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说,该如何找到HR的电话?
有勇气了,知道打电话不会被揍,却找不到HR电话。
坑~~
福利放送,撕兄能想到的7种途径。
1.直接百度:
有些公司可以直接百度到公司的前台电话,甚至是HR的电话。
因为会有人去过你想去的公司面试,在网上向其他人求助,想了解公司情况。
那么很可能就会有热心人,曾经去面试过,恰好留着HR的电话,就给挂到了网上。
这时候,你就可以以最轻易的方式,获得公司的HR的电话了。
2.百度地图/全景地图:
这个方式得到的电话,大都是前台的电话。
因为HR的电话,基本上是不会挂挂在公司最前端的地方。
除非一些非常小的公司,招人特别困难,巴不得人选直接打电话上门的。
基本上不留电话的招聘网站。
比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拉钩网,猎聘网,一些当地的人才网。
这几个网站,通常比较少会直接挂人力资源部电话,因为流量比较大。
如果直接挂人力资源部在网上,电话可能会被打爆。
基本上都会留电话的招聘网站。
比如:58同城,赶集网,大街网,百姓网,这一类网站上。
即使是一些比较好的公司,他们的一些低端岗位仍旧招聘起来有难度,那么在一些比较不出名的网站,他们也同样会将人力资源部电话挂到人才网上。
因为他们也希望这些低端岗位,有人选主动联系,可以快速Closed。
找公司的官网,然后点击类似“加入我们”“联系我们”这样的标题,寻找电话。
人力资源部的电话少量公司会放在官网上,但你至少可以找到前台的电话。
如何绕前台,找到人力资源部,就需要看你的技巧了。
BBS类的求职论坛,集中了无数与你一样,处于求职期的人。
比如应届生论坛。
你可以在论坛上发帖子,你想去的公司,一定有人面试过,也会有人留有人力资源部电话。
结果就是,你可以直接获得你想要的****。
BOSS直招,脉脉,领英,这一类通过APP进行交流的,通常可以直接找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负责招聘的人。
因为他们都会在上面做招聘,或者与其他人选互动。
其次,你只要与某个人有联系,通过二度,三度人脉,就能找到你想找的人。
如果你懂得六度分离论的话。
如今每家公司基本上都会有公众号在运营,每个公众号背后都是公司内部人员负责运营管理。
一些比较好的公司,会专门开设用于招聘的公众号。
比如知道的阿里巴巴,联想,顺丰,宝洁。
这样的大公司背后都是有专门用于招聘的公众号。
公众号的运营,基本上会是人力资源部的人在做的,也可能会让实习生帮忙。
至少,你可以直接链接到他们。
只是,后台的留言咨询,能否收到回复,我也不敢肯定。
人力资源领域的圈子是很小的,其实每个领域都一样。
你要做的,是挖掘你身边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
只要通过他们,即使是实习生,他们也可以通过同事,帮你链接到其他公司的HR。
但局限性在于,大部分认识的HR,都是本地区的。
如果你可以找到你想找的人,那么你的简历,一定可以被直接看到。
因为这属于内部推荐。
就在刚刚,我在自己创建的一个微信群里和很多学生聊天,谈到了我可以帮大家内推微店这家公司。
很多同学说,微店是什么?是微商吗?是传销组织吧。
这又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我帮大家内推杭州的一家社交公司in。
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是,这是骗子公司吧,怎么没听过?
如果,我问,同学,你打算进入互联网公司吗?你的目标公司是什么?
他们都会说:“bat,百度、阿里、腾讯”
还会说一说,美团,大众点评,京东,小米这样耳熟能详的公司。
但是,这样,作为一位应聘互联网行业非技术岗的同学,你敢要?
还有,同学,这样的水平,你也敢去应聘?
如果非要把互联网公司的岗位分为两个大类,无疑是技术和非技术。
技术类有:各类程序员(前端、后端、ios、android、html5、算法、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运维、测试/基础研究),各类设计师(ui、ue、ued、用研、交互、视觉)。
非技术有:各类职能岗位(HR、HRBP、财务、助理、公司阿姨)、产品&运营岗、市场商务岗。
还有处于技术与非技术之间的岗位:各个公司根据自身业务设置的岗位,如教研,口语老师。
本文针对非技术类岗位。
1、我很认同知乎的那句slogan: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我觉得,作为一个没有接触过互联网,没有互联网实习经历的应届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从:知识、经验、见解,三个次作为学习的切入点。
1.1 如果你准备应聘互联网公司的HR或者产品运营又或者是市场商务类岗位。第一件事,是去了解关于该岗位的专业知识。比如,何为HR?绝不能在面试的时候说:“HR负责收简历,筛简历,面试”,这样太笼统,太不专业。了解了目标岗位的专业概念,发展历史,发展现状,现有的一些模式,先从理论上,对目标岗位有一个理论轮廓上的认知。
1.2 第二件事,是去寻求应聘目标岗位或者进入公司之后从事目标岗位所需要的一些经验。比如,你想应聘产品&运营岗位,单单是理论上的产品运营需要注重效率,要学会:开源、节流、促活,这样是不够的。要知道有哪些提高效率的方式,有哪些开源、节流、促活的方式。什么时候用什么手段,发现一些有趣的产品&运营案例。
1.3 最后,比如你准备应聘市场商务类岗位。前面两步之后,你可以去看一下目前在互联网行业对应岗位上的大牛的一些10年工作经验的分享,对现有模式、现有状况的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以上这些,不论是面试,还是在工作中,都是很有用的。
至于,学习的地方,推荐大家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知乎、虎嗅、36kr、极客公园,以及应聘岗位垂直论坛。可以加入一些交流群,去观摩咨询。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亘古不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1 如果你还没有面临毕业(非大四和研三),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果你希望从事HR岗位,可以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会察言观色;寒暑假可以去一家小公司实习,找找感觉;可以参加一些免费的公开课。如果你面临毕业了,那么,你可以总结一下,大学期间,你做过哪些事情,与你即将应聘的岗位的本质需求是一致的,要学会提炼。
比如,我曾经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去应聘一家公司的项目管理工程师。我所学的专业跟项目管理没有关系,但是,我做了三年的学生会,我总结提炼了很多经验和理论。总体上来说,应届生刚刚进入一家公司,在同样不会给公司创造价值的基础上,我是有经验的。这就是优势。
但不管是即将毕业还是离毕业还有时间,实践才是真道理,只有实践,才能将第一步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会假大空。
2.2 我一直认为,互联网公司,对有实习经验的同学的青睐程度是非常之高的。至于在校生怎样去寻求实习,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从传统行业怎样转型到互联网行业?(特别针对应届生)
3、了解即将应聘的目标公司的所有情况。
曾经在一场唯品会的宣讲会上,宣讲人问了一句:谁知道唯品会今天的股价每股多少钱?
有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说了。
说明,他时刻在关注着,自然也会被公司关注。
我当初去应聘的时候,会提前准备好word打印出来。上面有目标公司的成立时间、发展历程、过程中有趣的故事、公司文化、核心价值观、slogan、logo图标、公司业务、目前现状、未来发展等等。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凡事预则立,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 怎样在求职中战胜99%的竞争者?(针对应届生)
目前,2016春招和实习生招聘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希望所有还未找到理想工作的同学,都能够马到成功。寻找实习的同学,也能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以此共勉。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