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应届生的需求(为什么很多企业指明要应届毕业生)

企业指明要应届毕业生,原因就是更具活力和创造力,思维更加活跃,涉世不深,可塑性强,利于管理。

应届毕业生通常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那些即将面临毕业但尚未拿到毕业证,自己还处在实习期或是待业期。而第二种是那些顺利获取到毕业证,且时间还处在限制的择业期内。

所以应届生指的不仅是本科大四阶段和专科大三阶段的学生,在择业期内的学生,档案等相关材料依然在毕业院校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中留存,还是属于应届毕业生的范畴。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事情,在应届毕业生求职规程中,国企和体制内的相关单位,则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可以帮助和促进应届毕业生稳定就业。

再加上应届毕业生更具活力和创造力,思维更加活跃,很多企业非常看重这一点,希望更多年轻的优秀人才可以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和助力。

那些涉世未深的应届生,在进入到工作岗位后可塑性较强,他们更能融入公司的文化并接受公司的发展理念,应届毕业生身份还是非常值钱的,大家不要等到毕业才知道这一点。

另外,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做到理性选择,而不是盲从他人。

虽然应届生有着诸多优势,但也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而不是盲目自信,在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追求高薪、热门的工作。

那些当下热门的工作岗位也不一定长久,此外热门岗位的竞争压力也是非常激烈的,建议应届生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毕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也会更容易进步。

不要等工作找自己,要学会主动出击。

很多大学应届毕业生还没有真正地进入社会,不清楚自己究竟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和岗位,建议大家即便是比较迷茫也不要等工作找自己,主动出击才会遇到更合适的工作机会。

你可以去尝试一下不同的岗位,看自己到底喜欢适合做哪一行,在摸索的过程中你会慢慢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

不要担心自己跨专业就不具备优势了

如今跨专业找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那些本科刚毕业的大学生,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没有真正地学以致用,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其实大家都是一张白纸,很多东西都是靠自学。

所以即便是跨专业找工作也不必太过焦虑,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去寻求工作机会,除此之外考研、考编、考公等。

无论选择何种就业方向,都需要脚踏实地、不忘初心。在求职过程中都要懂得结合自己的优势、把握机遇,理性选择工作岗位。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怎样的就业形式?

每年的政策大体差不多,但有小变化,以下是每年的进京条件:

北京市单位接收毕业生进京的原则和条件

●按照学用一致、专业对口的原则,接收非北京生源毕业研究生(含双学士)和获得省部级荣誉称号的本科毕业生。

●接收本科毕业生主要为国家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且专业为北京市重点工程、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艰苦行业急需的紧缺专业。

●接收非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其英语水平最低应通过国家四级水平考试(其他语种暂不作规定),对于体育及艺术类本科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应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对于国家教育部所属院校的毕业生成绩最多允许有两门补考记录,其他院校的毕业生成绩应无补考记录,且毕业生均须获得相应学位。

●对于家庭有实际困难的毕业生进京,按照《关于接收家庭有实际困难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0]6号)执行。

●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接收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非北京生源的获得学士及学士以上学位的应届毕业生,不做数量上的限制。

2005年北京市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工作程序

相关政策

(1)2005年北京市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工作程序

一、各主管部门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须在市人事局下达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控制数内进行。

二、各用人单位须在教育部直属院校、其他部委所属院校、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及列入“211”工程的地方院校范围内,引进紧缺专业本科学历应届毕业生。

三、各用人单位要求按照学用一致、专业对口原则,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研究生。

四、审批时间为:2005年4月1日至6月25日。各主管部门每星期一、三、五报送、领取审批材料。

五、报送材料及要求

(一)研究生

1.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审批表(一式两份),须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盖章;

2.毕业生就业推荐表,须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定向或委培毕业生除外);

3.毕业生已修全部课程成绩单,须学校教务部门盖章。

(二)本科生

1.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审批表(一式两份),须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盖章;

2.毕业生就业推荐表,须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

3.毕业生已修全部课程成绩单(30门课程以上),须学校教务部门盖章;

4.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复印书。

(三)凡进入北京市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毕业生,还须附《北京市应届毕业生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合格证书》复印件。

(四)各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毕业生《大学四级考试证书》或《大学六级考试证书》和《北京市应届毕业生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合格证书》原件。

注:2005年,北京市引进非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紧缺专业目录为:

计算机、机械、建筑、汽车、通信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道路与桥梁工程、临床医学、护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专业。

另,教育系统引进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紧缺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

北京市2004年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政策

(2)关于北京市2004年接收非北京生源

高校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4]15号)

各区、县人事局,市政府各委、办、局、总公司人事(干部)处,各人民团体人事处,市属各高等学校人事(学生)处,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首都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北京市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现就2004年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青年人才的重要来源。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批示,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接收条件

(一)按照学用一致、专业对口的原则,接收非北京生源毕业研究生(含双学士)和获得省部级荣誉称号的本科毕业生。

(二)接收本科毕业生主要为国家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且专业为北京市重点工程、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艰苦行业急需的紧缺专业。

(三)接收非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其英语水平最低应通过国家四级水平考试(其他语种暂不作规定),对于体育及艺术类本科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应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四)对于国家教育部所属院校的毕业生成绩最多允许有两门补考记录,其他院校的毕业生成绩应无补考记录,且毕业生均须获得相应学位。

(五)对于家庭有实际困难的毕业生进京,按照《关于接收家庭有实际困难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0]6号)执行。

三、工作程序

(略)

北京市2002年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政策

(3)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

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

各区、县人事局,市委、市政府各委、办、局、总公司人事(干部)处,各市属高等院校人事处:

为适应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吸引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根据北京地区毕业生供需情况结合北京实际,现就2002年引进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引进原则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给北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非北京生源毕业生为首都经济建设服务,2002年我市要继续做好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的工作。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引进全国重点院校本科学历以上的毕业生,且其所学专业为北京市急需紧缺专业。

二、接收条件

(以下略)

(4)北京市人事局接收家庭有实际困难非

北京生源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0]6号)

各区、县人事局,各委、办、局、总公司人事(干部)处,各市属高等院校人事(干部)处:

近年来,非北京生源毕业生中因家庭基础变迁等原因要求来京就业的情况逐年增多,我们根据毕业生的家庭具体困难给予了适当照顾,为了体现党的政策,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具体条件

毕业生的父亲或母亲由北京支援边疆建设满二十五年,北京有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

毕业生的父亲或母亲为北京知青,北京有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

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父母双方均已调入北京,并拥有北京常住户口的;

夫妻双方有一方在京拥有常住户口的。

二、申报程序

(以下略)

中关村科技园区接收非北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办法

(5)中关村科技园区接收非北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71号])

《中关村科技园区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办法》已经2001年2月13日市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实施《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满足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对人

才的需要,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高新技术企业)接收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非北京生源的获得学士及学士以上学位的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

第三条高新技术企业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应当遵循学用一致、人尽其才的原则,不得弄虚作假或者非法牟利。

(以下略)

审批程序

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就业(北京市人事局审批)

·审批项目名称: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就业(审批类)

·审批项目编号:BJXSARS009—2002(北京市行审A类人事009—2002年)

·审批项目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

·审批收费依据:本审批项目不收费

·审批总时限:5个工作日

·审批程序:

一、受理

条件:

申办人需提交如下申办材料:

1 《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审批表》(一式两份)。(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3条)

2 学校为毕业生出具的推荐表。(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4条)

3 学校为毕业生出具已修全部课程的成绩单。(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4条)

4 国家英语水平考试四级以上(含)证书及复印件。(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2条)

标准:申办人提交的申办材料齐全、规范、有效。

时限:1个工作日

二、审核

标准:

1 申办材料齐全、规范、有效;

2 《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审批表》用人单位意见及主管部门意见盖章有效;(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3条)

3 毕业生推荐表内容真实,培养方式应明确统分或并轨,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有效;(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4条)

4 毕业生学习成绩单的成绩不能少于30门,且教务处盖章有效。学习成绩不得涂改,一旦涂改需加盖教务处章。(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4条)

5 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出具国家英语水平考试四级以上(含)证书要真实有效,复印件要清晰。(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2条)

近日,有关部门会议指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85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这则信息被报道后,网友们也是热议不断,纷纷感叹工作越来越难找了,甚至还有人调侃“以后想吃饱饭活着都难了”。虽然是玩笑话,但是也折射出了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接下来,我结合自身的看法,给小伙伴们分析一下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怎样的就业形势。

一是就业人数多,就业竞争力大。近五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高,2019年高校毕业生还只有834万,但是在去年(2022年)就已经超过1000万,达到1076万。而官方预计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在1185万人左右,再创新高。

受到疫情以及世界经济疲软和俄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并不景气,4、5月份国民经济增速减缓,许多行业和公司都在大肆裁员。这么多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市场求职,就业岗位数根本不能够满足,势必会导致就业竞争力加大,部分毕业生甚至面临无活可干的尴尬处境。

二是高期望、慢就业加剧。作为一名过来人,我十分了解年轻人的心态,尤其是刚毕业大学生的内心想法。觉得自己学历不错,能力也比较强,都渴望能够找到薪资高活还不重的就业岗位。但实际上,类似我们这样的“人才”一抓一大把,公司真正缺的是具有丰富职场经验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如果我们看不上一般的工作,不愿意“屈身”,那最终就无法就业。

同时“慢就业”也在大学生中蔓延。所谓的慢就业就是指毕业后不(立马)去找工作,选择暂时性或者阶段性躺平。智联招聘调查显示“2022 届高校毕业生中,自由职业(18.6%)、慢就业(15.9%)的比例均较2021年提高 3 个百分点。”

慢就业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同时进一步挤压接下来的就业空间。排除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和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人群,慢就业中有的人会选择读研考博或者考公,在接下来成为更大的竞争力。

三是新领域新行业岗位增多,传统实业招聘减少。近些年,一些传统实体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甚至有着破产的可能性。为了节省资源,不得不减少招聘,甚至裁减公司内部员工,最为明显的就是房地产公司和外贸行业。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和互联网等科技行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需求和利润空间增大,在这方面的招聘有着大幅度增多的趋势。不过这些行业的就职岗位专业性要求比较高,而且偏向于招聘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普通院校毕业生难以入他们的“法眼”。

不管怎么说,时代的变化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年轻人能做的就是多学习,多努力,不被时代抛弃才有可能拥抱未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5523.html

相关推荐

金秀贤与金赛纶的特别约定

金秀贤与金赛纶的特别约定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我们要讲述的是两位高中生——金秀贤和金赛纶之间的一个特别约定,在这个故事中,金秀贤让高二...

科普 2025-03-30 0 29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