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应届生薪酬范围(如何看待应届生薪资要求)

你好,朋友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去找工作,有一个公司说你可以来做公司的经理,是今天下午来还是明天早上来?”骑牛看熊听到后当天下午就跑去了,结果打电话给我的是人事经理,对我苦口婆心的说道:“你可以做一个业务经理,但是要从基层做起,要是做得好3个月就可以当部门经理。”独有刚毕业的我来说,3个月就可以当经理是多么诱人的事情,结果去了2天发现同事都是“经理”,原来光杆司令就是这个意思呀,有头衔没实权。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有些公司对于员工的薪资会写到2000元到5000元,部门经理的工资3000元到10000元。对于这样的信息,大多数求职者会本能地相信最后的数字,5000元和10000元,然而实际上公司给予的待遇是2000元和3000元,这就是一种心理落差,但是用人单位会说:“如果你业绩做得好肯定不止10000元,不要在乎这些基本工资,要是奔着基本工资来的人,肯定赚不了大钱。”骑牛看熊认为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淡季和旺季,基本工资就是淡季的保障,否则哪来的钱交房租、水电费、生活用度等等开销。有的打工者去到一个公司应聘,进门前听见员工吵闹大笑,其他员工看见自己以后严肃不说话突然变得很忙,结果应聘以后发现是一家投资担保公司,要求员工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对于这样的公司千万不要去,往往都是骗子公司,我们工作是通过脑力和体力来赚钱,而不是靠自己的“保证金”来赚钱,要是公司借此说不信任自己,那就不要去工作,否则被骗的肯定是自己。骑牛看熊认为找工作切莫急于求成,更不要被高大上的写字楼给诱骗了,关键还是要看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有多少,这才是工作赚钱的关键。如果没找到工作在开始找工作之前先不要急,看看市场上有什么

在看看自己有什么,自己喜欢什么,或者自己能做什么。我的看法如下4点:1.兴趣,例如我当年在大学的时候很喜欢去研究市场营销的知识,我会买很多市场营销的书看,而不需要任何人给我监督和激励。出来工作之后我就很自然而然地去做了和市场营销相关的工作了。2.能力,你能做的事情和可以做的事情,一般和你的过往经历,还有你现在可动用的资源相关。对于应届生,可能你过往的经历就是来自于你在大学时候的一些社团实践或者实习经历。那么你的能力可能就是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请静心思考一下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你在某个领域总会比身边的人学得更快,做得更快更好。3.天赋,还记得小学一年级上第一节英语课的时候老师教数字”五”的发音的时候很多人都读不准那个咬舌音,但是我一读就读对了。长大了以后我的英语发音也是比普通人更标准,而且因为发音标准,所以当我在背单词的时候我不需要死记硬背,我只要记住发音基本就能推导出这个词是怎么拼的,那么我在单词记忆方面又比别人轻松容易得多。4.总结,最完美的工作肯定是三者的结合,即这份工作既是你喜欢的,也是你可以做的,也是你擅长做的。但是现实往往没有那么完美的事情,退而求其次的话我建议至少要满足两个因素要么是你喜欢做的,擅长做的,但是暂时没有资源或者没有相关经历,你可以从低做起积累。

“金三银四”招聘季即将拉开帷幕,2023应届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截至目前,2021届应届毕业生已经进入职场满一年,他们的薪资情况与工作满意度给等待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提供参考。

薪资是求职者最关注的部分,大学毕业生被认为是职场中的高薪人群。中国青年报曾面向全国各大地区大学回收的2700份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超过2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月薪可以过万。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根据麦可思曾对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分布分析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833元,为近10年中最高水平。

分区间来看,38.4%的2021应届生毕业起薪集中在4000~6000元之间,月薪6000~8000元的应届毕业生占比23.7%。而近期在网上被频繁讨论的“月入过万”群体,在应届本科生里只占6.1%,该比例高于2020届的(4.3%),但依旧是极少数人群。

即便是一些人们普遍认为的“高薪行业”,应届毕业生也很难做到“一步破万”。2021届本科生从业平均收入较高的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781元),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含计算机、通信、家电等,6508元),运输业(6351元),金融业(6100元),平均月薪均在6000~7000元。

在高薪行业,大学生的涨薪空间较为乐观,但行业仅能涵盖少量职场人。在毕业三年后(2018届),毕业生平均薪资破万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10691元。

麦可思研究认为,大学生平均工资水平受行业发展、劳动力供求关系,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本科生(2021届)毕业初期月收入为7332元;工作三年后(2018届)的平均薪资可达到11281元。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年轻职场人在注重薪资水平的同时,关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更加看中工作的幸福感。麦可思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21届大学毕业生中,担任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法律专业人员、医护人员、研究人员等职业的本科生,拥有较高的就业满意度,分别为82%、78%、77%、77%,但月收入不及高收入行业,较之“月入过万”存在差距。尽管在求职过程中,工资是应聘者最关注的部分,但 “工资不高但幸福度高的工作”在近年来受到欢迎。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近半数职场人优先选择“钱少、事少、不累”的工作,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期待投入更多的精力到生活中,对工作时间之外的生活充满期待。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10008.html

相关推荐

小米新品YU7中文名揭晓,寓意深长

小米新品YU7中文名揭晓,寓意深长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小米公司以其卓越的产品和创新的科技理念,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小米公司正式官宣了其新品YU7的中文名,并详...

经验 2025-03-30 0 16

香港音乐界巨星陨落—李国祥去世

香港音乐界巨星陨落—李国祥去世

香港乐坛曾经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歌手,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音乐人李国祥,因病离世,令无数乐迷深感惋惜,本文将回顾李国祥的生平事迹,探讨他的...

经验 2025-03-30 0 24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