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除了进行校园招聘外,还有其他渠道寻找工作,我大概总结了下,希望对应届生朋友们有所帮助。
1.关系渠道:家里的关系。
家里的兄弟姐妹、远房的亲戚,只要能帮忙的都可以联系一下。有些人对家里找工作的这种形式很鄙视,其实想想这种帮忙找来的工作比较靠谱。不要因为怕别人说什么就拒绝,而是要在以后工作中多努力。学校的关系。学校的专业老师,一般都有学长和老师保持联系的。必要时询问下老师有没有这方面的学长资源,合理利用下,效果非常好。
2.网络渠道:招聘网站。
如果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关系,那么我们还可以在专业的招聘网站上进行投递简历。我毕业后的几次工作转换都时通过网络投递这种方式找到的。应届生在投递简历的时候,也可以投递对岗位有1-2年工作经验要求的工作,如果企业长时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员,往往会降低要求,给更多的人一些机会。行业网站、行业论坛。专业的网站,一般都由招聘模块,大家可以重点关注这部分的信息。当然机会多也意味着竞争大。
3.区域渠道:现场招聘会:
很多城市都有大型的招聘会,我大四的时候也参加过一些。个人的感觉就是,岗位多,但是想找到对口的工作就不太多了。更适合学生们去锻炼胆量。人才中心:人才中心里也会有当地企业的招聘信息,个人经验就是这里的对口工作最少。
以上三种渠道都可以尝试,找工作就是碰机遇。所以即便收到打击,也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加油。
(史上最全)应届生怎样应聘互联网公司的非技术岗?
1.关于“应该去去大公司当螺丝钉还是去小公司全面学习”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去!大!公!司!
首先大公司格局在那里,会有正规化的福利薪酬制度,个人利益会得到更多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大公司资源多,更有助于职场新人开拓视野和思维,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项目。再就是,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社会分工只需要一个人做精一个工作环节就足以在社会上很好地立足,在大公司的一个岗位上恰好能深耕细作,把岗位工作做到极致。(我就是毕业踩了坑进了小公司,一步错两步错,现在每天兢兢业业学习盼着出坑转行)
2.关于行业选择,要么从事大学所学专业的相关工作,要么另辟蹊径跨专业选择。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优势是可以更容易找到工作并快速入行,但是你需要做好行业评估判断行业发展前景,比如可以去招聘网站看看行业经验1年2年3年的薪资分别是多少。如果不想从事本专业工作,选择其他行业一定要深思熟虑后做决定,各种论坛社区的信息会有各行业各种职位的技能要求和发展前景,可以作参考。个人建议看一下互联网,毕竟是大环境发展趋势,行业未来只会更广阔,新能源、人工智能也可以考虑。
3.行业公司选好了,对于具体职位的选择就要去看公司的招聘要求了,看目前的知识技能储备能胜任哪个岗位。但是在这里我想说,尽量不要去选择一些机械工作的岗位,比如行政、支持、信息录入等,选的这个岗位一定要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有所积累的,在换下一份工作的时候不管是薪资还是职级上都能有所提升的。
4.最后,当然要准备一份出色的简历啦。简历模板网上有很多,找一份毕业生简历模板就可以了,我用的是超级简历WonderCV,可以在线编辑的。简历内容就自己用心编辑一下喽,要知道一个hr浏览一份简历只有10-15秒的时间,提炼出自己的优势以最快的速度抓住hr。
我只是在工作的这几年不断地踩坑,总结出来的一点点心得,希望对刚毕业的你有所帮助。
就在刚刚,我在自己创建的一个微信群里和很多学生聊天,谈到了我可以帮大家内推微店这家公司。
很多同学说,微店是什么?是微商吗?是传销组织吧。
这又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我帮大家内推杭州的一家社交公司in。
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是,这是骗子公司吧,怎么没听过?
如果,我问,同学,你打算进入互联网公司吗?你的目标公司是什么?
他们都会说:“bat,百度、阿里、腾讯”
还会说一说,美团,大众点评,京东,小米这样耳熟能详的公司。
但是,这样,作为一位应聘互联网行业非技术岗的同学,你敢要?
还有,同学,这样的水平,你也敢去应聘?
如果非要把互联网公司的岗位分为两个大类,无疑是技术和非技术。
技术类有:各类程序员(前端、后端、ios、android、html5、算法、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运维、测试/基础研究),各类设计师(ui、ue、ued、用研、交互、视觉)。
非技术有:各类职能岗位(HR、HRBP、财务、助理、公司阿姨)、产品&运营岗、市场商务岗。
还有处于技术与非技术之间的岗位:各个公司根据自身业务设置的岗位,如教研,口语老师。
本文针对非技术类岗位。
1、我很认同知乎的那句slogan: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我觉得,作为一个没有接触过互联网,没有互联网实习经历的应届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从:知识、经验、见解,三个次作为学习的切入点。
1.1 如果你准备应聘互联网公司的HR或者产品运营又或者是市场商务类岗位。第一件事,是去了解关于该岗位的专业知识。比如,何为HR?绝不能在面试的时候说:“HR负责收简历,筛简历,面试”,这样太笼统,太不专业。了解了目标岗位的专业概念,发展历史,发展现状,现有的一些模式,先从理论上,对目标岗位有一个理论轮廓上的认知。
1.2 第二件事,是去寻求应聘目标岗位或者进入公司之后从事目标岗位所需要的一些经验。比如,你想应聘产品&运营岗位,单单是理论上的产品运营需要注重效率,要学会:开源、节流、促活,这样是不够的。要知道有哪些提高效率的方式,有哪些开源、节流、促活的方式。什么时候用什么手段,发现一些有趣的产品&运营案例。
1.3 最后,比如你准备应聘市场商务类岗位。前面两步之后,你可以去看一下目前在互联网行业对应岗位上的大牛的一些10年工作经验的分享,对现有模式、现有状况的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以上这些,不论是面试,还是在工作中,都是很有用的。
至于,学习的地方,推荐大家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知乎、虎嗅、36kr、极客公园,以及应聘岗位垂直论坛。可以加入一些交流群,去观摩咨询。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亘古不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1 如果你还没有面临毕业(非大四和研三),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果你希望从事HR岗位,可以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会察言观色;寒暑假可以去一家小公司实习,找找感觉;可以参加一些免费的公开课。如果你面临毕业了,那么,你可以总结一下,大学期间,你做过哪些事情,与你即将应聘的岗位的本质需求是一致的,要学会提炼。
比如,我曾经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去应聘一家公司的项目管理工程师。我所学的专业跟项目管理没有关系,但是,我做了三年的学生会,我总结提炼了很多经验和理论。总体上来说,应届生刚刚进入一家公司,在同样不会给公司创造价值的基础上,我是有经验的。这就是优势。
但不管是即将毕业还是离毕业还有时间,实践才是真道理,只有实践,才能将第一步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会假大空。
2.2 我一直认为,互联网公司,对有实习经验的同学的青睐程度是非常之高的。至于在校生怎样去寻求实习,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从传统行业怎样转型到互联网行业?(特别针对应届生)
3、了解即将应聘的目标公司的所有情况。
曾经在一场唯品会的宣讲会上,宣讲人问了一句:谁知道唯品会今天的股价每股多少钱?
有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说了。
说明,他时刻在关注着,自然也会被公司关注。
我当初去应聘的时候,会提前准备好word打印出来。上面有目标公司的成立时间、发展历程、过程中有趣的故事、公司文化、核心价值观、slogan、logo图标、公司业务、目前现状、未来发展等等。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凡事预则立,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 怎样在求职中战胜99%的竞争者?(针对应届生)
目前,2016春招和实习生招聘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希望所有还未找到理想工作的同学,都能够马到成功。寻找实习的同学,也能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以此共勉。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