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到单位报到时需要出具以下证件和材料:1、毕业证书2、报到证。就业推荐表是“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的简称,是学院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的书面材料,表中所填内容反映了学生个人信息、学习成绩、奖惩情况等方面的情况,直接关系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就业推荐表主要包括了基本情况、学业情况、本人简历、本人特长、爱好、社会表现及社会活动能力、在校奖惩状况、本人就业意愿、学校推荐意见、备注等信息。
三方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报到证是应届普通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
人事档案是记录一个人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考研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
报到证的用途
1、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凭证;
2、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
3、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重要证明;
4、是任何一个合法的人才中心、档案管理机构接收毕业生档案的证明;
5、是用人单位给毕业生落户、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
6、是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证明。
法律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第十二条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分为就业指导、收集发布信息、供需见面及双向选择、制订就业计划、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派遣、调整、接收等阶段。
报到证的具体报到流程如下:
1、应届毕业生凡具备派遣资格,由学生个人携带相关材料(包含毕业生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审核备案表等)交各系辅导员,由各系辅导员在规定日期统一交招就办。
2、回生源地材料提供要求:出具生源地教育局或人事局(人才市场)开出的档案接收函。如无法出具,则需学生提出书面申请,派遣至学生生源地人事局。
3、异地就业材料提供要求:出具由异地县级以上事业单位、国企或人才市场出的档案接收函,应届毕业生还需提供就业协议。
4、招就办审核、数据录入后,招就办就业管理老师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办理《报到证》。
5、毕业生档案及户口在学校免费托管2年的,凡毕业2年内需要转递档案及户口的,均可按中流程办理报到证。
正常工作日,报到证办理材料统一交至各系辅导员处;暑期,报到证办理材料统一在规定时间内交至招就办。
扩展资料
报到证的类别及作用
“报到证”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全国毕业生研究生报到证”、“全国普通中等专业学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一般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人事部门或省、市、自治区人事部门签发本地区的“全国普通中等专业学习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作用:?
1.“就业报到证”是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的证明。
2.当地公安部门凭“就业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
3.学校相关部门依据“就业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
4.“就业报到证”是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必备资料。
参考资料:
报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