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推出就业补贴政策,补贴标准每人6000元,需满足相关条件。
常州市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推出就业补贴政策,助力其就业创业。该政策实行对象为在常州区域内符合毕业生标准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补贴标准为每人6000元,需满足以下条件:1. 毕业时间在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之间;2. 在常州市符合规定报到、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在单位缴纳社会保险;3. 未享受过其他城市或区县给予的同类资助;4. 本人已参加自主创业的,可在自主创业基础上再兼职一份工作。此外,需在常州人才网上提交相关申请材料,经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方可获得资助。
申请时需要提交哪些材料?申请时需要提交身份证明、学历证书、毕业证书、劳动合同等相关材料,具体可参考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
常州市的就业补贴政策为一项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惠民措施。申请时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同时用人单位也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依法认真履行下列义务:(二)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应届生就业补贴需要什么条件
江苏应届生政策如下:
一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凭毕业证书术、技能型人才凭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办理落户手续后,即可申请享受相应的住房政策。
二是对于人才安居办法覆盖范围以外的高校毕业生,以个人名义申请租赁补贴由两年延长至三年,标准不变,博士每人每月1000元、硕士每人每月800元、学士和技师每人每月600元。符合条件的可申购共有产权房。
三是在人才安居办法认定的企业中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申领每月600至1000元租赁补贴,期限5年。也可申请租赁30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南京租房补贴累计发放时间从24个月延长到36个月。
简单地说,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公务员,这点大家都已经清楚,在毕业前,允许先参加考试,等拿到毕业证后再审查学历。除了顺利应届毕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有其他几种情况的考生,也可按应届生资格来对待的,也就是说,他们也可以报考限应届生报考的职位。
应届生的身份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这三方面:
1、找工作
很多500强企业、互联网大厂、国企,每年都会组织校园招聘,只面向应届毕业生;校招相对于社招来说还是容易很多的,并且很多公司也愿意招聘应届生,因为可塑性强,刚步入社会,对工作充满着激情。
2、考公考编
在考公务员、考编制的主流大队中,会有一些岗位只招录应届生,只有应届生才能报考;并且考公务员、考编的考试人数都是非常多的,竞争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多一个限制条件就可以少很多人竞争。
3、城市落户
各大城市为了引进人才,甚至提出了“应届生可以直接落户”、“买房打折”等政策。而对于想要在某个城市落户的非应届生来说,只能通过其他途径,也更困难更麻烦。
应届生就业补贴需要的条件如下:
1、从事当年度本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非禁止、非限制类发展项目;
2、大学生在创办企业,必须由大学生担任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且大学生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出资总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30%;
3、在普通高校在校生申请创业资助资金的,必须持有在校期间接受孵化的证明,并且是在市区落地转化的创业项目。
申请流程如下:
1、向大学生创业园服务中心提出补助金申请;
2、由人事局和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对申请对象进行资料审核;
3、通过名单进行公示,时长为5个工作日;
4、通过核准无异议后,下发核准通知书;
5、财政局对大学生创业专项拨付资助资金。
法律依据:
《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第五条
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人员范围包括: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下同)、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以下简称五类人员),以及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
职业培训补贴用于以下方面:
(一)五类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五类人员,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下同),给予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各地应当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和受教育者需求,定期发布重点产业职业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对指导目录内的职业培训,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对为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垫付劳动预备制培训费的培训机构,给予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其中农村学员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的,同时给予一定标准的生活费补贴。
(二)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对企业新录用的五类人员,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于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1年内参加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政府认定的培训机构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的,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给予职工个人或企业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对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技师培训的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职工个人或企业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
(三)符合条件人员项目制培训。各地人社、财政部门可通过项目制方式,向政府认定的培训机构整建制购买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项目,为化解钢铁煤炭煤电行业过剩产能企业失业人员(以下简称去产能失业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对承担项目制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给予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