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应届生专区名单(HR如何看应届毕业生的简历)

看应届生简历时,HR到底在看些什么?

1.基本信息是否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主要针对这几项: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电话、邮箱地址。

如果是邮件简历,“是否一目了然”的判断从邮件名和邮件正文就开始了。

不要求你完全按照“姓名-学校-申请岗位”的格式,但是请不要直接发以“我的简历”“我的简历123”命名且正文一片空白的邮件,这和“未命名”文档一样没有意义。

出于“万一这孩子是个大牛就是不擅长写邮件”的考虑,HR会点开看,但是内心感受并不美妙。碰到要求严格且不缺简历的HR,这类邮件直接是进垃圾箱的节奏。

至于很多人疑惑的要不要附上照片。除公司有要求且一定要附上生活照的情况,HR并没有强迫症一定要看到你。不要PS过头,阳光美丽帅气的正装照放上去没有问题。

2.硬性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硬性条件指什么?教育背景,实习/项目经验,社团经验,在校获奖情况等。

a.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专业、入学及毕业时间

现在很多公司对是否211/985,是否统招,是否专业对口这一项有要求,这是HR会看的硬性条件。

你可以去挑战这一条,但前提是:你通过切实可信的渠道得知公司这一项条件不是硬性规定,或者你的确有可描述的实力打破公司对学历和专业的要求。

可信的渠道指,公司内部人员消息或能帮你打听到这一确切消息的人。你想找的话,肯定能找到办法。如果实在找不到,知乎有帖子教你怎么找到(更建议你直接去在行、分答)。

可描述的实力不是指用嘴说,而是你有确切的东西呈现给HR和项目负责人,证明你能做到。前公司是设计/PR公司,举个设计师的例子,请自行百度参考灰昼的履历;再举个PR的例子,看看星姐(一直特立独行的猫)当初怎么找的实习,怎么进的奥美。

如果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其实建议应届生在明显不符合岗位要求里的硬性门槛的时候,不要浪费时间投递。

不要听那些“都投吧,万一就接到面试电话了呢”这类话。明知道自己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也请不要把HR当傻子。明显不符合条件的简历,三秒过都嫌多。

但也不用沮丧,“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从能达到的起点做起慢慢上升,也是扎实的路径。

b. 实习经历:公司、岗位、起止年月、工作内容

简历上不必写太多的细节,你收获了什么、你汇报给谁,这些面试都可以聊。

HR看你简历上的实习经历看什么?

是否对口,是否具备岗位要求的技能。

怎么看?关键词。

是的,你写再一大段话,重点在那几个词上。

比如,应聘前端的简历时,html5、css3、 Javascript,Android、ios平台,接口调用这类词。

如果有质量好的项目经验,加上,但最好按what-how-for whom-result这条逻辑,项目内容是什么、多大规模,你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用什么软件做的),为谁做的(客户是谁),最终是否交付。

应聘设计的简历,会看软件操作技能。Photoshop、Illustrator、3Ds Max、AE、或者Premiere,附上作品链接就更好了。

如果没有实际项目经验,校内小项目作业有吧?选最满意的,一两句说清灵感来源和设计思路。

如果是HR、行政这类职能岗,实习经历对口当然好,如果不对口,会更多从实习经历看你的语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抗压性等软技能。

比如,领馆实习的姑娘。做过会务协助,写过英文调研报告,统计人员名单并分析。过关。

最后再强调一次,实习经历/项目经验需突出优势,但描述语言请尽量精简。大段文字真的没!时!间!看!

你会什么,你做了什么,说明白就行了。

c. 社团经验、在校获奖情况

从这些经验可以看出一个人大致性格、软实力及对学业的投入程度。是加分项。

社团经验的描述同实习/项目经验,什么社团-活动经验-你的职责-成果。

获奖情况可以挑最有含金量的几个写。国家/政府奖学金、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特等/一等奖学金这类。为了突出,可以写写是top 2%才能拿到的云云。

但也看你应聘的是什么类型的企业。

国企还是很看重是否党员以及你的在校获奖情况的。

d. 爱好、特长及在校专业课

这个其实略鸡肋。

有了上边b、c两项其实HR心里就有谱了。

但是,万一你经历乏善可陈。意思是,没有实习经历,没有项目经验,没有获什么奖,也没有社团经验。就写这个吧。

建议是,突出重点、逻辑清晰、简单明确。

另外,爱好和特长最好和应聘职位契合一些。看到应聘销售的候选人简历上爱好全是内向型的写作阅读之类,其实HR内心会犯嘀咕。

3.自我评价和求职意向是否清晰精准

自我评价部分要么不写,要么写干货。

“我天性开朗乐观……”这种话真的没人看。你写了三行以上,一秒不到可能就扫完,等同于废话。

会做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这是HR想在自我评价和求职意向里看到的。

有哪些经验,会什么技能,申请什么岗位。三句内说明白最佳。

举例:半年HR实习经验,主要负责筛选简历、电话沟通、更新人事资料表格。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英语可作为工作语言。申请贵司人事助理岗位。

完毕。

简历的主线到这儿其实差不多就说完了。职业道德、工作能力、人是否踏实靠谱、价值观契合度,这些更多是在面试时考量。

以上这些,是在应届生比较优秀又没那么优秀,必须通过简历获得面试机会时,站在HR筛简历角度给的一些参考和建议。

希望你们看完后有收获。

读研写论文的时候,导师一直碎碎念facts & figures,说你们写文章或者想说服别人,一定要有力的事实和数据啊!

事实和数据,在简历上,其实就是突出关键词,用事实和数据说服看到你简历的人。

不需要花哨的表格和(当然如果应聘设计师,有设计感一些完全没有问题),而是你清晰地把你所做的事亮出来。

如果你还不太懂HR看简历的逻辑,也不太懂写简历怎么准备。我列几个问题出来。

简历初筛是在筛什么?

筛去明显不符合要求的简历。

用什么判断简历是否符合要求?

首先,岗位说明书,Job Description,俗称JD。

其次,部门负责人的要求,给到HR的基本也就是关键词了,这些关键词也会融合到JD里。

工作里你喜欢什么样的人?

能力强,经验多,能解决问题。了解岗位,目标明确,要是还接地气好沟通就更好了。

工作时你觉得什么沟通方式最好?

简单、清晰、重点突出。

你面试时自我介绍一般怎么说?

我是谁-我做过什么-收获是什么-我想做什么。

所以,

简历是根据岗位说明书观照自身,证明自己有能力 - 有经验 - 有目标,简单、清晰、重点突出地告诉HR和公司你能达到岗位需要,的文档。

根据这一项,倒推,开始写简历,修改,定稿。

最后的高能预警:保证简历的形式是一方面,但终究是内容为王能力至上,你的能力如果还缺胳膊断腿,努力向上吧少年们。

如果看文的你不是应届生了,方法和注意点基本还是通用,只是弱化学校经历,自动高亮你的工作经验即可。

历届毕业生名单怎么查

应届毕业生,简言之就是在应该毕业的年份毕业的毕业生。换句话说,学生在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公务员,这点大家都已经清楚,在毕业前,允许先参加考试,等拿到毕业证后再审查学历。但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除了顺利应届毕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有其他几种情况的考生,也可按应届生资格来对待的,也就是说,他们也可以报考限应届生报考的职位。

一 、规定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上述中户口、档案、组织关系未落实的,无论是保留在学校所在地,还是保留在生源地的,均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但要注意的是,非统招的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不按应届毕业生对待,即使是毕业的当年,也不属于应届生。

二、 “四项目”人员服务期满当年,可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的人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当年,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这类人按照国家政策,户口和档案是可以在学校保留两年的。

三、 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

有部分考生在上学前,曾有过工作经历,也就是先上班,后上学的,这类应届毕业的考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什么是“基层工作经历”?

要说明的,应届生专指考试当年顺利毕业的毕业生,上述第一和第二类人员虽也可报考要求为应届生的公务员职位,但并非也叫应届生,只能理解为具备报考国家公务员应届生资格,可按应届生对待。而第三类人员是属于应届生身份的。

提醒:以上只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对应届生的界定,而各地方省市的公务员考试对应届生的界定政策,目前还比较乱,各地可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解释。因此,自己能否以应届生来报考地方的公务员考试,这需要考生结合当地的考情,参照当地的招考政策。

需要登录学校的网站,并且经学校网站管理员同意才能查询。

应届毕业生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学生。简单地说,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

2021年5月13日,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

应届毕业生分四种

1.即将要毕业的,但是还没拿到毕业证,或者已经停止学习了,处于实习状态的。

2.拿到毕业证了,但拿到毕业证的时间不超过择业期年限的(超过则为往届生)。

3.高校应届毕业生,指该年度毕业的毕业生,(博士毕业生,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普通应届毕业生)。

4.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指经统招的全日制高等教育当年度毕业的学生。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7454.html

相关推荐

金秀贤与金赛纶的特别约定

金秀贤与金赛纶的特别约定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我们要讲述的是两位高中生——金秀贤和金赛纶之间的一个特别约定,在这个故事中,金秀贤让高二...

科普 2025-03-30 0 29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