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河北应届生hr(应对面试达人HR该如何考查)

  HR身边的真实案例:表现过“好”的应届生

 A做HR有四五年了,自认为阅人无数的他最近却遇到一件头痛事。其所在的公司需要招聘一名应届毕业生,刚好赶上大学生求职旺季。面对众多求职者,本以为很难决策的招聘,却因为一个女孩的到来发生改变。这位职场新人不仅在面试中对答如流,简单的对话就让公司总经理对她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她的出现加快了招聘速度(在部门经理与总经理的简单面试一结束,基本就已经确认为最终人选了)。

 这本让A十分开心,但从A的从业经验来看,即使是身经百战的职场老兵都有含糊的时候,这个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好象表现得过于完美了。以防万一,A对李总说了自己的担忧。但这必竟只是猜测,“完美新人”还是很快入职了。

 两周后,A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用人部门向A反映,“完美新人”与面试时差别非常大,最明显的就是沟通能力很有问题。部门经理给A列举了三件事情:第一、给她交待的事情,感觉都明白了,但做的时候完全都不懂。第二、开会讨论的时候,完全不主动提意见,非让她提的时候,就只是重述领导的意见,感觉无法融入讨论的氛围。第三、与同事之间合作能力极差,同事普遍反映无法和她共事,因为她根本就不明白团队的工作方向,还经常做出与公司定位南辕北辙的事情。

 A建议部门领导再和新人沟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打探总经理的态度。但由于面试太过完美,A明显感觉到总经理还是对其很认可。而与用人部门领导的沟通结果也很尴尬。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

  就业压力催生“面试达人”

 “完美新人”让有着多年人力经验的A也打了眼,在面试中获得上上下下的“好评”,但在实际工作遭遇部门领导与退队同事的普遍“差评”。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仅存于A所在的公司,业内专家提醒:在面试中如果遇到过于完美的“新人”时,请注意,很可能他(她)只是个“面试达人”。

 “应试之风”吹遍考场的同时,也吹向了职场。严酷的就业环境,催生了许多针对企业面试的所谓的“面试达人”——他(她)们热衷翻阅各类“面试宝典”,善于包装并拥有应对一般面试问题的机敏答案。他们能够在公式化面试环境下,游刃有余,并成就无数“面霸”及“OFFER帝”。可以肯定的是,成功通过面试的达人们不乏能力、素质较优的毕业生,但一些毕业生对面试的针对性训练,让隐藏在亮丽回答之下“劣势”很难通过简单的面试被发现。

 应该说“面试达人”的出现,一方面是就业压力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企业自身的招聘模式密不可分。根据全球人力资源的一项调查,即使经验再丰富的HR,在单纯面试的方式下难以分辩应聘者是否“说谎”的比例仍高达43%。

  HR,当心招聘漏洞

 从A的案例中可以看到,“面试达人”之所以可以顺利入职,罪魁祸首还在于招聘的实施过程。

 漏洞一:招聘欠完善。对“完美新人”招聘,A公司实施了三个面试环节,人事面试、用人部门领导面试以及总经理面试。三轮面试看起来十分客观,但对应聘者的.考核基本都建立在问答的基础上,而纵观目前所流传的“面试宝典”、“面试红宝书”等所谓“应试秘籍”,基本都是传授问答形式下应对方法。仅通过面试很容易让“面试达人”钻空,造成招聘失败。

 漏洞二:能力测评误区。A总经理对“完美新人”团队精神与沟通表达能力的好评,完全是建立在对话的主观基础上,而这也是决定其能够顺利入职的主要因素。

 根据“团队”之父斯蒂芬·罗宾斯曾将团队合作的表现分为四级,即使最初级别的合作表现也包括尊重团队、融入团队;目标导向;建议与认同;共享信息;接触、学习与获取信息等五个方面。根据测评领域的归纳,这些表现即包含着基本能力(如学习能力),又包括个性特征(如目标导向)。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国际上对如上能力较好的测评方式,基本都是通过测评工具来完成的,特别是个性特征,目前还无法单纯通过简单的面试来准确获得。而A所在的公司仅通过三层面试,即对应聘者的团队精神做出肯定,显然过于草率。

 漏洞三: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从第一印象出发去评价应聘者的其他方面,在面试中很容易发生的考官主观偏见现象。可以看到“完美新人”应对面试而练就的良好的口才,让公司上下对其的全方面能力都做出了好评。即使是在用人部门对其产生异议时,总经理仍然保留着“完美新人”在面试中的良好印象,并对其去留起着决定性作用。

  招聘时如何更好地透视“面试达人”

 虽然“面试达人”的应试对策容易让招聘官在面试中难辩真假,但其实企业设计好招聘流程、选择对测评内容,即使是“面霸”、“OFFER帝”,一样可以准确透析。

 一是招聘流程的设定。既然“面试达人”主攻的就是公式化面试,企业就更应该关注自身招聘流程。不要以单纯的主观面试决定应聘者的对留,而是应该增加“考试测评”等客观招聘方式,以补充面试的不足,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晕轮效应等面试官主观偏见影响最终招聘结果的事件发生。

 以A所在的公司为例,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由于工作经验较少,企业可在面试之前增加与岗位相关的能力测评,以及个性测评,再根据其报告进行针对性面试,这也是目前众多500强企业的校园招聘流程。

 二是关注个性测评。根据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层面,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对于“面试达人”而言,由于进行针对性的面试训练,其更容易隐藏如喜好、工作态度等个性特征。因此,企业在招聘时,更应关注对应聘者的个性测评。

 三是注意行为描述面试的运用。行为描述面试,也称BD面试,是基于行为的连贯性原理发展起来的。面试官通过求职者对自己行为的描述来了解是否符合关键胜任特征。

 在实际运用中,面试官除了需要设计面试问题之外,还需要注意细节追问技巧。比如应聘者对行为的描述方面仅靠“我通常……”“我能够做……”“大家都认为……”就说服你了,那么这样的面试就是一次失败的面试。因为这些表述无法说明应聘者是否做了些什么,因此当应聘者说出这样的行为描述时,最好的考验方法是加一句“请您举例来说”,对应聘者的行为描述进行考查,更全面地了解其实际工作状态。

 “面试宝典”、“面试经验大全”的风靡,让毕业生可装饰的面试外套日益丰富。但企业只要遵循科学的招聘模式与完善的测评内容,相信找准应聘者并不困难。

为什么HR在面试时总爱怼应届生?

我遇到的我被hr歧视的经历。主要就是性别歧视。但不管怎样,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规矩,如果没有出格的话,就没必要去较真。但如果真的触碰到自己的利益的话,你可以求助法律。一起来看看被hr歧视的方面有哪些。

首先,性别歧视。这个主要针对女性朋友,比如我有个同事,她平时工作积极,表现也比较出众,但是去年她怀孕了,公司就以此为由,将她的工作在没有提前商量的情况下,进行了调整,直接安排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岗位,导致女同事直接辞职。还有一些公司招聘时明确要求已婚或已婚已育。

这些都是典型的性别歧视。针对这种情况,广大女性朋友一定要据理力争,自己的合法权益一定要主动争取,向公司HR部门或上级等反馈情况,如果公司不出面解决,那这么一个歧视员工的公司,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早走为好。

其次,还有很多经验歧视。这个在招聘现场经常遇到,很多都要求要3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主动提出自己在学校或者原来岗位的突出表现,打消招聘人员顾虑,主动争取工作机会。另外,还有一些招聘对外貌也有歧视。比如很多公司招聘,要求女身高1.65m以上,男1.75m以上,这种就是典型的外貌歧视,对于这种要求,很多招聘单位还大言不惭的说是为了某某岗位需要。

我想说的是,你们招聘的原则难道仅仅是为了好看吗?一个人是否优秀,是否能够满足岗位需求,就是这样评判的?对于这种公司,我们只需在心中默默诅咒,什么玩意儿。无论何种歧视行为,我们一定要主动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主动争取工作的机会,不能因为招聘人员或者HR歧视,而损失我们的利益。

三四月份本来是求职的黄金季,但是因为疫情、裁员等客观因素,造成现在大部分企业经营受阻,人才多,岗位少,竞争力较大,并且目前多数行业招聘需求也不是很大,正是这种情况给少部分公司带来了不小的优越感,甚至在招聘的过程中,以高傲、施舍的态度,肆意羞辱求职学生。

当然客观来讲,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存在着言语过激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说线上求职虽然方便了招聘双方,但与此同时,线上的通过文字的交流方式有时表达不出真实的语气和态度,难免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针对此次事件,从两个方面给大家一些建议,也希望招聘双方都能成功沟通、相互体谅。

一、HR应如何控制自身情绪?

1、人与人的沟通能力和认知能力是有区别的、也是有限的,所以矛盾的产生并非是对方在故意针对自己。

2、被人投诉、举报、甚至是谩骂,不一定都是自己的错,但也说明了自己的工作有做得不足的地方,第一时间应该反思自己而不是暴怒互怼。

3、要感谢沟通中,对方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在入职前了解这些能够减轻试错成本,毕竟请神容易送神难。

4、学会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控制你。HR代表公司形象,发言之前请三思,谨记“我要保住这份工作”。

二、大学生应聘者应该注意什么?

1、不卑不亢,求职者并非是行乞者,也不是选购者,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心态出错、没有主见,在找工作时自然会处处碰壁。因此,大学生应聘者需要摆正姿态、明确个人的职业定位以及期望的工作岗位。

2、忌临时抱佛脚,任何求职者在找工作时都应该提前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制作几份具有针对性的简历,另外须事先了解招聘企业,以便于与企业及时互动、良好沟通。

3、不要陷入就业“陷阱”,很多大学生求职者因忽视对招聘信息的辨别而落入“求职陷阱”,甚至工作、钱财两空,这就需要我们在求职的时候仔细分析,对于那些冠以好听的头衔,却强调无需经验的信息要加以警惕,对于需要提前缴纳培训费用或者其他变相收费的要求,更要小心谨慎,不能听之任之。

4、简历需真实而非靠“包装”,求职者在简历中针对性的突出个人优势即可,简历简历,应以精简为主,以便人力资源部门精准识别关键词、尽快筛选。

最后,当求职者收到不公平的待遇攻击时,应该怎么做?

首先求职者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如果觉得对方提供的待遇跟你的要求不符,可以委婉谢绝,如果对方出言不逊,直接举报或者收集证据,用正确的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请时刻记住,人才对于企业是一种助力,企业对于人才是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招聘双方是互相成就的,不存在不平衡的关系。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8323.html

相关推荐

小米新品YU7中文名揭晓,寓意深长

小米新品YU7中文名揭晓,寓意深长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小米公司以其卓越的产品和创新的科技理念,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小米公司正式官宣了其新品YU7的中文名,并详...

经验 2025-03-30 0 16

香港音乐界巨星陨落—李国祥去世

香港音乐界巨星陨落—李国祥去世

香港乐坛曾经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歌手,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音乐人李国祥,因病离世,令无数乐迷深感惋惜,本文将回顾李国祥的生平事迹,探讨他的...

经验 2025-03-30 0 24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