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北京应届生裁员(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

毕业后继续深造和进入社会是两种不同的选择,具体选择哪条路则取决于自己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就目前形势来看,计算机行业就业压力不大,若你可以凭借能力找到一份暂时满意的工作话,不考研工作也是很好的选择。两年的时间足够你对这个行业有个明确的了解,之后不管是选择技术转管理还是选择创业都不错。互联网行业加班是常事,如果只是想找一份体面安稳的工作,对薪水没太大要求,考公务员也是很好的选择。

相对来说,没有把握凭借自身实力或家人帮助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话,那只能说大学四年你都没怎么好好学习,就没有什么可纠结的了,二话不说趁早抓紧时间认真复习准备考研

假设你不喜欢计算机这个行业,考研也是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可以跨专业考研,难度更大罢了。争取一次考研成功,这是必须的。

考研的优势很明显,它不止意味着一个更高的起点,也意味着一个更上层的社交群体。在独生子女的这一代,同学间的互助对个人尤其重要,而一群高素质同学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当然,考研也是有风险的,如果你发挥失常即便服从调剂,甚至考研失败只能选择工作或者二战。

前进的道路有很多,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条。希望我的回答对纠结的你有所帮助。

4050下岗潮是哪一年

当然可以无条件辞退啊,甚至都可以不需要什么额外的手续就能办理好所有辞退工作。

不论是不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相对来说,只要公司认为他的工作能力不适用于本职工作岗位,公司就可以提前通知到本人,予以辞退处理,而无需承担任何劳动责任,以及相关法律责任。

因为既然是试用期,就已然说明了双方正处在各自适应的过程中,都需要给予对方能够承担这份工作而需要的各项保障,经过一到三个月时间的磨合,双方从心理上从物质上都能感受到这份工作岗位很能让双方合作愉快,那么就可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应届生就转为正式员工,从此后就成为了公司的一员,大家风雨同舟,苦累共担,利益同享。

应届生所求的不正是如此吗?有工作了,有组织了,有同事了,有每个月能领到薪水赖以维生的地方了,更有点份外卖大快朵颐的底气了。

多年奋斗苦读,现如今走上社会自力更生,再也无需依靠家庭作靠山了,这样自由自在的日子想想就美得很呢,自然发自内心的对能接纳自己并提供工作岗位的公司就会尽心尽力,想尽一切办法来展示出自己的实力,争取能够尽快通过考核,尽快拿到正式的劳动合同,尽快成为一名有组织的人,谁不希望这样呢?

国家尽全力保障应届毕业生的权益,当然同时也会注意维护资方的利益,并不是谁弱谁有理,一碗水要端平,都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的。作为实习生,刚刚走进职场,对一切都好奇,对一切都懵懵懂懂,有无数的未知等着大家去探索去总结,这个过程充满了未知,充满了不确定性,谁都难以确定自己能否成为最后录用的那一个了。

应届生作为实习生,并不是自动获得了免死金牌,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在充分保障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按时按期往下进行。虽然国家考虑到应届生在就业市场上处在被动挑选的地位,极力维护着应届生的利益,但是那也是建立在应届生能够胜任工作的前提下才能这样做。更多时候,还是需要应届生自己展示出来的实力与工作岗位相匹配,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才能得到录用的机会了。

总之,作为应届生,需要清楚自身的实力与工作岗位是否匹配,出现不能胜任的情况时,就要愿赌服输,自觉接受公司的安排,另寻下家。说句玩笑话,“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何必非在一棵树上吊死呢?总有适合自己的地方的。

否则,硬霸着不走,或者与公司反目成仇,又能得到什么呢?除了颜面扫地,啥啥也捞不着,还耽误自己找下家,耽误自己的大好前程,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了。自己到底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实力,多少心里也应该有数的吧?不适合公司的岗位,主动提出来,更能赢得公司对自己的尊重,大家好聚好散,也不失为一个以退为进的挽尊之法了。

历史总是不断的重演,

究竟是冥冥之中的轮回,

还是人为的巧合。

第1回合 工作

4050:纺织女工,早上8点上班,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17点下班。如果厂长接到了大订单,全员加班996。

踩着缝纫机的女工们遵守厂里的定的业务指标,每个步骤都按照流程,天天就是重复工作

那时候纺织厂女工意味着铁饭碗,高薪能养活一家人,福利好分房、吃商品粮,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劳动真光荣。

3040:办公室员工,朝九晚五,按照部门SOP标准作业化流程完成老板分配的任务。如果行业有加班潜规则,不是985就是这时候白领拿着过得去薪水,福利好不好看公司,贷款买房,至少工作是体面的

PK结果:打平

解析: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纺织业的红火程度不亚于今天的互联网,一份纺织女工的工作也正如今天的程序员一样,高薪、工作强度大,以前三班倒,如今996。

其实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现在的白领在格子间里面哼哧哼哧做ppt的那些人和七八十年代的纺织工人还有电子厂里的工人很相似。

二者都是用劳动换取报酬,时代变了,但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第2回合 失业

4050:下岗潮是从1993年开始一直到2001年结束这一段时间,因国企改革或企业重组等原因引发的员工下岗。

当时的50、60后正值40-50岁。

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冯兰瑞认为:如果再加上城镇新增长劳动力、农民工等,“九五期间”,失业率可能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当时的失业叫下岗,当时的赔偿叫买断。

什么叫买断工龄呢?就是指工厂按照你的工作年数,分给你一定数量的遣散费。

运气好的,遣散费在90年代可以拿到7、8万,当时就是一笔巨款。运气差的,什么都没有。

3040:现在的失业叫裁员,公司会根据劳动法赔偿规定的遣散费。

35岁莫名就成为了企业裁员的起步线,公司采用各种方法清算40岁以上的员工。

今年的疫情究竟影响有多少人被裁员,具体数字不好说。

但知乎、58同城、B站这些社交网站只要搜索失业二字,满屏跳出的辛酸。而领失业金、自己交金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PK结果:打平

解析:虽然失业的环境背景不同,前者是制度改革,后者是市场发展,但结果都是影响到一大批人。

这些受到影响的人,同样上有老,或许还下有小。

资本是无情的,随时都有可能将你口中或者身上的光鲜夺去。

第3回合 再就业

4050:上海百万纺织女工一批批地下岗再就业,从当时的“工人贵族”瞬间跌落为社会闲杂人员。

有的自己开始尝试下海、有的女工在家带孩子、有的脱产学习等等,待遇也是自己与企业协商,有的没有什么补贴,有的还要向厂子里交一些钱。

那些选择下海的或者再学习的现在有可能就是悠闲跳着广场舞、世界各处打卡、过着滋润生活的阿姨爷叔们。

当时上海市为了帮助那些文化程度低、家底薄、找工作最困难的人群再就业,成了一个工程命名为4050工程。

而当时继续选择用劳动力做重复工作的,比如清洁工、服务员、营业员的,现在基本是靠着微薄的退休工资过着饿不死的生活。

3040:现代白领艰苦奋斗一生,到45岁却可能是房子没供完、小孩没长大、工作没着落。

工作肯定是要继续找的,否则怎么还房贷。

至于什么样的工作,各人有各的想法。有些人做起了微商,有些人做起了直播,有些人做起了创业,有些人开起了滴滴,有些人降薪继续回格子间工作。

国家再就业是保今年毕业的875万应届生,至于中年人请各谋出路。

PK结果:打平

解析:过去有头脑有胆量的4050,在当时选择下海经商,如今可能已经成为了富二代的爸妈。现在厌倦了格子间工作的人,有些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对未来的洞察力,未来可能成为10后的金主爸妈们。

两个时代的人仿佛完全相同,但却又不尽然。

凭借着高等教育的扩招,现在的这批人往往比父母那辈拥有更好的学历,再次起航发展的可能性比父母的选择多了很多。

在困局之中,有人一蹶不振,无所事事。有人选择硬扛,等待转机的到来。有人选择破局,寻找新赛道,自己创造机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过去的4050,如今看来可能要提前到当年父母在下岗潮的选择,对于现在的白领是很好的教科书的案例。

但有件非常残酷的事情我必须告诉你,

在当今时代,并不是年龄大的人就一定给你所谓的社会经验。

如果你的父母穷且不愿改变,那他们能教给你的只能是穷人思维。用这种思维在现在的社会去做事,你会更穷。

幸运的是,如今的我们有了网络。信息是什么,那就是价值。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9950.html

相关推荐

金秀贤与金赛纶的特别约定

金秀贤与金赛纶的特别约定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我们要讲述的是两位高中生——金秀贤和金赛纶之间的一个特别约定,在这个故事中,金秀贤让高二...

科普 2025-03-30 0 29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