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可以违约,但是一般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违约金。毕业生违约,除本人应承担责任支付违约金外,还有对违约毕业生的处理规定毕业生一旦违约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在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支付违约金之后才可以重新签约毕业生重新签约时,必须办理完毕与原单位签约单位的解约手续(有原签约单位的书面退函,缴纳完成违约金),然后将原协议书上交还招生就业工作处,并换取新的协议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签了三方协议毁约还算应届生吗
法律主观:
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之后 违约怎么办 ? 就业协议签订后,若学生或用人单位违约,由责任方按就业协议规定 承担违约责任 ,若学生和用人单位经协商解除协议,应签署解除协议文件,交学校就业办备案。 签订就业协议执行程序为:学生和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双方在 就业协议书 上签字、盖章,签字盖章后协议即生效,用人单位应在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书起的十五天内,把就业协议书送至学校进行鉴证。学校对就业协议书鉴证登记,并在十五天内,反馈给当事人,并将就业协议列入就业方案上报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一、签了三方协议毁约还算应届生吗应届生签了三方后毁约的,身份还是应届生。三方协议书只是三方签订的就业意向,不是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对劳动关系没有约束力。需要说明的是,一旦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并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毕业生就会和用人单位形成正式的劳动关系。所以,三方协议并非正式的劳动合同,对考生的应届生身份并不造成影响。但是假如考生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就算是毕业当年,在报考选调生等公考的时候,也不算应届生身份了。但是,虽然三方协议签订的只是一个就业意向,对劳动关系没有约束力。但还是建议准备考公务员、考事业编的小伙伴在签订三方的时候稍微重视一下,不要乱签、不要假签。
二、签了三方协议后毁约,要付违约金吗(一)实际中,签订三方协议时,一般会说好违约情形,并说明违约金的数额。所以,签订三方协议后毁约的,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得看协议书内容。
并且,根据三方协议的约定会按以下处理: 1、如果协议中约定了违约金,那么谁毁约谁就应该支付违约金,但是违约金过高的可以要求减少。 2、如果协议中没有相关违约金的规定,便不需要支付违约金。 因此,不想去协议约定的岗位,在毁约之后是否支付违约金,需要按照协议书约定处理。 (二)另外,签订三方协议时将直接涉及切身利益,所以在签约时要注意以下: 1、大学生签三方协议首先要看填写的用人单位名称是否与单位的有效印鉴名称一致,如不一致,协议无效。在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能简写。 2、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度,可以从1-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 3、约定违约金时不宜过高,学生在协商中要力争将违约金降到最低,通常违约金不得超过5000元。 4、毕业生就业协议属“格式合同”,毕业生可将签约前达成的休假、住房、保险等福利待遇在备注栏中说明,如发生纠纷可以拿这个维护合法权利。 5、学生在签订协议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三、签了三方协议想毁约怎么办对于很多应届毕业生来说,到6月,基本上都已经找好了工作,并签订了三方协议。但是,也有不少学生在签订协议后没多久就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想走人,但是又碍于已经签订协议,不敢轻易违约。是不是签了三方协议就意味着不能在短时间内违约呢?如果在拿到毕业证书,成为一个正式的劳动者之时,却想辞职走人,这时候是否要承担违约金呢?如果还未毕业,学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所以不适用《劳动法》,只能和公司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书,而三方协议属于契约,受民法保护,不受劳动法保护,也就意味着可随时违约,也无需提早三十日提出。但是,如果三方协议上约定违约金,毁约的话则要按约定付违约金。
如果学生已经拿到毕业证书,已签订劳动合同的已毕业学生,要辞职的话,则要提前三十日和公司提出,打书面辞职书。这种情况下不用付违约金。但进行过专业技术培训的话,劳动者须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不超培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