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应届生的就业一定程度上也有了压力。就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也是极其困难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职业期望、工资水平是什么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的“薪资福利”仍然是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5000-8000元成为大学生普遍期望的月薪标准。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今年就业环境严峻,给他们的求职带来了压力。
供需不均已成为就业市场寒冬的主要因素。
在校招方面,学生求职需求非常旺盛。可以推断,供需不均是今年中国学院毕业生就业市场不乐观的主要原因。
缺乏经验和指导已成为影响学生求职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调查数据,除了学院、封闭管理等客观因素外,超过6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简历/面试方面缺乏经验和指导,这成为影响他们求职的关键因素。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在线招聘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工作,而且可以注重学生职前教育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求职竞争力。
根据调查数据,近90%的学生表示,他们对求职的需求仍然很强,他们正在有意识地寻找提高自己在职场竞争力的方法。其中,超过60%的学生认为实践项目和自学是更有效的方式。
金融、教育和广告媒体这类行业薪酬丰厚,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非常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倾向。
期望和现实是有偏差的。只有30%的应届毕业生月薪在5000元以上。在招聘阶段,毕业生期望的工资主要在5000-8000元/月和8000-10000元/月之间,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工资高于5000元。
但根据实际签约情况,50%以上的大学生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只有21.22%的应届毕业生拿到5000-8000元,其中超过8000元的不到10%。
当代大学生就业普遍要求较高的工资,但实际工资与预期工资相差较大。
一方面,调查结果反映出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更有信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对社会和企业的收入结构缺乏客观认知,导致对自身价值的评价高于实际情况。
因此,建议大学生应正确看待目标与现实的差距,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个人竞争力来实现职业发展。
多所985,211院校公布了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我突然发现他们的平均工资其实很高,一个普通的应届生的平均薪资可以达到6000元,而博士生甚至可以过万,和去年相比,工资有所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不是很大,而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和去年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仅仅是增加了几十块钱。?
疫情之下薪资依然提升今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我认为各大人才招聘市场可能都会进行一定的缩减,并且很多的地区的公司,它的招聘政策也有一定的缩减,尤其是一些快要破产的公司,根本不会再要招人了,所以我本以为今年招聘会很难,所以薪资会略有下调,但是超乎我意料之外的是今天薪资还有一点点的上升,很有可能是因为我国的经济水平在疫情期间依旧在提升,这得益于我国的综合强大实力。相比于去年的状况,今年的招聘情况也十分的乐观,而且他的薪资水准也相当不错。
名校薪资依然很高
多所名校公布了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最厉害的是南京大学了,他的平均的年薪已经到达了18万,这个数字看起来非常的吓人,因为从我们一个双非院校走出去的孩子,最高年薪才刚刚达到了15万,而人家的平均就已经做到了18万,真的非常的吓人,这说明名校的毕业生的薪资水准还是比较高的,就算于一个普通的211,他的薪资水准也比我们这种双非院校高了1000多块钱,应阶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也能达到6000以上,而今年我一个学长去了北京局的调度,前6个月的工资2800块钱,所以双非院校出来的学生的工资还是比较高的,而且也在逐年稳步提升。
希望每一位高考的学子都可以考进这样的名校,更希望每一位毕业生都可以找到他们心仪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