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国画初试比例约为23%。
关于国画专业报录情况,去年年共录取29人。具体情况可参考历年招生简章,上一年年招生方向分为:水墨人物画研究、水墨人物画研究、水墨人物画研究、水墨人物画研究、水墨人物画。研究招生导师:李洋教授、刘庆和教授、毕建勋教授、王晓辉教授、林彬副教授。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日语或英语二、素描、创作、专业写生、书法。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原则统招考生录取原则,各研究方向专业前两名,政治、外语和国家总分达到国家分数线;专业课大于等于90分。
中央美术学院建于1918年,是由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院;1927年改名为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34年,恢复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改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9年11月,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38年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立美术学院,毛主席题写院名。1950年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带研究生的国画老师有哪些?
国画工作简历模板
下面我为您送上国画工作简历,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国画工作简历模板
目前所在: 番禺区 年龄: 24
户口所在: 广州 国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高: 173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重: 80 kg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不限
应聘职位: 兼职教师:
工作年限: 0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兼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工作经历
湖北 起止年月:2009-12 ~ 2010-05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州大学
最高学历: 硕士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13-06
专 业 一: 国画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较差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在校期间学生会副主席
我介绍:
中国国画
国画即中国画,简称?国画?,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国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
中国画技法
主要有构思、构图、用笔、用墨、设色、收拾等方面,其中用笔用墨为最基本的技法。
构思?又叫立意,即作画之前的形象思维过程。
构图?即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又叫置陈布势等。亦即画面各种物象的位置、比例、墨色等的安排。
用笔?即六法中的?骨法用笔?,有线描、勾勒、皴、擦、点染,笔用中锋、逆锋、藏锋、露锋、拖笔、 破点等。
用墨?经历代画家发展有:焦、浓、重、淡、清、退、埃、宿等各种墨色,运用时须各得其所。又有泼 墨、破墨(即浓淡相生)等具体技法。
设色?白描:不设色,全用线条表现,或仅以淡墨、淡水色稍加渲染。重彩:一般指工笔重彩、勾勒填色、大青绿等。淡彩:以墨色为主调,敷以淡彩色。没骨:纯用色彩画,并不勾线。(纯用墨点染,不沟勒的亦叫没骨。)
收拾?画成以后再作整体收拾,使全画最后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
笔墨:
中国画表现形象的基本手段。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石涛说:?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我国历代画家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笔墨技法和创造技巧。
设色:
即六法中的?随类赋彩?。不同的色彩赋不同的感情,画家往往用色彩来表达他的感情。中国画常用的颜色有墨、藤黄、石黄、土黄、胭脂、洋红、朱砂、朱膘、赭石、花青、石青(可分头青、二青、三青等三种)、石绿(也分头绿、二绿、三绿等三种),白粉等。但基本颜色只有红、黄、蓝三种,即洋红、藤黄和花青。把上面的颜色加以配合,可以调出许多种颜色来。
墨彩:
工笔花鸟画中配彩法的一种。即对形象勾线或不勾线,完全用墨的浓淡来表现的叫墨彩。墨彩以淡雅为佳,因它用浓墨的面积不宜过大、过多,因为重墨多易使画面产生沉浊之感,但亦不能淡而失神,要使浓淡相宜,才具有清新神韵的效果。
淡彩:
工笔花鸟画中配彩法的一种。即先墨彩的方法把对象画到八九分,然后用淡薄的色彩稍作渲染的叫淡彩。淡彩要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离色,既能融合一体,又能显示墨的韵味,才能产生一种淡雅、朴素的效果。
;林逸鹏?江苏省张家港市人。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获硕士学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并获奖。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美苑》、《美术报》等发表多篇论文。?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的林逸鹏,数年前曾以其“废纸论”,在中国书画界、收藏界,“振耳欲聋”,其所引起的争议,至今不歇。这一极具心理冲击力的观点,已成为书画界、收藏界及诸媒体中一大流行词。此外,林逸鹏近年对美术高考、美术教学中所存在的制度性弊端,也持续地进行过多种有力批评与思考,媒体每称之为“炮轰”。最近,面对一些人的乏诚信和非学术性非议,林逸鹏索性又轰一炮:说真话才算人!
陆越子(1954—)江苏泰兴人,擅长中国画。197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留校任教。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美协会员,大型中国画集《当代中华墨粹》主编,《当代中国画掇英》副主编。。作品《瑞鹤图》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玉宇清洽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并获首届中国花鸟画展优秀奖。出版有《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越子画集》、《美术爱好者之友·怎样画》系列等。?
毕宝祥1960年生。现为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秘书长,江苏省社科联理事。个人作品其作品经常参展、发表、获奖。如在《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江苏画刊》等专业报刊上均有作品发表和专题报道。曾在新加坡和江苏美术馆举办过画展。其作品被中南海、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美术馆等国内外机构和私人广泛收藏。出版有《毕宝祥画集》、《毕宝祥山水小品集》、《黄宾虹山水画技法解析》、《山水画的传统与现代》等论著。《江苏画刊》、香港《大公报》、《新华日报》、《江苏工人报》、《扬子晚报》、《每日桥报》等均有专门介绍。编辑本段个展及贡献1998年6月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86年版画《静夜》发表于《江苏画刊》;版画《佤山情之一》参加“江苏版画展”。1987年油画《绿梦》、版画《佤山情之一》参加省青年美展,其中《佤山情之一》获优秀奖;油画《南疆的梦》参加“江苏省美展”;版画《佤山情组画之二》发表于《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作品集-南师大学集》。1988年国画《明瓦廊》参加省级青年美展,获优秀奖;国画《明瓦廊》发表于《江苏工人报》美术版;国画《赶场》赴南斯拉夫展出;国画人物2幅,发表于《江苏画刊》;获徐悲鸿奖学金。1990年国画《佤山情之一》发表于《江苏工人报》并有专题介绍;国画《忆陕北》参加江苏省美展。1992年国画《山水》获“加拿大国际水墨大赛”佳作奖。1994年《山水》发表于《新华日报》大文化栏目,并有专题介绍;《山水》1幅及个人简历载入《中国现代艺术家作品润格》;《青青人家》参加“全国教师优秀作品汇展”获优秀奖;作品5幅发表于《江苏画刊》并有专题介绍。1995年作品1幅发表于香港《大公报》并有专题介绍;文章《写实、写趣、写心》发表于《江苏工人报》;文章《浅谈中学山水教学》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第二期。
陈传席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曾任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组织中国美术界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组织全国第一次36家博物馆(院)明清绘画联展。已指导十六个国家的留学生和高级进修生,同时教授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姓名列入国内外各类艺术辞典以及各类名人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