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沟通时,几乎所有的同事嘴里都是半句话,一件事情只和你说一半,追问也拿话搪塞,就是不会一口气把话说全了。 比如做单据,告诉你怎么做单据,但是不告诉你提交流程;接着要再去问下一个人,告诉你提交流程,但又不告诉你提交给谁;接在再去问,下一个人…… 这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尤其是我还是新来的,公司很多规定不太懂,老是这样可能会,影响转正,而且不是一个部门这样,对接都有这问题。感觉是公司文化,请问在这样的公司中,怎么才能玩得转。
我们职场中,总有这样的一些人,遇到问题和麻烦了,就觉得是别人不对,公司不对,自己都是一副受害者、委屈者的模样!
我说的难听些,这样的情况你碰到在任何一家公司都可能发生,甚至你作为老员工,将来有新人入职进来问你问题,你也可能是这样去回答他的。
不要觉得自己不可能这么做,凡事不轮到自己是难以有深刻体会的!
下面,就这个话题,我个人说三点看法,仅供参考。
一、学会换位思考,想想为啥别人说话总是半句
我不知道你是大学刚毕业还是有几年工作经验之人,刚入职到一家新的公司,哪里是这样去询问甚至追问别人的?
第一,我觉得企业招聘你进来不是把你当培训生的,即便是大学应届生做人做事的方法基本也该会,不可能当你小学生这样去培养!
如果你自己定位成一个完全的小白,一切从0开始,我相信单位里很多同事都会轻视你,又怎么会有耐心指导你呢?
第二,也许别人工作很忙,你不懂得察言观色,总是在人家专注工作的时候去打断别人,谁都会愿意仔仔细细地教你呢?
第三,你刚来一个入职的新人,连人头都不熟悉,就这么跑过去提问题,人家凭什么非要告诉你那么仔细啊?能够说半句话,剩下半句让你自己去琢磨,按我说已经很客气了!
二、入职一个新公司,急着做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更重要的是融入团队
你刚刚加入一个新的公司,急着想搞清楚业务流程、开启工作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些事情也许并非你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
在我来看,融入这个团队应该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
我记得三年多前我刚加入目前这个公司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串门了,跑相关领导办公室,跑周围各部门的办公室,去把人头熟悉下,然后找机会和大家聊聊天甚至吃个饭,拉近点关系。
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距离拉近了,别人对你更容易产生好印象,以后再开口请教也方便了很多,不会那么生硬地只说半句话。
第二,你也好了解下新同事的一些个性特点,哪些人负责什么工作,哪些人比较容易打交道都可以心中有个画像,下次去问问题也更加有针对性,免得老碰壁。
第三,给自己一些缓冲的时间,适应下新公司的组织氛围与人际关系,以便后期自己再有更多的不适应感。
三、对自己不熟悉的工作,也需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不能全靠问
上个月公司来了一个新人,她自己说作为新人很多都不熟悉,需要请教大家。
OK,请教工作是没问题,可实际上她是真的什么问题都会来请教,哪怕一些应知应会、自己动动脑筋都可以想得到解决办法的问题也提出来。
一开始同事们也就帮帮她,可一次两次三次,次数实在太多了,同事们渐渐受不了她这种问问题的方式,就会向领导去反映情况了。
领导眼睛也是雪亮的,觉得这个新人缺少主观能动性,遇到困难懒得自己思考,总是依赖别人。
可能这种毛病就是“新人懒惰症”吧,希望拿自己战略上的懒惰来掩饰战术上的勤奋!
如果你自己身上正好也有类似的问题,希望你可以调整下思维,能自己探索解决的不要冠冕堂皇地加一个“影响工作效率”的罪名!
大多数应届生不太具备职场不可替代的输出力,也没有清晰明了的职场判断力,拜托,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去到一个完整的平台建设自己,而不是当什么所谓的鸡头。
接下来,列举几个方面大小公司最显著的对比:
1、福利制度进入职场你就会慢慢发现,无论选择自己喜不喜欢的行业,只要工作就总有不开心,让人随时随地有想离职的冲动。
但是,大公司非常完善贴心的福利制度,真的会消除这些工作中的小不愉快。免费下午茶、免费三餐、节假日礼物、美食节、生日会、生日礼物、团建费用、年终奖、年假……除了租房(住在家里的人,我真的实名酸了)基本0开销。
这些隐形福利最能提高员工职场幸福感,也真正彰显了一个公司的团队文化。而不是靠每天喊口号渗透企业文化,记得一个朋友面试别人的时候,求职的程序员上来就问到他:“你们公司需要每天喊口号吗?”
好惨一男的,被上家公司喊口号支配的恐惧……
那么说到小公司,但小公司率先发问:“请问福利制度是什么?”
工作电脑要自带、年度体检要自费、五险一金要挂靠……那么,公司的存在还有什么卵用?负责画饼吗?
小公司的常用招聘伎俩分享一二:
人事招聘的时候习惯把公积金缴纳比例翻倍说,说白了缴纳5%,他说10%,就是员工+公司=10%。如果这么算起来,有的公司是不是已经缴纳24%了呢……
试用期问题基本按照法定最长6个月来,还有的人事为了骗你入职,把试用期说到3个月,附加,干得好,最快一个月。
2、圈子质量有一些鄙视链,真的就是客观存在的,无论用什么辞藻美化他。大公司的员工朋友也是大公司,以后跳槽内推也没大问题,小公司员工圈子,仅存在方圆二里地的野鸡公司,如果跳槽,结果你懂得。
等等,别错把平台当实力,不能融的圈子也别硬融,总归是没错的。
3、平台资源大公司资源丰富,合作也是扮演牛笔甲方,很少看别人脸色,就算是平平无奇的工种,借助平台流量,也可以做出一定成绩(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个人实力不等于公司实力,简单概括,大公司也有能力一般的员工,小公司肯定也有能力一流的精英)。
话说回来小公司,资源人力都有限制,专业人手也不够充足,做出数据漂亮的大项目,要付出很多精力和心血(还不一定能成),小公司为了获得一份知名背书,要帮合作大咖白干不少活,且底气不足,十分卑微……
4、求职跳槽我就不多说了,简历上4、5个大公司经历和连个名字都叫不出来的一系列小公司的简历,你会选择谁!
5、晋升和薪水都说在大公司工作,往往就是一枚螺丝钉,在小公司可能会给到更高的薪水和职位,emmm,怎么说呢,在大公司确实有晋升困难的问题,至于薪水,也不敢说给的高,但是可以保证行业薪水。
小公司的薪水也往往没想的那么好,人事都很精明,会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我们都不是那个刀刃,所以你多挣的1、2k不如去大公司讨个好背书。
以上所有言论不针对经验丰富的实力老员工。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应届生,初入职场就可以进入大公司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因为我们日后的工作习惯、协作模式、以及对于一家公司的判断都来源于我们第一份工作给到的眼界。
员工和公司本身就不是完全平等的关系,所以求职趴是最平等的互选磋商环节,我们要尽力把握,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综上,无论你身处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要劝你好好工作,既来之则安之,学到真本领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