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老程序员,月薪25k,要求加薪5k,也就是加完月薪30k。假设老程序员月薪的原因25k,因为一开口就要求加薪5k是的,原薪酬水平不能低。假设工资已经提高了20%。为什么花15k招收应届毕业生?因为少给别人不来,或者质量不好。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很清楚。什么学校,什么价格。老板只是想招收一流大学的学生,所以他必须支付一流的工资。为什么不提高内部程序员的工资呢?让我们计算一下。每人20%的概念是什么?如果月薪20k如果是平均水平,500人的软件公司月劳动力成本总额约为1300万。如果普遍上升20%,月劳动力成本增加260万,年劳动力成本增加3120万。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在R&D企业中,人力成本是最大的支出,人力成本的控制是最重要的。有人说不是全涨,那你说给谁加薪?企业必须有现行的调薪制度。正规公司每次调薪都要有调薪依据,尤其是单个人加薪要慎重,要有充分的依据,否则会引起大家的不公平感。尤其是提出离职加薪的方式更是不允许。如果你不小心,你会成为领导送走的人。你不仅没有加薪留住你,还立即同意办理手续。我们真的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的能力和价值。经验越长,工资越高,很可能领导真的不想给你加薪。我们也应该找到提高自己和找到自己价值的方法。
工作场所的事情非常复杂,没有规则可循;经过企业文化的影响,员工对企业文化和发展前景了如指掌;老员工以利益最大化来衡量老板,而老板则以赚钱为手段。因为应届毕业生刚刚进入社会工作场所,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工作场所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情,但他们总是很这几乎是一张相对干净的白纸,可以被老板任意绑架。真正的经济原理实际上是如此简单,隐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故事中。无论我们如何在教科书上解释这些故事,我们仍然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它们。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每个人都会使用他们所掌握的信息来做出最有利于他们的决定,尽管最终的整体效果不能达到最佳,但这是人类的本质。
在可能的条件下,他有权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第二个故事显示了该系统的重要性。由于每个人都可能自私,我们需要该系统来确保每个人的利益相对公平。经济合作不能建立在道德约束机制上,而应建立在系统的保障上。产品经理和技术总监会成功接到订单后,组织员工开会,讨论客户项目概况和商业模式,定稿技术逻辑,建立软件架构,确定语言形式和接口位置。有的互联网公司自己开发,有的公司外包给学生,最后公司负责组装和测试。15K只要技术总监跟踪到位,招聘新猿效率就会更高。相反,如果互联网公司不愿意添加老猿5K,一是老猿虽然对项目的了解会更快,但工作效率肯定不能超过两个人;二是加5K会有副作用,一般公司没有直接加那么多制度,给一个人加,其他员工怎么办?没有公司愿意做这种违反规则的事情。
先给出结论,可以,但不建议去。原因如下
1.工作内容:外包的工作内容较边缘化,因为你要知道外包的本质就是把繁杂的事情外包出去,以便于正编人员可以减少处理复杂事物的时间,或是项目制的外包,呢么要考虑的就是工作的稳定性了,所以不管哪一种,外包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尤其是大厂的外包,分工极其的细化,我进的腾讯,感觉照这样干一两年的话出来市场完全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能降维去找工作。
2.个人发展:个人发展在普通的公司都是个很玄幻的事情,比较看机遇,譬如公司是否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上个坑的萝卜动不动、你和上司的关系及眼缘、个人能力……等等。但是这些在外包公司都不作数,天花板看得见,最多就是外包的管理,除非你个人及其的优秀,不依赖于外界的因素,那么其实你去一个更好的平台肯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大厂外包的转正是tan90,不存在的,如果说存在呢可能是中介公司的招聘人员忽悠你,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发现了外包的本质,他们招人很难的。也不排除真的有转正的吧,但是对于普通人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吧,认清现实吧。再说说外包大厂的大佬多这个问题,有童鞋会觉得是否和大佬们工作是一个机会,提升自我,像大佬看齐。这个想法确实是对的,因为有个说法是一个人是和他最亲近的5个人的集合体,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似乎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个核心的问题没搞清楚,就是你真正每天接触的不是呢些大佬,所以不能成为你工作中最亲近的呢个人。从这点出发的话倒不如去读点书,和真正的被历史所承认的大佬多交流,这才是实在的。
3.环境氛围:一个优势一个劣势,优势在于外包大厂一般环境都很好,参考华为坂田基地,腾讯滨海大厦等等,享受的最基本的福利和大厂正编员工是一致的,劣势在于人文环境氛围,没有归属感,且存在鄙视链。其实个人最大的感触不是这个,而是同样都是非常细的螺丝钉,工作上不共享知识,仿佛这一丁点的技能就是立命之本,藏着掖着,生怕别人学了去。
4.薪资待遇:这一点应该是优势,因为正经外包底部薪酬该有的都有,注意是“底部”,比如三四百的五险一金,综合薪资和市场持平甚至高于市场,这是有竞争力的,且发放时间上早,没什么乱扣的项目。福利待遇的话可以享受最基本的福利待遇,但不含节日礼物年终奖之类的,基本是指吃饭出行上面。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问自己,对于工作来说最在意的什么,排个序,然后一一去比对,就能知道自己的选择了,外界的很多信息都会干扰自己做出选择,所以心里首先要树立一个标准和核心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