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应届生统考政策(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哪些考试)

可以考的公职类考试主要包括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政法干警、招警、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社区工作者等都可以。

应届毕业生,即将毕业的学生。当一名学生进入其教育层次中的最后一学年的时候,这一年当中,该学生为应届毕业生。比如三年制研究生研三学生,四年制本科的大四在校生,三年制专科的大三在校生等。

第一类: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0月,11月底笔试,省考时间不定,由各省自己规定。考试的公共科目为《行测》和《申论》,有专业测试要求的还需要参加专业课考试。

第二类: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教育(学校)、科技(科研)、文化(媒体)卫生(医院)等活动。简称:科教文卫。事业单位招考,非国家、省统一招考,比较分散,但招考越来越正规化,有统考的趋势。

第三类:大学生村官考试

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届生或者往届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需参加的考试。各省发布招录公告时间不一。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由招录机关确定考试方式和题型。

第四类:三支一扶

指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重点招募农业、林业、水利、医学、教育和经济类毕业生。优先招录家庭经济困难、高学历毕业、已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试》和《综合知识》,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由招录机关确定考试方式和题型。

第五类:选调生考试

指各省市区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的毕业生、选拔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并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也叫“优大生”或“调干生”。笔试科目和公务员考试基本相同,大部分省市考察《行测》和《申论》两科。部分省市考查《综合知识》和《申论》。

2024年考研或迎来新政策

近几年随着报考研究生的考生人数持续增多,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旧生考试的上岸难度完全不亚于公务员考试,所以考生在考前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及时调整心态,多做题多刷题,不要浪费每一分每一秒,既然做出这一决定,就要坚持下去。

在我国,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按照学位类型不同,又被分为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

学术型研究生一般是指拥有学术型学位的人员,按照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重点偏重于研究和理论,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

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处于同一层次,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知识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无论是学术型研究生还是专业型研究生,都非常受社会各行各业人的关注,也是各大企业重点招聘目标。

2023年考研顺利结束,接下来便是要准备2024年的考研,随着政策的调整,24年考研又迎来6个新变化,考生不妨提前了解。

2024年考研或迎来新政策,这6个改变需要注意一下

第1个改变--要求统考

目前考研院校命题的方式一般分为全国统一命题和自主命题,根据教育部门下发的最新文件要求:2024年开始所有的自主命题需要回归到同一命题的证言中,就意味着研究生日后的考试将成为统一命题的方式,各地区学生的考试试题难度系数和题型都是一致的,这也体现了考研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性。

第2个改变--考研扩招

近几年随着报考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持续增多,也让学生的伤害难度增大,为了进一步缓解学生的上岸压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获得研究生学历,教育部门决定自2024年开始针对各类高校将进行有效扩招,以提高学生的上岸率。

第3个改变--对往届生倾斜

研究生考试的上岸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影响下,几乎所有的本科生都有考研的打算,应届生如果无法成功上岸的话,便会想要来年再战。

部门决定将研究生的录取名额逐渐往往届生方向倾斜,让更多的往届生也能拥有进入研究生学校读书的机会,提高学历,提高自身实力。

第4个改变--推免比例差距较大

类似985和211一流高校,推免研究生的比例逐渐增大,这也导致自考研究生的名额大幅度降低,如果你没有优异学习成绩的话,评定名额会变得更加困难,名额的竞争也会逐渐提高。

第5个改变--部分高校对研究生下发院级奖学金

近几年随着研究生学费逐渐升高,针对普通收入的家庭来说,根本无力承担,不少家长表示,即使孩子有能力,考上研究生自己也供不起。

为此教育部门为了缓解家境贫寒学生读研时的困难,决定针对部分高校要对在读研究生下发院级奖学金,最高可达1万元,除了这笔钱后,可以更好的资助学生读完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日后的就业率。

第6个改变--交叉学科

受教育部门相关规定,2024年考研将新增交叉学科门类主要包括:智能科学与技术,国家安全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区域国别学,新设一级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对24年有考研打算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流逝,距离二四年考研逐步逼近,在这段时间内考研生一定要及时调整心态,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多做题,多刷题,用实例说话。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672.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