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阿里辞退应届生(为什么很多公司招聘都喜欢要应届毕业生)

应该这么来看,招聘分社招和校招。

别看校招招的是应届生,其实难度也不小,尤其是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企业。企业总归希望招的人是能有工作经验的,即使是应届毕业,也是有个 1 年左右实习工作的。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能更好的适应到企业的工作氛围中。如果一点经验都没,不仅带的人累,要付出时间成本进行培训,还可能要承担很多风险,所以为了规避风险,要求就变得很高了吧

而社招一般看你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是否跟对应的招聘岗位匹配,简单来说就是直接拿你到项目组里,你能不能快速撑起项目来,这个员工好不好用。

这不是同一个意义上的招聘。

为什么老是强调?白纸?

说回应届生,为什么老是强调应届生就是一张?白纸??除了工作经验和能力,其实对工作认知以及企业文化认同感也算在?白纸?当中。

首先他们没有工作经验,对一家公司、企业、行业都没有太多的认识,因此在第一家工作的地方,就很容易认同他们的企业文化,工作上也更用心。

对于企业来说,培养一个人,除了培养他的工作能力,培养对企业的认同感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参考阿里,他们很注重培养?阿里人?,即具有拼劲的员工。

在成本的计划之中

企业招聘应届生,一方面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又有成本去培养一个新人为企业所用。这看似矛盾,实际上企业为了寻找优秀的人才,可以说是不惜成本的。

国内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当初在创业伊始,为了寻找一个优秀的学科老师做学科开发,几个创始人在大冬天不畏寒冷守到晚上10点钟,只为等待这位学科老师下班能见上一面。

而校园里的校招会,参加的企业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校的。毕竟学校也要有牌面,如果一所高校能吸引到BAT进校招聘,对学校品牌也是一种宣传。反过来对企业也是同样道理,没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很难进行校招,毕竟损耗精力和资源。

社会责任和市场需求

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会帮助应届生完成就业。国企、央企就不必多说了,每年都承担着吸收优秀应届生的任务。当然难度也是最大的。

那对于市场需求来说,也是相对应的。企业需要培养新人,应届生需要寻求工作,这种市场需求也是校招存在的原因。

对企业来说,高级员工靠引进、中端员工靠培养、基层员工靠校招。校招应届生不需要做太多高要求工作,也做不了,那么完成执行层面的工作就差不多了。而往上一层发展的员工,即企业的中端员工,一般会优先进行内部升级,所以校招优秀应届生,其实就是在给企业未来培养管理人才。人才越多,内部竞选的人才就更多,省去引进的资金成本。

其实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校招是比较高效的途径,直接进校面对应届生招聘,总比等应聘者主动发简历要快得多。有些岗位甚至挂大半年都无人问津,不如校招来得快。

还有就是应届生都有需求完成学校的实习任务、填表之类的,有些应届生急于完成,又会先随随便便找一家实习,先就业再择业。企业也可以抓住应届生这种心理,大批量接纳实习生后j进行筛选,留下优秀的那批。毕竟跟有资源成本。

总的来说,企业对应届生,看重的不是有多少工作经验和能力,而是未来可培养的潜力和可能性,考虑上成本和认同感的问题,一个应届生的价值也许会比社招员工要高得多。

阿里巴巴P7一般的年龄段在30岁左右。

阿里职级体系分为P和M,P3及以下主要是低端职能,大都是外包。以前P3都是校招,后来取消了,现在校招都要从P5起了。

P4专员,应届本科生,月薪8-10K左右,年薪10-15W左右,没有对应的管理岗位。P5高级工程师,研究生或是名牌大学本科生,月薪12-20K左右,年薪15-25W,也是没有对应的管理岗。

P6资深工程师=M1,管理岗出现,优秀研究生,博士应届生或社招2年经验的研究生,月薪15-30K,年薪20-35W。

P7专家=M2经理,3-5年经验的研究生,5-7年的本科生,月薪25-40K,年薪30-50W,开始享受期权,其实,听说P7的群体比较大,其次是P6群体,P6是没有股票拿的,P7才开始有股票,所以要进了P7都要具有一定的实力。

扩展资料

阿里巴巴发放工资的制度很完整,一个人的整体收入是工资加上奖金,加上年终奖加上股份。如此看来,最低等级的员工薪资也不少。不过,能到这么优秀企业上班的人们,都是不简单的很有才的人,看到人家工资高的同时,也要看到阿里员工的优秀。

总体而言,不论在什么单位上班,不论它是一个好的企业或者是不太好的公司,大家也只有认真工作、不断学习才能往前冲刺,获得高的职称与高的薪水。如果只等待着机遇主动找自己,那是成就不了大业的。在这个不缺乏人才的社会,你想有更高的薪资,就需要付出加倍的汗水。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9953.html

相关推荐

金秀贤与金赛纶的特别约定

金秀贤与金赛纶的特别约定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我们要讲述的是两位高中生——金秀贤和金赛纶之间的一个特别约定,在这个故事中,金秀贤让高二...

科普 2025-03-30 0 29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