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三支一扶服务期内人员,若按普通人员身份报考的,可按应届毕业生看待。已经就业的人员,报考时一律不能算应届毕业生。
法律依据:《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
(一)各级人事、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挖掘就业岗位,制定鼓励政策,积极吸纳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进入本系统工作。各级人事部门要为“三支一扶”大学生建立专门的人才库,广泛收集各类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信息,动员各类用人单位接收“三支一扶”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指导和推荐,帮助其落实就业单位。服务单位补充人员时,应优先接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县、乡各类事业单位补充人员时,特别是乡镇中小学、卫生医疗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在补充专业技术人员时,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职位专门招聘这部分大学生。
(二)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硕士研究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自主创业的,享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06]14号)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
(三)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根据本人意愿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区就业,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就业后不再实行见习期。凡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或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工资福利待遇,其服务年限计算为工龄,在今后评定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重庆三支一扶只招应届生吗
三支一扶并非一定要应届生。
一般来说,三支一扶有些省份的招募对象是面向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往届生按照应届生对待。不过每一年各地三支一扶报考条件不一样,具体省份的报考条件还是需要关注相关考试省份的公告信息。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三支一扶计划采用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从2006年起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从2021年至2025年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计划,每年选派3、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
三支一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支教岗位
该岗位的任务就是在乡镇地区当老师,多听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的示范课,课堂上做好笔记与课堂记录,课后及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多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这样才能提升个人教学水平。
2、扶贫岗位
该岗位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农村地区贫困户顺利脱贫。在工作过程中对乡镇贫困户进行全面调查,然后进行对口扶助,比如帮他们介绍工作或者发放救济金,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回到家之后开始进行养殖或者种植。
3、支医岗位
分配到医院进行工作,也就是救死扶伤,一般会被安排到基层卫生所或者医院,工作岗位一般都是急诊、资料室或者药房等。
4、支农岗位
和扶贫比较类似,需要参与新农村建设相关活动,平时加大对农村地区科普宣传以及教育工作,比如通过视频帮助农民讲述农业科技知识等。
5、计生工作
主要管理生育妇女信息以及对流动人口信息,工作过程中随时统计育龄妇女个人信息变动情况,及时作出更新,同时还要将其录入管理系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支一扶
不是。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三支一扶不是只能应届毕业生报考,三支一扶有些省份的招募对象是面向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往届生按照应届生对待。三支一扶是毕业生基层落实政策,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