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的应届生身份在不加入任何单位的情况下保留两年。大四上半年以及毕业后那年。研究生应届生身份和本科生一样是两年。
应届生身份的时间界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大多数应届毕业生的权益。通过设置一些特殊岗位减少应届毕业生的压力状况。定向选调生以及选调生考试都要求考生的应届生身份主要是为了防止那些常年反复考试的熟练考试人员给毕业生带来过大的压力。因此考公应届生两年的身份是对刚从学校毕业的学子的保护方式。
如果抛开应届生身份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岗位比例将会呈现倍数增长。因此有考公意愿的应届生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应届生身份。
应届生身份保留两年一般是从毕业日期算起两年,两年内无工作,无社,可保留应届生身份。
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考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待政策,例如有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明确规定只招应届毕业生。国家一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也只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例如发放应届毕业生求职补贴。因此,大学应届毕业生身份具有重要作用,
界定应届生的身份:
第一、看毕业证发放时间。
应届毕业生特指当年毕业的学生,是指在学习期满,学分合格,当年正常毕业并取得毕业证的大学毕业生。一般来说每年6-7月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季,在这个时间段正常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的大学生毕业生都属于应届毕业生。
有的大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不过关,有延迟毕业的情况。例如延迟到9-10月,通过参加毕业清考修满学分取得毕业证的也属于应届毕业生。
还有延迟学制的大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当年也具备应届毕业生身份。如果是研究生毕业生的话,因为不少高校实行弹性学制,每年有2-3次研究生毕业,只要是属于正常的毕业并取得毕业证的毕业生都属于应届毕业生。
第二、看是毕业时间是否处于2年择业期内。
2年择业期内的毕业生,按应届毕业生同等待遇对待。
第三、看是否具有高等教育经历。
非统招、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均不按应届毕业生对待。即使是毕业的当年,也不属于应届生。
第四、看是否签订三方协议。
只要签订了三方协议,即便没有正式报到上班,依然不能被认作是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将被认定为已就业。因为三方协议,也是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每个人具有唯一的编号,毕业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各执一份。
这个协议书是办理就业报到证,认定参加工作时间和干部身份的重要依据。如果签了三方协议,但依然想报考只能应届生报名的公务员等职位,最好是能够跟签约单位妥善协商,及时拿回三方协议,避免因违约而影响到政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