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后档案存放学校(注意2年期限):如果毕业后没有及时找到工作或考研,可以到学校申请暂缓就业,在两年内找到工作的,一定要及时回校办理档案转移,到学校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或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两年过后,学校就会打回原籍,很可能造成档案丢失;
2、毕业后档案存放人才市场:毕业没有找到单位的(或考研),可以去学校或单位所在的人才市场进行档案挂靠,千万不能弃档。人才市场都是人事局办的,是官方机构,这是政府部门,拥有档案保管权,有权办理转正定级,放在那里起码有安全保障;
3、毕业后找到单位的,可放心的找就业地方人才市场挂靠,而且挂靠的人才市场可能会接收个人手上的档案。从存放在人才市场之日开始,就可以算我们的工龄了。就算以后到别的地方发展,也可以通过发调档函,很方便的转到新就业地人才市场。这样既不影响在当地工作,也不影响职称‘晋级’,工龄还能连续计算,顺畅地完成衔接;
4、毕业后档案主动打回原籍:不管是否参加工作,都可将自己的档案拿回到原籍人事局或人才市场,以后在外地找到工作后不会麻烦,一方面工作又不需要档案,就算是是找到国企、考到公务员,单位发函到你家乡人才市场调档案就可以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三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移交的规定,定期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属于中央级和省级、设区的市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20年即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属于县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10年即向有关的县级国家档案馆移交。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和同意,专业性较强或者需要保密的档案,可以延长向有关档案馆移交的期限;已撤销单位的档案或者由于保管条件恶劣可能导致不安全或者严重损毁的档案,可以提前向有关档案馆移交。
? ?2022届应届毕业生,主要可以通过学校招生就业网、专业招聘网站,以及公考网站,寻找就业求职相关信息。
俗话说学以致用。每年的就业季,在应届大学生中,除了那些继续深造的同学之外,还是有很多同学要进行求职就业的。其实,应届毕业生应聘机会非常多,很多单位招聘岗位都是针对应届毕业生开发的。应届毕业生充分掌握应聘渠道,对于成功应聘非常重要。下面,结合我的求职就业经历,与小伙伴们共同分享有哪些靠谱的就业求职渠道吧。
? ?一是通过学校招生就业网寻找求职就业相关信息。每年大约3月、8月期间,各大学招生就业网都会陆续发布各自高校的春季、秋季校园招生就业招聘信息,信息量非常大,招聘岗位非常多,选择余地也很大。准备求职的应届毕业生小伙伴们,一定要擦亮双眼,根据自己选择的就业城市、就业岗位、所学专业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应聘单位。大学毕业前,我也报名参加过学校招生就业网发布的外企、国企和股份制企业招聘,经历笔试、面试等环节,基本都应聘成功,这归功于我在大学期间学业成绩优秀,以及在大学期间加入党组织,并且有在校学生会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有关。
? ? 二是通过专业招聘网站寻找求职就业相关信息。准备求职就业的应届生小伙伴,也可以通过专业招聘网站,寻找求职就业相关信息,如前程无忧(http://www.51job.com)、智联招聘(http://www.zhaopin.com)、中华英才网(http://www.chinahr.com)、猎聘网(http://www.liepin.com)、拉勾网、BOSS直聘等招聘网站。需要提醒各位小伙伴的是,这些招聘网站一般都是大型企业委托其进行招聘,在简历筛选环节,尤其下手很猛,有很多小伙伴在简历筛选环节就被PASS掉。专业招聘网站同样喜欢筛选学生干部等优秀应届小朋友,尤其是在学业水平优秀同时,获得过其它奖项的应届小伙伴会备受青睐。因此,要结合自身实际投简历,否则受伤害最深的还会是你。我也向相关专业招聘网站投递过简历,总体来说,招聘流程比较公正,也成功应聘了几家企业,但在最后选择了放弃。
? ?三是通过公考网站寻找求职就业相关信息。小伙伴们都了解,目前疫情尚未结束,经济下行,万人争考上岸趋之若鹜。对于有参加公考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以及各地政府门户网站,搜索相关公考信息;同时,在专业招聘网站中,有时也会推荐刊发相关公考信息。需要提醒小伙伴们,由于公考涉及的知识量较大,一定要下足功夫备考,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 ?总之,2022届应届毕业生,主要可以通过以上渠道寻找就业求职相关信息,也祝愿2022届应届毕业生小伙伴们,能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并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脱颖而出、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