了这么多,对于毕业的大学生们到底选择销售还是生产,我想适合你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不管选择了哪个行业,不要轻易言败,坚持就是胜利,正所谓行行出状元嘛。
应届毕业生工作单位
你知道应届毕业生如何找到工作单位吗?想必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想找到一个优秀的工作单位,但是优秀的工作单位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你的能力要与公司相匹配,下面是我精心准备的应届毕业生工作单位,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届毕业生工作单位1
1、头三年重要的是长本事而不是挣钱
因为头三年挣的钱,对你的一生来说应该绝对是少数,为了这区区几个大毛而耽搁一生的发展,是绝对的短视行为。所以,毕业时,选择工作单位时,钱绝对不要作为一个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最放在心上的,是在这个单位干三年,是不是非常有利于你的提高。
2、去大公司的优缺点
大公司有品牌,有规模,比较规范化,工资待遇一般也高,让人感到荣耀,所以成为很多毕业生的首选,但也一定要注意大公司的问题就是官僚化、程式化、专业化和重要的岗位一定是老人把着。所以,你进到大公司时,会很容易迷失自己,原来的天之骄子,变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你会有失落感,而且因为大公司人才济济,如果你的竞争能力和文凭并不具备优势,你可能会很长时间从事技术含量低、技术面窄的工作,因此3年下来,你可能会发现,你其实会的不多,只会规规矩矩地干点某些特别工种的活,这会对你未来闯荡江湖带来不利的影响。
3、去小公司的优缺点
去小公司,主要看老板的水平了,好的老板,经历过大阵仗的小老板,当开始创业时,公司并不能给你太多的荣耀感,但会逐渐发展起来,而你如果能一直跟着干,则可能随着公司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甚至在公司发展很大时也能居于重要位置,或者得到较多经济回报,当初和马云一起干的那18个人,后来都发达了,比那时去大公司打工的人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但如果这个小公司的老板品格不高,心胸不大,只是凑合着混口饭吃,你一定要迅速地退出来,否则3年下来,你也需要啥都不是了。因此,去不去小公司,主要看老板。看老板,主要看是否在大公司干过,是否人到中年正能干,是否可信赖,是否大气。
4、其实做适合大家去的是100人到500人这个规模的中等企业
这个级别的企业一般有5到10年历史,从众多小公司中脱颖而出,老板和公司都具备了坚实的体格,正是准备大发展的时期(但一个公司如果快20年了还这个规模,也说明就这个水平了,上不去了 ,不属于我说的这类),这个时候,公司应该有很多事情要做,个人也有很多快速发展的.机会,比如说,你可能在这样的公司2年就有机会做个小头目了,但是在大公司恐怕得5年才有这样的机会,所以这样的公司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好单位,建议大家毕业时首选这类公司,但这类公司因为一般没机会去名校参加校园招聘会, 所以你可能不容易发现这样的公司,如果要真找,需要你到智联之类的人才网站上去看招聘信息,然后勇敢地投下简历和自荐信
5、工作单位所在的城市也比较重要
在中国,IT软件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第一阵营是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大连、广州,其他的一些省会城市是第二阵营,都差不多,非省会城市除了几个特别的,其他的原则是上是一个本科毕业生刚毕业时不适合去的,除非你想转行,否则那里没你的发挥机会,也基本没有太像样的软件公司。九三招聘鼓励大家优先选择第一类城市,就像出国就最好去美国一样,可以在工作5年后本事修炼差不多后考虑落脚到第二类城市,找个不错的公司不错的位置好好奋斗工作。
6、最后一个是选择稳定的工作还是竞争性强的工作的问题
刚毕业时坚决选择竞争性强的工作,长本事,等年龄大了,不愿意奔波折腾了,再选择稳定的工作。否则年纪轻轻就稳定下来,这辈子就提前进入老年生活了,这辈子活的太单调。
应届毕业生工作单位2方法/步骤
1、第一个技巧就是可以先查看一下研发类岗位,如果是博士毕业,可以聘用为主管,领导一个小团队。如果是本科,可以聘用为职员。
2、第二个技巧就是再看看销售类岗位,特别是大客户的销售,比如公司针对学校,医院等单位的产品输出岗位,做的出色很有机会一夜暴富。
3、第三个技巧就是参考零售岗位,这一类岗位门槛很低,竞争相对也很激烈。
4、第四个技巧就是其他岗位,比如财务,法务,IT技术等岗位,这些需要有对口的专业背景,并不是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能胜任,要考虑专业对口的事情。
5、第五个技巧就是如果是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毕业,可以先考虑对口的中小学教师岗位或者大学教师岗位,应该是最容易应聘的工作。
6、第六个技巧就是主动联系自己的师兄师姐、学长学姐所在公司或者单位的人事主管,让他们帮忙投递简历,毕竟是相似专业的,而且是熟人关系,这样找到工作的概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