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期望岗位,创建不同简历
简单地说,就是你的简历要有针对性。
例如,你接下来的意向岗位是“产品运营”、“销售”、“文案”三个方向。
那么你一定要制作,三个不同方向的简历,即“XX简历-产品运营”“XX简历-销售”“XX简历-文案” (其中XX为你的姓名)。
每份简历突出你针对该岗位的工作经验和竞争优势:
“产品运营”岗,突出你的运营经验和协调能力;
“销售”岗,突出你的营销能力和渠道资源;
“文案”岗,突出你的写作和创意能力。
投递什么岗位,你就投出相应的那份简历。
如果你的求职意向是大公司的岗位,且该岗位有一些特别的要求,你完全可以花二十分钟,专门针对此岗位修改简历。
这样能使你的简历投递更为精准,更有针对性。
2
灵活应用职位描述和要求
网上有很多如何写简历的攻略,相信大家也看过很多,一看就会,一写就废。
比如告诉你要挑重要的、相关的工作经验写,可到底哪些才是重要的、相关的工作经验,怎么写才能让你的简历显得更专业呢?
职位描述和任职要求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敲黑板!认真听!
首先,打开前程无忧,搜索你目前的公司,找到你的岗位,把你这个岗位的JD(岗位招聘要求)找出来。
JD上展示的职位描述、任职要求,这些信息应该与你需要写的工作经验非常相关,有时候甚至就是你的工作经验。
其次,搜索你的目标公司,找到你心仪的岗位,仔细阅读这个JD里的职位描述、任职要求。
最后,将这两个岗位的JD进行对比,找到两者相同的地方,着重写!不同的地方,可以捎带着写。
如果你的岗位没有招聘信息,也可以找相关行业的大公司,学习借鉴他们相同岗位的JD。
通常JD上的描述,尤其是大公司,都是非常专业的。
这样,可以减少言之无物或表述不专业的情况发生。
JD上显示的职位描述和任职要求,在你的简历里有相关展示,还能提高你简历的相关度。
3
语言简洁,条理清晰
上学时试卷上的大题不会答,同学们就会多写点,期待老师会给点辛苦分或者运气好命中某个点。
因此很多同学容易进入一个误区,觉得我简历写的越多,内容越丰富,就代表我工作越认真,能力越强,也越有可能戳中HR的点。
其实不是的。
特别是大公司的HR,每天会收到很多简历,每份简历停留可能不超过1分钟。
如果你的表述特别拖沓,内容尤其冗长,逻辑还很凌乱,你是指望HR拥有瞪一眼就能提取你的关键信息、匹配你工作经历的能力吗?
要想HR能一眼提取到有效信息,看到重点,就要学会语言简洁、分条罗列这项能力,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就绝不要用大段文字赘述。
项目经验
1
没有项目经验不要硬写
有些同学对工作经验和项目经验的概念不是很清晰,误以为工作经验也是项目经验中的一部分,没有项目经验显得自己很小白,即使没有,也一定要硬凑一段出来。
其实这是相当不好的。
如果你将很日常的工作经验写进项目经验,HR会觉得你对原本工作了解不够,连日常工作和项目都分不清。
项目经验本就是锦上添花的内容,写好了得分,不写也不会扣分。
就如同多选题,你少选但是选对了也能得分,但要是你选多了就得扣分。
所以,项目经验这块,如果有就写,没有完全可以不写,千万不要硬凑!
2
突出介绍该项目
项目经验与工作经验不同,不是直接摆个公司不用介绍,HR就知道这是什么公司。
也许你参与的项目,在你看来非常成功,但很大可能就算是同行业的HR都不了解,更别说跨行业了。
所以,在项目经验这块,你要尽可能地将这个项目描述清楚,以便HR能清晰直观地了解这个项目。
但这里还是要强调,表述清晰并不是要写很多,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清楚即可。
3
阐明在该项目中,你承担的职责
一个项目的成功,显然非常倚仗优秀团队的协作。
举个例子,你在某头部电商企业工作过,在这期间参与了一个比较成功的项目,并且有非常好看的数据支持。
但这个成功的项目到底是不是因为你,才如此成功,HR并不知道。
可能只是因为该大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强,也可能是因为你所处的团队能力强,跟你并没有多大关系。
因此,在项目经验中,你要阐明自己主要负责的工作职责,这才是HR所重视的部分。
如果该项目是由你主导的,一定要标注出来。
4
项目经验在3个左右最佳
可能有些同学的工作本身就是项目制的,比如我们前面说到的“房地产开发策划”,已经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就会有非常多的项目经验。
这时候,如果把所有的项目经验都写上去,会显得篇幅特别长,而且突出不了重点。
建议选择3个左右,你认为影响力最大,或者由你主导的项目来写。
还是那句话,工作经验需要全写,但项目经验是加分项,只需要突出你认为能加分的项目即可,不需要全部填写。
工作经验和项目经验直接展示出你过去的工作能力,无疑是简历上最重要的部分,写好这两块内容,对你的简历多有裨益。
临近毕业,很多人都开始投简历、参加面试,以求一个满意的工作。而对于选择,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因为没有建立好自己的筛选标准,所以特别的茫然与蒙蔽,不知道怎样选才适合自己,毕竟,要是选错了,这个后果还有点严重。
那么,对于?想做产品的应届毕业生怎么选择第一份工作?其实,这个问题只需要我们理清选择「选择工作的衡量因素」这个大问题就行了。在这里,我主要从「内部环境」与「外部氛围」这两大部分来谈谈该怎样衡量一份工作。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了「工资待遇」、「职能匹配」与「工作环境、福利待遇」三个方面的内容。
1.「工资待遇」-虽然我认为工资待遇并不是选工作时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这个点确是大部分人在找工作时首先关注的,同时也是你的三姑六婆狐朋狗友在跟你谈论到「工作」这个话题时最先抛出来的炸弹问题——“一个多拿/挣多少啊”(潜在问题就是 比 xxx 多还是少——哇你真不错拿这么多/还不如那个谁混得好,你差远了)。
虽然总是谈论工资的金额有那么一点「土」,但这个现实问题却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既然已经决定要「出卖自己」,当然要「卖个好价钱」。对于要去海外工作的朋友来说,需要提前去各类招聘网站,如智联招聘,查询一下对应职位的工资范围,了解行业薪酬情况;也需要了解当地的物价水平,比如3000人民币在上海北京基本上属于低保水平,但是如果是3000人民币在三四线城市,却算还过得去、不错了的水平了。
2.「职能匹配」-在选择工作时,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对方的「技能需求」,也要了解「工作的职责范围」。老板雇用我们,是需要我们施展技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也就是我们需要依托自身技能为老板解决问题,如果一开始技能匹配就不达标,招你来做网站,结果你不懂美术,不会编程,那就尴尬了。
或许你认为上述的例子有点可笑,但是如果招聘时需要你「精通 office软件」,你可能也认为自己符合这一条,但是当我们细看具体的工作内容时,你才能知道具体需要精通 office 的哪些功能;对于「工作的职责范围」,你会了解到具体要你做什么,哪些事项是需要你来负责的,还有就是你的工作需要经常加班、出差吗?如果你身体不适,不太能加班、熬夜;或者想要不太出差的工作以便谈恋爱、照顾家庭,那么这些「工作须知」你真的得好好了解哦!
3.「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其实这也是个大问题。办公室在地下楼层不通风,你会不会有呼吸上的问题,这周我们办公室里的四个人都出现了咳嗽、打喷嚏的情况,最严重的同事还连续发烧两天;福利方面,「年终奖」、「病假」、「培训机会」、「法定节假日」、「年休假」都是值得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年休假」,在外地工作的我们,一年就那么几次回家的机会,甚至更「鸡婆」一点的我还有考虑,这个城市有多少班飞回家的航班,有哪些是直飞(出国以后才明白回家的渴望)
说完了「内部环境」,我们再来谈谈「外部氛围」。「外部氛围」主要包括了「行业发展能力」、「城市环境」两个方面。
「行业发展能力」- 这个行业在对应的城市的发展趋势到底如何,有没有发展的空间,毕竟工作也是为了给自己积累更多的能力,这样我们就能仰仗高层次的能力要求更高的薪资;
「城市环境」主要考察的是这个城市的发展程度、生活的便利性等因素。
我是李比西,长期居住在新加坡的中国人,二十岁出头的刚入职场的青年,关于职场、关于家庭、关于自我成长,我想也许我们有共同话题;如果你想来新加坡、或是对新加坡有任何疑问,欢迎你到我的公众微信号?「住在新加坡的李一夕」?里提问、留言哦!感谢大家观看我的回答,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赞」支持我、鼓励我,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