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回答过的一个问题,新开了专栏,收录进来了原问答链接:没有经验的应届生,应聘产品运营/经理成功的机率大吗?-羊陪家的回答-知乎深夜没睡,回答下吧。总结一句:有可能。最快的方法就是——建立关于产品的知识体系。面试,尤其是对应届生的面试,最为看重的是潜力和学习能力。说说本人情况:211985文科生(行政管理专业),跟互联网全不沾边,大学四年只是略感兴趣。毕业后进入管理咨询行业做了三个月,实在没兴趣也不看好,期间接触互联网比较多(其实就是看看文章啊新闻啥的),正好那段时间喜欢鼓捣各种app,并且兴趣越来越浓,经过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深思熟虑后,决定做一只跟对风口的猪。当时对自己进入互联网做了下分析:目标是:进入互联网行业较好的公司劣势:1.没技术——技术岗位不用想2.没经验——大公司除非校招否则希望渺茫3.非应届——校招免谈优势:1.逻辑能力较好——考虑产品2.做事较有规划,执行力较好——考虑产品和运营3.学习能力还可以——考虑用知识弥补经验不足思路:这种情况下,直接进入互联网大公司基本不可能。但是我可以利用自己快速学习能力弥补经验不足,先积累知识应付小公司的面试以求入行。再在实际工作中快速提升自己,巩固知识后,跳槽进去互联网的大公司。即:先进入小公司实现转型入行,积累经验快速提升后寻求突破。于是把为了在面试时能够应付(吹牛),自己边工作边花了半个个多月时间,建立起了互联网产品和运营的知识框架。因为当时还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哪个方向(两类工作都没做过,身边也没有人可以咨询)。最后成功进入了一家电商创业公司,尽管工资没有提高,但好歹进入了所谓的互联网行业。因为人手紧缺,自己身兼运营和线上营销岗位,各种脏活累活乱七八糟都接触过。基本上把运营和线上推广的活都摸了个遍(为日后的吹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创业团队问题各种多是正常的),离职。这个时候理论有了(之前建立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实践有了(把所有工作都摸过一遍后),心里琢磨着可以找个更大平台沉淀练手了。因为自己对金融一直较感兴趣,恰逢是互联网金融大红大紫,于是目标锁定互联网金融。然后问题又来了,之前做的是食品电商,本身对金融也是一知半解,怎么能入行呢?于是又照之前的方法,边投简历边整理自己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知识框架。之后面试拿了不少offer,最终进入一家传统金融公司的互联网金融事业部,负责线上营销兼点产品。一年时间,实现转型,入行,进入大平台沉淀的转变,工资是原来的近3倍。以上经历部分完,废话较多。下面讲讲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方法(重点在这里)1.锁定一两个知识来源,产品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运营是鸟哥笔记(找这两个网站也是花了很长的时间,在各种论坛扒,各种对比,最后晒选出来的)2.把所有上面的干货文章(即讲一些实在的东西)全部翻一遍,不用细看,大概知道讲什么就行,有个印象。3.建立框架:第二部的时候已经对概念稍微有点印象,就可以尝试建立框架进行分类,比如看了那么多干货后,你发现运营其实可以分为APP运营,粉丝运营,活动运营等等。4.把文章归类再进行细读,即把你之前看的比较好的文章都分别归类到你所建立的框架下面。然后选取你最感兴趣的,开始逐个击破。5.各个击破,即所谓主题阅读。比如你收藏了10篇关于活动运营的。那么你细读这十篇过后,就要再建立起关于活动运营的框架,比如活动运营都包括什么程序,什么是关键指标等等。这样一来,你内心对于运营(不好意思你貌似问的是产品,万变不离其宗吧)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面试时:1.尽管你没有经验,但基本的框架你都知道,面试官问的问题基本你能听懂,还能道出一二。2.没有经验成为了你的优势,因为你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自己研究了解比别人清晰。3.杀手锏——我永远忘不了当我把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思维导图(不懂请自行百度)和手动收集全国近2000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excel表格(认真整理研究过,非单纯粘贴)展示给面试官时,他那个不可思议的表情。写了这么多真心手要断。总之一句话,真正要想做,别问能不能,想想怎么做。睡觉!评论和私信的问题都统一回复下吧,一个一个来:----------------------------------------------------------------9.30更新---------------------------------------------------------------1.“你的那个思维导图给了我启发,我就想问一下对于运营方向,应聘时有哪些杀手锏?“答:其实运营还分很多方向,APP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新媒体运营得看你的职位主要侧重是哪个方向。自己做活动稍微多点,所以就活动运营讲个思路参考下吧。活动运营,首先你肯定要了解整个活动的过程包括几个部分,这个根据一份活动策划的框架就可以知道: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整体流程,活动预算和效果预估,风险预案等等。这个大概了解就行,基本没有什么卵用。好了,接下来根据自己这么多次面试的经验,总结下经常被问到的两个题目,一个是经验类,一个是知识类。经验类:做过哪些活动,效果如何,担任什么角色,遇到什么苦难,如何克服等等。基本上HR或者运营总监都喜欢问这种问题,因为经验这个东西可以反映出好多东西的,建议你可以把自己的活动经验整理一下。知识类:你觉得有哪些好的活动形式?这里的活动形式是指线上的活动形式。问这个是想知道假设你真的对活动运营感兴趣,那你平时有没有去多留意各种互联网企业的活动啊,有意思的,吸引眼球的活动等等(我瞎猜的)。好了这种时候就有用武之地了。这是我之前为了找个H5活动参考,做的一些事情。1.找好的信息来源。在各种营销网站找了好久,发现数英网有个栏目,收集了各种各样的H5,完美!项目_数字媒体及职业招聘社交平台2.快速浏览。基本上把2014-2015年的案例都翻了一遍。3.建立框架。翻了个遍后,我发现了——原来看似眼花缭乱的H5活动,也是可以归纳成几种形式的。所以我就建了一个收藏夹,大概分了下类:&lt;imgsrc="<ahref="https://pic3.zhimg.com/475adb819a398aea8824e161e92542aa_b.png"data-editable="true"data->https://pic3.zhimg.com/475adb819a398aea8824e161e92542aa_b.png</a>"data-rawheight="153"data-rawwidth="174"width="174"&gt;竞技游戏类又分竞技游戏类又分&lt;imgsrc="<ahref="https://pic4.zhimg.com/4df8a20587bbcbdbd823d7b8c6143967_b.png"data-editable="true"data->https://pic4.zhimg.com/4df8a20587bbcbdbd823d7b8c6143967_b.png</a>"data-rawheight="88"data-rawwidth="178"width="178"&gt;(注:没有很完整,就一个大概分类,有兴趣可以继续深化一下)4.继续深挖。建好收藏夹后,每看到一个比较有参考意义的H5我就往收藏夹里拉。大概每个形式下都收藏几个比较好的案例。然后去揣摩下各个案例好在什么地方。5.自己消化一下。好了,杀手锏来了——当面试的时候再有人提及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可以这么答了:1.我认为时下的H5活动大致可以分成一下几类:抽签类,测试/问答类,互动类,竞技类2.抽签类比较有意思的有某某品牌活动,他们的形式大致是这样这样,效果很有传播性,今年元旦的时候我的朋友圈就被刷爆了blablabla3.竞技活动类大致又可以分为点击类,抓时机类,摇一摇类blablabla最好面试的时候,再带上你的IPAD,刷一下把整个收藏夹展示一下。然后点开各个案例边点边讲解全部讲完后,你可以观察下HR的面部表情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好了,牛吹完啦!放假回家啦!祝大家国庆愉快!-------------------10.10更新-------------------2.“应届生或者外行没有项目经验,要转行到产品获运营,简历应该如何写的的问题”这里谈一点个人的心得吧,希望对大家有那么点帮助。本回答针对一片空白的应届生,有经验的求职者可以直接忽略哈。没有项目经验怎么办?可能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没有工作经验,没有项目经验,简历怎么写?想说,没有经验就去创造经验啊!创造经验啊!造经验啊!第一次转行的时候,从管理咨询行业跳槽到互联网,自己也是没有任何的经验,于是在空闲的时间,我就一直在琢磨怎样可以给自己创造互联网方面的经验。当时准备切入的是产品或运营的岗位,于是在想对于这两个职位我能够做哪些准备?1.了解清楚岗位工作包括哪些,需要什么经验。像运营的工作,包括活动运营、app运营、新媒体运营、粉丝运营等等。2.分析一下,哪些经验可能已有的或者可以创造?APP运营,粉丝运营这两项貌似没有,那活动运营和新媒体运营呢?(1)活动运营大学社团或者班级有没有做过活动?线上活动有没有做过?人人网和微博上的活动不是线上活动吗?组织优秀班集体投票?组织男神女神选举?这些难道不是线上活动吗?于是你的简历是不是可以多加一项:xx年x月至xx年x月校吹牛社团活动部/策划部干事组织过人人网男神女神投票活动,吸引全校近500多人投稿参加,活动吸引近2000人次投票,整个活动期间,人人主页浏览量日均达到1w次。(于是hr会针对这个开始问,那你在这个活动中是什么角色啊?活动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当整个活动热情不高的时候,你是用了什么办法去宣传,让大家来投稿的啊?能够清晰完整有条理地回答这些问题,我相信作为一个创业团队的HR,至少会给你一次二面的机会吧?)(2)新媒体运营ok,除了活动运营,不是还提到一个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运营是什么,随着微博的没落,现在的新媒体运营基本可以等于微信运营了再说回自己的经历(吹起来牛来比较有感觉),在从咨询公司转行入互联网的之前,为了给自己增加互联网相关的经验,我开始鼓捣起微信订阅号。于是兴致勃勃地注册了一个订阅号,然后开始采编,开始撰写;然后宣传,一开始基本上都是在朋友圈里自己转,让好友帮忙转(在这里顺便谢过那些无条件帮我转发宣传的朋友们),后来发现涨粉涨得特别慢,于是开始琢磨着怎样借势,怎样做点小活动等等后来又经历了粉丝多了,自己内容方面却挤不出东西了,然后开始掉粉了等等等,于是到最后,我鼓捣了两个订阅号都没有做起来,记得一个粉丝只有500多,一个只有100多可那又如何?这不就是新媒体运营的经验吗?尽管失败了,但是你能够从失败中总结出:公众号一开始就应该想清楚定位,明白目标群众是哪些;涨粉有两种有效的方式,一种是借势宣传,一种是针对目标群众的特点做活动(我当时就做过一篇某高校的校园风景明信片的文章,然后让该学校的人帮忙转一转,结果瞬间爆了,两天涨了300多粉,阅读量达好几百,想想那之前我的粉丝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停留在两位数了);内容的采编可以通过哪些有效渠道,一定要提前做好发布的规划;哪个时间点发出去的文章阅读量较高,因为等等。当你能够从一次失败的运营经验当中总结出这些,我相信HR也至少给你个二面机会吧。(如果不给可别怪我--)还有人提到产品方向的。产品方向的因为不像运营的工种分那么细,但是其实也不难创造啊。比如说,你去应聘一个做社交类的公司。那你能不能把能接触到的所有社交相关的APP都下下来玩玩,看看社交应用大致可以分成几种类型(社交、兴趣社交,同志社交?),基本上有哪些风格(传统型,逗逼型?),哪些做的比较好,哪些做的比较一般,各自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弄清楚之后形成自己的一个分析报告,这不就是竞品分析的工作经验了么?并且你的简历里面是不是就可以多一行这样的表述:*研究分析过100个社交类APP,形成了一份长达3000字的分析报告。(我不相信一个HR看到这条不会很好奇一个傻白甜的应届生能够写成怎样可笑的分析报告,从而给你一个面试的机会试试。)再一个,产品必备的Axure,会用了么?好歹画几个原型图,讲讲你的产品思路。也许避免不了稚嫩和粗燥(本人到现在画的都很粗糙),但是如果你能够通过一个原型文件加个需求文档把自己的一个产品想法讲明白了,难道不说明你至少也具备基本素质了吗?(不知道什么是原型文件,什么是需求文档?那你是来搞笑的吗?)好了,
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意向怎么写
1、开始和结束要有礼貌,开始介绍前要向面试官鞠躬并打招呼,询问自己是否可以开始,说完后还要告诉面试官自己说完了可以提问了,切忌没头没尾、戛然而止、冷场。
2、尽量说普通话且要吐字清晰,虽然说有些面试官说话提问会用方言,但是作为面试者你回答时要用普通话,且要控制语速吐字清晰,不能让面试官有听不懂或听不清的情况。
3、介绍学习背景,除了姓名、年龄,一定要介绍自己的学校、专业背景和主修课程,这些是将来立足职场的基础,也是用人单位考量的重要部分。
4、介绍活动经验与获奖情况,工作毕竟是要去做的,所以活动经验和获奖情况就是一种对自己做事能力的体现,也能让用人单位了解你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5、结合岗位需求介绍自己的亮点,用人单位要找的是适合这个岗位的人,所以结合岗位需求介绍自己的亮点,说明自己有什么技能,为什么适合这个职位就会给面试加分。
6、表达自己可以做好的决心,能力是一方面,态度同时也很重要,一个积极主动有决心的人和一个消极沉闷的人,会选谁显而易见,所以表明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和决心也很重要。
7、切忌时间把握不到位或纯背简历,根据面试要求调整自己我介绍的内容,不能超时也不要时间剩太多,最重要的是不能背简历,这样会让你觉得你死板不会随机应变。
#个人简历# 导语求职意向是个人简历中的一个下支单元,起表明求职者想要的工作方向作用。以下是 整理的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意向怎么写,欢迎阅读!
应届毕业生求职意向怎么写
在制作简历时,对于一名已有工作经历的人来说,写求职意向并不是难事。因为有了工作经验,他们能比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个人能力、兴趣爱好,适合从事何种工作。但是对于应届生而言,他们没有参加社会工作的经验,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与优势。所以有很多应届生在写求职意向时,毫无头绪,不知所措。应届生求职意向怎么写?
一、充分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想从事的工作。
为什么应届毕业生会觉得求职意向难写?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没有对自己进行分析了解,为求专业对口,盲目根据自己的专业填写求职意向。专业对不对口不是单方面看的,读新闻,不是非要做记者;而读中文也能做销售。关键是那份工作适不适合你,你喜不喜欢。
因此,应届生一定要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能力,所读专业的就业范围与就业前景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想从事的工作。然后再填写求职意向。
二、分析企业招聘职位,有针对性填写
一般来说,企业招聘的职位信息都十分明确。当你决定应聘该企业的某个职位的时候,求职意向直接写上该职位即可。如:业务员、客服等。提醒你,在你填写了求职意向之后,再审视自己的简历,对于该职位无加分作用的内容就要删减,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千万不要采用多求职意向,大范围撒网的方法。既想做销售,又想做文员,企业会弄不清楚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
求职意向是简历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对于应届生而说,第一份工作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因此明确求职意向可以说是整个职业生涯的开始。希望以上提到的技巧对应届生填写求职意向有一定的帮助。
应届毕业生求职意向示范
一、良好人际沟通技巧,做事耐心细致,欲求行政、助理类初级职位。
二、5年跨国公司人事经验,谋求跨国公司人事管理类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