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之后找工作,这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要经历的,而在人才招聘市场,很多企业招聘的职位明显的标注着只招聘应届毕业生,一些大的民营企业也是如此,甚至是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考试,很多职位也明确只招应届毕业生,这样做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首先,应届生便于管理,而且招聘成本相对于往届生来讲,要低得多。一般来说,由于应届生都是从学校刚毕业,其对工作的态度和社会在职人员差别较大,对于很多应届生来讲,工作意味着成长,可以接受比较低的薪资,而且更加容易融入公司的工作氛围中,从而对公司产生价值认同感,生出一种忠于公司事业的情感。而对于社会在职人员来说,工作更多的是生活,如果你的工资不够高,那么工作效率就会降低,甚至在很多时候,会看着工资干活,至于说对公司的认同感,更是没有,如果有更高的工资,在职人员多会选择跳槽去新东家那里。
其次,应届生思维较为活跃,更容易接受新的思路以及工作方式。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对于如何工作,他们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这个对于企业来讲,更加方便指挥他们,融入企业自己的办事方式,甚至成为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同时,应届生思维活跃,也更加愿意尝试一些新的工作方式,改进企业的管理效率。而对于社会在职人员来讲,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办事方式,效率怎样暂且不说,不过对于别人的指挥一般都是嗤之以鼻,同时,思维方式稳定,对于新的工作方式不愿意尝试,这也是很多新的办公方式难以推广的原因之一。
最后,政策导向的要求,应届生就业压力过大。每年毕业的应届生都不少,确保应届生稳定就业也是国家政策要求,一般来说,对于各个国家机关以及国有企业,政府都会要求其接收一定量的应届毕生作为储备干部,缓解大学生毕业的就业压力,同时,很多地方政府对于当地企业,也会提出相应的要求,以缓解地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对于很多知名企业来讲,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只是政策导向,也是为了和一些知名院校打好关系,更是为了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当然,无论是出于何种理由,一般来说,在毕业季这一阶段,应届生求职的竞争力远远超过社会在职人员,只有在非招聘的时间段,企业因为发展缺少某些专业人才,才会考虑招聘有工作经验的社会在职人员(往往职位都很有吸引力)。
公务员考试里,要求应届毕业生,但是学位不限,这是什么意思?
1.公务员并不仅针对应届毕业生,其基本要求如下基本要求:
(一)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 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三)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 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 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 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八) 具备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2.体检要求
(一)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克山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不合格。先天性心脏病不需手术者或经手术治愈者,合格。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排除心脏病理性改变,合格:(1)心脏听诊有生理性杂音;(2)每分钟少于6次的偶发期前收缩(有心肌炎史者从严掌握);(3)心率每分钟50- 60次或100-110次;(4)心电图有异常的其他情况。[1]
(二)血压在下列范围内,合格:收缩压90mmHg-140mmHg(12.00-18.66Kpa);舒张压60mmHg-90mmHg(8 .00-12.00Kpa)。
(三)血液病,不合格。单纯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高于90g/L 、女性高于80g/L,合格。
(四)结核病不合格。但下列情况合格:(一)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 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愈后稳定1年无变化者;(二)肺外结核病:肾结核、骨结核、腹结核、淋巴结核等,临床治愈后2年无复发,经专科医院检查无变化者。
(五)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不合格。
(六)严重慢性胃、肠疾病,不合格。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已愈合,1年内无出血史,1年以上无症状者,合格;胃次全切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者,合格。
各省的公务员考试已经陆续开展,接下来还有各地的事业单位考试。大家在选择报考岗位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岗位注明“仅限2022届应届毕业生报考”,有些岗位注明“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对于报考条件中规定了具体年份的应届毕业生,例如“仅限2022届应届毕业生报考”,那么哪些人符合2022届应届毕业生的条件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官方定义,“2022年应届毕业生一般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达到录取要求入学或国家承认的其他方式入学、经省级招办批准录取,入学时将档案关系转到就读学校,并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取得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学历、学位证书”。
以上这段话实际上就是说属于正规录取,可以在毕业的当年度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就是该年度的应届毕业生。需要说明的是,“仅限2022届应届毕业生报考”的条件限制大多出现在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期间,到了2022年9月之后,大多数考试公告对于应届毕业生具体年份的限制会变更为“仅限2023届应届毕业生报考”。
有些同学说2020年或2021年毕业的大学生,一直无业,能不能算2022届应届毕业生,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算的2022届应届毕业生的。但是可以算具备“应届毕业生身份”,可以报名报考条件中规定的“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
那么什么样的同学具备“应届毕业生身份”呢?国家是这么规定的,“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本科生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也就是毕业两年内无业,这类同学在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考试的时候经与招考单位沟通,确认符合“仅限应届毕业生”要求的,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
那么怎么证明自己就具有“应届毕业生身份”呢?对于毕业生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证明就是报到证,是毕业证、学位证之后很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证书。只要你持有《待就业报到证》,部分单位可凭借这个直接判断你为应届毕业生。有人说还有一个依据就是有否缴纳社会保险。确实有的单位会认为交了社保(职工社保)就不能算应届毕业生了,同时在资格审核时要求提供相关证明,但是这个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咨询招考单位具体的规定。
那么应届生的身份有什么作用呢?其实主要是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报考时选择面会广一点。或者落户大城市(例如上海等)。对于教师招聘考试、去私企应聘等并没有特别大的作用。即使工作了缴纳了社保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公务员考试等还有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招聘的岗位。千万不要为了保留所谓的“应届毕业生身份”而在家待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