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违约常识,都有哪些?下面我来说说我的回答。每年秋季九月和十月和春季三月和四月是很多企业校园招聘的高峰期,很多企业走进校园,直接面试学生,然后符合要求的可以直接签订意向协议,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三方协议。三方协议不是劳动合同,而是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协议,三方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三方即一份纸质保障,保证在学生毕业以后可以顺利入职用人单位;由于毕业生的户籍、档案等一系列关系需要在毕业之际转交,学校通常会根据三方协议来办理,以避免“毕业黑户”等关系转接错误的情况出现。如果学生违约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承担违约金。基本上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时会有一个违约条款,如果应届毕业生违约应支付多少违约金,不用的用人单位不一样,可能是3000元,也可能是5000元或者更多。我毕业时我们班同学和铁路局签了三方协议,明确约定了学生违约支付5000元违约金。影响学生声誉。三方协议中也有学校的盖章,如果一个学生违约,可能用人单位感觉正常,如果连续几年都有应届毕业生违约,这样就会让用人单位觉得该校学生不受信用,没有诚信意识,以后就不太愿意招该校的学生。如果这样的消息在就业市场传开,严重影响学生就业,同时对学校的声誉也会造成重大影响。
记入诚信档案。如果考公务员,并且成功上岸,此时如果与政府部门签订三方协议,签订完之后,有更好的就业机会,然后不想去政府部门报到,这样很有可能被计入诚信档案。当年我们学校就有一个这样的案例,有一个同学先是报名国考,然后有报名的京考,国考和京考笔试成绩都非常好,三月份面试国考,然后四月份公示体检,并于税务局签了三方协议,然后四月份京考面试,五月份公示体检,京考法院也考上了,因为法院与该同学的专业更对口,他就想去法院,就和税务局协商,把三方协议退回来,然后再去学校重新领一份三方协议,税务局不同意退回三方协议,并告知该同学,如果到期没有去税务局报到,税务局就会把该同学记入诚信档案,这样同学去法院也会泡汤,最后同学还是去了税务局工作。
应届生签了三方协议是可以违约的,不过一旦应届生违约要承担后果。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签署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约,否则违约方就要向权利受损方支付协议条款所支付的违约金,从实际情况来看,就业违约的多是毕业生。
毕业生一旦违约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在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支付违约金之后才可以重新签约。毕业生重新签约时,必须办理完毕与原单位签约单位的解约手续(有原签约单位的书面退函,缴纳完成违约金),然后将原协议书上交还招生就业工作处,并换取新的协议书。
毁约步骤详解:
1、与签订三方的单位取得联系,委婉的表达想毁约的意愿,说明原因。
我建议采取邮件加电联的方式。因为邮件可以作为书面证据,你告知过原单位相关情况。为万一出现的纠纷留好证据。
2、要求原签约单位出具违约书面退函。
记得一定需加盖单位公章,因为这样才有效;此外,许多银行都设置了违约金,会要求你缴纳违约金才肯给你解约函。这时候,你可以想办法好好谈一谈。总之,在此环节内想尽办法拿到盖有单位公章的解约书才是王道。
3、取得新单位的书面接收函。
注意新单位的签约时间,及时和新单位HR联系,了解近况。有不少同学由于原公司拖着不给违约书,导致错过新单位的签约。新单位的书面接收函也需加盖单位公章,因为这样才有效。将原签约单位的解约函与新单位的签收函交至学校相关部门(一般都是招生就业处)换取新三方。
三方协议一经签订,就意味着大学生第一份工作基本确定。因此,应届毕业生要特别注意签约事。高校就业办的一位老师说,大学生在签三方之前,要认真查看用人单位的隶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一般具有人事接受权。
民营企业和外贸企业则需要经过人事局和人才交流中心才能招收员工,协议书上要签署他们的意见才能生效,应届毕业生应该要对不同的人事主管部门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