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议一旦签署,就意味着大学生第一份工作就基本确定。应届毕业生要特别注意签约事项。大学生签三方协议前,须认真查看用人单位的隶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权。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则需要经过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审批才能招收职工,协议书上要签署他们的意见方能有效。
三方协议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全国毕业生研究生报到证》)、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毕业生三方协议有什么用
1、三方协议更多的作用是为学校统计就业率,应届生不是必须签订三方协议。
2、毕业生只有签署了三方协议,拿回学校,学校才会在毕业后将派遣证发给学生,拿着派遣证到工作的单位报到,就此开始计算工龄,毕业生才能拥有了干部身份。
3、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如果没有干部身份就会有一系列的麻烦,甚至可能无法到该单位工作;还有一些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干部身份有关;将来进入公务员序列提干或者评定职称,也需要有干部身份;有些地方(比如深圳)入户也会要求干部身份。
毕业没有工作学校让签合同可以不签。向学校反映自己的情况,后续在进行补交;学校让签合同只是想要明确学生的就业率,如果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学校是不会强制要求学生签订合同的。
毕业生签劳动合同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劳动报酬要定清楚,避免口头约定,劳动者工作时间与工作条件要明确。毕业生劳动合同的签订要在拿到毕业证之后进行,未毕业大学生法律上不能认定为劳动者,此时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毕业生签劳动合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
2。劳动者要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3。劳动报酬要定清楚,避免口头约定;
4。关于试用期的问题要特别注意。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仅约定试用期的合同是无效的;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不得无理由解除劳动关系;除非劳动者不符合招聘条件,才能走人;
5。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要明确,是现金还是通过银行支付到账户中;
6。劳动者工作时间与工作条件要明确;
7。社会保险约定;
8。不要签空白合同;
9。有些合同约定了不合法的内容,如女职工不得结婚生育、因工负伤的工伤自理,要求劳动者签订生死契约等,这些条款在法律上无效,劳动者可以拒签;
10。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要各保管一份。
毕业生劳动合同是在拿到毕业证之后开始签订。应届生还没拿到毕业证的时候,是不能签订劳动合同的,只能和就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因为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毕业大学生法律上不能认定为劳动者,找法网提醒,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也是无效的。
毕业生劳动合同签多久也是没有规定的,不过可根据试用期的时间来约定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1。试用期不超过一个月的,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2。试用期不超过二个月的,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3。试用期不超过六个月的,劳动合同期限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就业协议书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订的。根据国家规定,在达成就业意向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必须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所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俗称三方协议,经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签署后生效。
就业协议书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权威性,是学校制订就业方案派遣毕业生、用人单位申请用人指标的主要依据,对签约的三方都有约束力。所以毕业生就业时一定要签署就业协议书。协议书一经签署,协议各方须严格履行协议内容:毕业生要保证自己能正常毕业,按时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要按照合法的用人程序接收毕业生,妥善安置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学校要按照规定程序派遣毕业生。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内容分为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内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外的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形式分为要式劳动合同和非要式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就业协议书不属于劳动合同,两者不具同一性,单位没有权利让员工承担违约金。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员工在一个月之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从第二个月的次日起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双倍工资,并且办理五险一金。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