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应届生天使轮(二本院校应届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一、传统三大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

1、前程无忧:www.51job.com,成立于1998年,于2004年9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截止2012年9月(暂未找到最新的数据,有知道的请补充),前程无忧拥有超过5,600万个注册用户,高峰期间每天有超过300万用户访问,日有效职位超过210万,日浏览页面超过2亿,每周多达2200万份简历通过51job发送到企业,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力资源网站。

2、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是1994年创建的猎头公司智联 (Alliance)公司),于2014年6月12日,智联招聘在纽交所上市。截至2014年3月31日止的九个月中,跨国公司、中小型企业和国企等274,450个雇主在智联招聘的平台上共计发布了约1,140万个工作职位。 目前最大股东为2006年就开始投资它的澳大利亚最大网络招聘公司Seek,占有智联招聘72.3%的股份。

3、中华英才网:www.chinahr.com,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招聘网站之一。2013年2月,中华英才网正式成为尚龙集团(Saongroup.com)全球招聘服务网络成员。目前在全国179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拥有超过2600名员工,网站每月访问量达2500万,每周新增简历30万。

二、垂直招聘网站:拉勾网

1、拉钩网:www.lagou.com,2013年7月20日,拉勾网上线,今晚(2014年7月21日,18039个公司,114874个职位。2014年4月的时候:60万人次投递简历。融资情况:2014年4月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是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拉勾网成立之初即获得徐小平、曾李青等人的数百万元天使投资。

三、猎头招聘网站:人人猎头、猎聘网、猎上网

1、人人猎头:www.rrlt.com,成立于2012年9月,2013年4月,完成 2000 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2013年7月再次获得KPCB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

2、猎聘网:www.liepin.com,成立于2006年。猎聘网(2014年7月)总注册人数超过 1000万,有效简历800万,活跃用户超过300万;专业猎头顾问总数近10万。2014年4月15日获得华平投资领投、经纬中国跟投c轮7000万美金融资。此前曾获得经纬中国两轮千万美元的投资,此外,有消息称,58同城CEO姚劲波给了猎聘网创始人戴科彬天使投资。

3、猎上网:www.hunteron.com,创业时间:2009年,目前平台也已经聚集了中国1300多家猎头公司以及10000多名猎头。2014年4月获得 IDG 和华创资本近千万美元的 A 轮投资。

四、社交招聘网站:大街网、内推网、哪上班

1、大街网:www.dajie.com,2008年成立,2009年4月上线,2011年07月获得了富达、新东方、和通三家机构的B轮千万美金级融资。

2、内推网:www.neitui.me,2013年 4 月上线,目前网站注册用户 5 万多,日 PV15 万,日简历数 1800,招聘者 5000 多人(其中认证数 600 多),招聘企业数 2000 多(其中认证数 200 多)。融资情况:2013年10月 创新工厂250 万元天使投。

3、哪上班:www.nashangban.com,2013年1月上线,王淮、Philip Su和朱华明三人的天使投资。

五、综合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

1、58同城:www.58.com,2005年12月创立于北京,2013年10月登陆纽交所。2014年6月,58同城接受腾讯控股投资。招聘板块第二位,但最近没有看到有相关这个板块的动作。招聘主要定位蓝领(虽然是中低端,但蓝领收入很不中低端,只不过更能体现技能、体力以及不太上网的特点)。

2、赶集网:www.ganji.com,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北京,官网介绍:网络招聘异军突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新蓝领网络招聘平台。2014年4月30日消息,赶集网产品副总裁赵世勇:赶集对于招聘的投入是不惜代价的,今年将重点打造网络招聘平台的良好生态环境,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顺畅的沟通交流平台。今年收入目标为7亿元(对比去年的销售额增长180%),明年目标为15亿元。招聘业务目前主打人群为中基层,包括蓝领、基层的白领、秘书、前台、文员等。

3、百姓网:www.baixing.com,成立于2005年3月1日,总部位于上海,是国内第一家分类广告网站。招聘板块同以上两家的定位。但没有具体的相关举措的报道。

互联网行业哪个职位比较有前途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反问你一个问题,请你务必认真回答: 你想做草食动物还是肉食动物?

一、我自己的经历

先说下自己的经历吧,我也是专科,当年我也迷茫、纠结过,对未来有种深深的恐惧感。

2010年7月份我在上海浦东昌硕电子厂做暑假工,每天站着12小时,月薪资3000,有一次晚上和前女友去市区玩,坐2号线到了陆家嘴,当走到金茂大厦下面的时候,仰望大厦,当时的情景大概是这样的

就大概是这个角度

当时看着形形色色的白领下班,想着老家的情况,心里突然生出一股豪迈,

我他么毕业了一定要来上海!!!

然后,毕业后我就来了,一年做到市场经理岗位,两年做到市场总监岗位,第三年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搞了家小公司开始创业,虽然没有挣多少钱,但是真的非常感谢当年努力的自己,感谢上海这个一线城市给了我发挥的舞台。

二、相对于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有哪些优势?

来上海混,是我这些年做过的最正确的决策之一。虽然,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达到一些人的平均水平。

我觉得年轻时选择的城市会影响自己一生,23 岁到 28 岁这5年,我在上海认识了自己,也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直接影响我后面的人生走向。

每次看到逃离北上广的话题,我都想说:留下来吧,不管现在有多苦,多年后你会感谢自己那个选择。

我也建议,那些还没来但渴望来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来试试吧。成本只是一张高铁票。如果不行,你再回去,又能损失什么。当然,若连这点勇气都没有,人生再失败也没什么奇怪的。

一线城市到底有什么好?我总结出4点,说给你看看。

1、更多的见识 更广阔的视野格局

关于见识

我小时候听姥姥唱戏,有过这么一段

山东吕剧《下陈州》中唱段:听说那老包要出京,忙坏了东宫和西宫。

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

这自是山东民俗的“下陈州”,若换到山西,估计就是刀削面、压饸饹了吧?

读鲁迅先生的《人话》,有一段道:

“是大热天的正午,一个农妇做事做得正苦,忽而叹道:

‘皇后娘娘真不知道多么快活。

这时还不是在床上睡午觉,醒过来的时候,就叫道:拿个柿饼来!’”

再来说说我在上海见到的,

每年来上海旅游的人很多,我经常会遇到让我帮忙买地铁票的人,因为他们根本没坐过地铁,这两年又多了一些问怎么骑共享单车的人,但这在一线城市是非常普遍的

再说说这些年的明星演唱会,经常有人坐着几千元的飞机,来北京、上海就是为了参加某明星的歌友会,或者某个明星去小地方,全城沸腾,但是在北京上海,他们却经常见到这些明星,更不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

关于视野格局

在《水浒传》中,宋江出门,喜欢带上浪子燕青,为什么。因为燕青长期生活在东京(北宋都城,今河南开封),是见过世面的人,换句话说就是视野宽,格局高。这是身处一线城市的另外一个利好:你的视野会变得开阔,你的格局能得到提升。

管理学中有个观点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的水平,等于与他/她最亲密的五个人的水平的平均值。

如果你住在农村,跟你最亲密的可能就是村西养鱼的张三,村南种蒜的李四,村东放羊的王五,村北开小卖部的郑六,以及隔壁喜欢唠嗑又没人陪的七大爷。他们的平均水平就是你的水平,你们之间谈得最多的一定是东家长西家短,世界与你们无关。我没有歧视劳动人民的意思,我对那些自食其力的人非常尊敬,事实上我自己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只是替你感到惋惜。

如果你住在小城市,跟你最亲近的五个人可能是基层公务员或小商人,你们谈的大多是日常生活,偶尔会谈论一下国家政策,投资理财。

但如果你是住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你身边会充斥着职场精英、创业者和企业大佬,你们之间的话题,除了娱乐八卦、吃喝拉撒等生活话题外,一定会包含“移动互联”、“创业创新”、“融资投资”、“O2O”等热门话题。你的视野在耳濡目染下逐渐开阔,你的格局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提高。

2、更多的精英 更多的机会 更多的自我提升

一线城市更多的精英

这个是很多人选择去一线城市发展的重要理由。

相比一线城市,小城市就像是小池塘,鲶鱼两三只,但是一线城市就像是浩瀚的大海,里面有完整的食物链,每条食物链都有“超神”的存在,但更多的是“食肉”的精英,这里是“食肉者”的天下,这里有完整的行业体系、学习体系、升值体系。并且人文环境的不同对自身的影响也是不同,试想一下,你在池塘里能从小鱼进化成“蓝鲨”吗?(当然了,这个仅是比喻)

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在很多传统的行业当中,“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口口相传的“真理”,师傅教徒弟总要“留一手”,以备不测。实际上原因是这种行业发展前景有限,师傅徒弟都在同一口锅里吃饭。徒弟多一把勺子,师傅可能就得少吃一口饭了。这样的地方非常讲究先来后到、长幼尊卑,甚至无视经济规律和常识。

近几年某相声社团的撕逼大戏,就是这类“传统行业”发展瓶颈的真实写照。在这种环境中,徒弟能学到的本事,超越师傅的可能性很小。你稍微想学点师门以外的东西,几乎就跟“背叛师门”的下场一样了。

在开放的地方和现代的行业中,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每个人都得不停的学习和进步。

每个师傅都巴不得把手头的功夫尽快的传授给徒弟,这样自己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学更“高级”的东西,让自己的知识不停的更新。

师傅只有把技术传给徒弟,自己才有可能去花心思做经营、做管理、做战略,而不是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样的环境中,师傅不仅要教会徒弟吃饭,更要教会徒弟如何造锅和做饭,师傅甚至还会帮助徒弟“自立门户”。越是牛逼的师傅,越是愿意把东西教给徒弟。因为他的思维是开放的、思想是开明的。他的眼光远不止眼前的这一口锅,而是需要很多徒弟一起来开疆拓土。

一线城市更多的就业机会

经济的蓬勃发展,造就了很多的就业机会。

每天都是大的流量。所以一些新兴行业甚至都能在短时间内盈利。

但是前提是你得承受的起更高的投入精力或资金。人们的消费理念也造就了,

新兴事物能更快的融入到这个大的IP之中,逐渐成为这个大网络中的一个环节。

3、开放的文化氛围 你可以做你自己

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 一线城市更宽容

在开放的地方,真是“英雄莫问出处”,谁也不知道旁边人的底细,也懒得打听那么多,大家统统靠业绩说话。周边有深藏不露的学霸,也有偏科严重的学渣。有销售高手、PPT牛人、有灌篮高手+JAVA一指禅的男神,也有英语专八+烹饪高手的女神。有足迹遍及五大洲、每月跑一个马拉松的妹纸,也有为了项目连续一周吃住都在公司的怪咖。有年收入7位数、坐拥N套房却天天骑自行车的“环保主义者”,也有开着特斯拉而酷爱吃街边麻辣烫的大叔……每个人都活得很有特色,也互不打扰。

因为这个城市什么人都有,所以见得多了什么都觉得是习以为常的。

但如果你在一个小地方。

三十岁不结婚,你就是剩男剩女。

结了婚不生孩子,你就是有病。

女喜欢女,男喜欢男,你就是变态。

好好的事业单位不干,你就是不正混。

你大学毕业后不考研,你也是不正混。

你夏天穿个超短裙,你就是不要脸。

你花俩月工资纹个花臂,真他妈有病。

小地方的人,人人都要挽救你,教育你,随时随地,

为了你好,他们要你变成跟他们一样的人:

男人,上着没意思的班、巴结着有关系的领导,拍着不声不响的马屁。

女人,结婚、生娃,看娃,学校、公司、菜市场,,,,,,,,,,

一个人教育你还好,

说不定你还能对抗一下,过过招儿,

但一家人,认识你的100个人都要教育你时,

可能你就要被他们同化,

嘿,如果你要做自己,来大城市吧。

这里的人都很忙,没时间拯救你,

你唯一需要对抗的就是你自己。

别让任何人,糟蹋了你的人生,

你的人生,要毁也要毁在自己手里!

而一线城市生活节奏快,人们也不会去过多关注另类的东西。

4、更多的行业信息 更多的创业机会

一线城市更多的信息

这个是很多人选择去一线城市发展的重要理由。

社会的发展大趋势一般都是会先从这几个城市开始的。就像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小事情:

一个2线城市的一个小孩去3线城市去上学,一个小玩具比较火,而3线的孩子是第一次接触。这个2线城市的小孩已经玩腻了,而更落后的城市因为经济问题,甚至还没有接触过这个玩具。这就是信息的流通问题啊。更发达的城市接触的东西,得到的信息总是先人一步的。也意味着机会更快获得。

更多的创业者

在二三线城市,你可能按照父母为你规划的路线走完你的一生,有可能走着大部分普通人的人生轨迹,虽然你不甘寂寞,但也无法反抗。

但在一线城市,这里提供供你反抗的市场科技信息,提供你反抗的创业融资平台,或许可以让你创造更多可能!

创业者是什么样的状态?

在内地的创业者,聊的往往是“改变世界的梦想”,以及参加各种读书会、大咖的交流会。痴迷于最新的概念,从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到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等,各种新概念新词汇层出不穷。大家关注KK又有什么动态了、马云又有什么讲话了、李开复何时来做演讲等等。时不时还要开个“头脑风暴”,集思广益一下。

北上广深的创业者则没那么多“梦想”,因为周边就是各个国际品牌大公司的代工厂,你很容易就能打听到各种设备的用料成本、性能参数、市场价格、销售渠道等等。你可以很快就能判断出这个方向“我有没有钱赚”,有钱赚就着手去干,没钱赚就换方向。哪有那么多时间讨论来讨论去,干了再说!

三、关于房价

房价和收入根本就不算个事!

现在能力强、背景好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买到房;

能力弱、背景差的人,现在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很难买到房。

谁都知道房子对于年轻人意味着什么,而且越是在封闭的地方,“没有房”的负面影响越大。

“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你,

如果无论在什么地方凭工资和家庭积累买房的希望都很渺茫的话,与其留老家苟延残喘,

不如去一线城市搏他几年,也许有一天你会很自豪的对自己说——“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

其实就算是待不下去又如何?你在一线城市做积累的财富,应该足够你在二三线城市买房了。

何况你在一线城市积累的眼光、视野、头脑,这些都是比账面财富要重要的多的东西,这些可以让你终身受用。

有过“和任正非打过地铺,和马云摆过小摊,和俞敏洪刷过外墙,和刘强东站过柜台”的经历,会让你觉得那点财务上的“成功”就算是个屁!

一线城市更多的动力

说到动力,很多人不能理解,实际上是说人们的压力很大。大到必须要做。

之前去过朋友在北京的一个公司,不足几百平米的地方,满满的人,非常拥挤。而且每个人都在认真工作,都是靠提成收入的,听老板说他们人均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而且他们都是外地人,他们知道如果自己不努力甚至在北京活不下去。有一个必须努力的理由。虽然很残酷,但却比累了就不干了,最差回家的思想要强很多。

让我用巴顿将军的一段名言结束此文:

二十年后,你会庆幸自己参加了此次世界大战。

到那时,当你在壁炉边,孙子坐在你的膝盖上,问你:

“爷爷,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干什么呢?”

你不用尴尬地干咳一声,把孙子移到另一个膝盖上,吞吞吐吐地说:

“啊……爷爷我当时在路易斯安那铲粪。”

与此相反,弟兄们,你可以直盯着他的眼睛,理直气壮地说:

“孙子,爷爷我当年在第三集团军和那个狗娘养的乔治·巴顿并肩作战!”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现在开始送福利了,

我自己开了一个个人公众号,

分享做专科生如何制作简历、面试技巧、职业发展以及创业生存干货分享,分享这几年的实操经验

如果你需要简历模板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应届狗)回复“简历模板”即可下载,都是我收集整理的精品简历模板

全部免费,全部免费,

里面有

3000份简历模板+写作指导

3G面试攻略(含视频教程)

价值30000元office软件精品教程与模板(应届生必备)

国内近年129份创业企业天使轮融资计划书(应届生创业必备)

8000份国内外精品电子书籍PDF版本免费下载

应届生毕业后面试、职业规划、一线城市生存秘籍等

开篇,我想让你知道一个职业是否有前途,需要看你付出多少,虽然付出不等于回报,但是没有付出永远不会有回报。所以职位的发展没有觉得好与不好,只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才能在这个领域闯出一番自己的天地。

其次,一个互联网公司和其他普通传统行业的公司一样,也需要一些基础部门,比如财务、行政、市场、法务等。依据公司的性质和业务方向可能还有你所在的客服部(或销售部)。但是除了这些常规的部门,互联网行业还有研发、测试、设计、运营、产品、运维等部门。

回到本个问题的核心,这几个具有互联网特色的岗位如何发展会有前途?

一个产品的从0到1,需要一个完整的项目团队依据项目流程做对应的工作。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大致都会经过产品-设计-开发-测试-运营-运维这些部门。

对于产品岗,虽然大家都在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但是真的每个人都能做产品经理吗?当用户、需求、项目、团队、战略等全部向你迎面扑来时,你的能力是否能够招架得住吗?产品经理需要参与项目的全过程,如果没有几年的项目经验,可能连和项目组人员沟通都很困难。目前市场很青睐有项目背景转产品经理的技术人员,所以想要让自己在产品市场更有竞争力,可以在技术岗先了解技术、熟悉项目流程等,然后有意识的培养产品思维、丰富产品相关的知识。

那我们选择设计、开发、测试去聊聊,这些技术性岗位如何发展才有前途呢?

一、全链路UI设计

UI即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UI设计则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好的UI设计不仅是让软件变得有个性有品味,还要让软件的操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

设计岗也有精分,有交互设计、UI设计、甚至专职的插画设计。2020年乃至以后,什么样的UI设计更受企业欢迎?UI设计怎样才能让在职场上更具核心竞争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从招聘网站上调研了大量UI设计师招聘岗位的职能需求,并且也与很多合作企业的HR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他们对UI设计师更高的一个期望是什么。

对于UI设计,中小型的公司一般不会有很明确的岗位界定,而大型的公司也会比较倾向复合型的技术人才,所以市场上出现了全链路UI设计的说法。所以如果想要进入UI设计行业,让你的职业发展更有前途,那就需要往全链路方面发展。

全链路UI设计可以做产品原型、Web界面设计、移动UI设计、运营H5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插画设计、视觉创意设计、C4D设计、平面VI设计甚至会Web前端知识。那全链路UI设计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选择UI设计方向,并不是会简单的设计工具就可以了,想要在行业里有不错的前景与发展,需要顺应市场需求去不断完善自己。如果热爱设计行业,请以全链路UI设计为目标不断努力学习。

二、Web前端开发

Web前端是所有互联网企业研发团队中的必须者,它在国内开始被重视的时间不超过八年,从2014年至今,“前端工程师”热度持续走高,其薪资也水涨船高。

前端工程师首要工作是去实现UI设计的界面,可以说所有用户终端产品与视觉和交互有关的部分都属于前端工程师的专业领域。

5G对于网站的变?必将是巨?的,再加上万物互联,VR、可穿戴设备、?载系统、智能投影、智能交互等新应用场景的出现, 以后Web前端会直接进入各个垂直领域,这也意味着前端将有更?阔的发展空间。

那前端需要哪些技术呢?通过招聘网站我们总结出了企业招聘时提及最多的技能要求:Javascript、CSS3、html5、Vue、Vue.JS、Boostrap、Uniapp、React、Node.JS······

所以作为Web前端工程师不仅要精通前端技能,还得了解后台的技术,所以想要往Web前端发展,你得具备基于Web前端开发领域的全栈开发能力。

三、Java全栈开发

可能大家会疑惑,编程语言这么多,为什么选择Java,我们来看看Java在所有编程语言排行榜中的地位。

数据来源:TIOBE编程语言排行榜

可以看出Java作为一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近20年的时间几乎都是排在第一,所以Java是全球主流的编程语言之一。

那为什么Java语言这么受欢迎呢?因为Java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简单性、安全性、高效性、健壮性、多线程、动态性、平台独立与移植性等特点,可以用于编写Web 应用程序、桌面应用程序、分布式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等。

技术人员一般都有初级、中级、高级、资深之分,而走技术路线的小伙伴一般都是初级入行,以领域专家为目标,持续学习。当然也有很多Java开发会往架构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方向发展。当然,不走技术路线也可以转去做市场、产品、管理等,有一定的技术背景可以让你在这些领域更有竞争力。

那Java开发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在查看市场需求之后,企业在招聘需求中提及最多的技术有以下几点:

熟练掌握Java常用框架及多线程编程技术,熟练Spring-Boot、Spring-Cloud等微服务框架;

熟练掌握MySQL、Oracle等常见数据库;

熟练Linux操作系统;

熟悉前端技术CSS、JS、HTML、JQuery、Vue.js框架等;

想要在Java开发领域有好的前景,应该先扎实自己的基本功,熟练掌握Java语言、框架等,同时要掌握常见的数据库、Linux操作系统,也要熟悉前端技术。当基本功扎实之后,想要往其他技术领域发展就相对容易了。

四、测试开发

对于软件测试工程师,大家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点点点的功能测试上,然而“敏捷开发、测试驱动开发”、“测试提前介入开发流程”等的提出孕育出了新的市场需求-测试开发。很多外行的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这到底是测试呢?还是开发呢?

实际上测试开发属于软件测试的范畴,但它不同于普通的功能性测试,它可以借助开发能力协助测试工作,使测试工作更高效、精准。比如自动化测试脚本、自动化测试框架以及工具。

对于一个测试人员,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会不被市场淘汰。那目前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测试开发,需要哪些基本技能呢?

熟悉标准规范的测试流程,能够做功能、性能、自动化测试;

熟练使用Linux系统,独立搭建测试环境;

熟悉MySQL、Oracle等数据库中的一种或多种;

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Python或Java;

所以为了让自己更有竞争力,不管是普通的功能测试工程师还是想要转行的小伙伴,都可以以测试开发工程师作为自己的目标。为了在测试领域发展更好,应该往测试开发靠拢,不要只停留于简单的功能测试,还要关注产品的性能、安全等。除此之外,利用自动化测试提升测试效率,减少重复工作,精通一门编程语言协助测试工作,甚至开发测试工具等。

以上只选取了UI设计、Web前端开发、Java开发、测试开发四个方向和大家做简单的分享,通过这些简单的介绍其实也不难看出,企业更需要综合类的人才。所以UI设计才有了全链路UI、开发才有了全栈开发这样的说法。

全栈、全链路其实是让大家充分了解整个项目流程中所用到的技术,可以让项目团队协作更高效有序。当然,了解其他方向知识的前提是对自己领域内的知识精通掌握。所以互联网哪个职位的发展更有前途,取决于你掌握技术的深度以及广度,希望以上回答对你的选择有帮助。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8414.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