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招考,应届生的身份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国考岗位中,绝大多数都是为应届生敞开大门。其实,事业单位的招聘,也有很多岗位是面向应届生的。
那在事业编和公务员招聘考试中,应届生身份要如何界定?这4种情况可以认定为“应届生”,可以放心报考。
缴纳了社保,是否会丢失“应届生身份”?
这种情况要分开讨论,如果考生是毕业之后,参加了工作,有了社保记录,那就不算应届生了,这样就不能以“应届生”身份参加编制考试了,哪怕是一个月也不行。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在校大学生,从事兼职或者实习工作,公司缴纳过社保,但是在未毕业之前的记录,这类考生,毕业时候,还是属于应届生,不用担心社保问题。
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对“应届生”身份无影响。
对于有些同学毕业之际,提前和企业签订了三方协议或者劳动合同的,只要企业没有为你购买社保,就不影响以“应届生”身份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
不买社保,应届生身份最多保留2年
大学毕业两年内,如果考生没有参加工作,或者参加工作了没有缴纳社保,都可以保留应届生身份2年。所以,考生如果立志要进入体制内,那就在这2年内孤注一掷,努力一把,或者提前和工作单位说明情况,暂时不缴纳社保,从事就业工作。
避开与社会人士的竞争,应届生身份本身就能在编制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因为应届生报考基数小,竞争激烈程度就不如往届生了。
对于:缴纳了社保,还算应届生吗?事业编和公务员招考,优待这4类人,这个话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社保对应届生身份没有影响,具体如下:
1、一般情况下,应届生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之后,社保的缴纳记录就证明毕业生已落实工作单位,档案和组织关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才不再算是应届生了;
2、社会保险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是一种再分配制度,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