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应届生被踩(如何看待应届生求职被拒事件中的羞辱行为)

三四月份本来是求职的黄金季,但是因为疫情、裁员等客观因素,造成现在大部分企业经营受阻,人才多,岗位少,竞争力较大,并且目前多数行业招聘需求也不是很大,正是这种情况给少部分公司带来了不小的优越感,甚至在招聘的过程中,以高傲、施舍的态度,肆意羞辱求职学生。

当然客观来讲,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存在着言语过激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说线上求职虽然方便了招聘双方,但与此同时,线上的通过文字的交流方式有时表达不出真实的语气和态度,难免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针对此次事件,从两个方面给大家一些建议,也希望招聘双方都能成功沟通、相互体谅。

一、HR应如何控制自身情绪?

1、人与人的沟通能力和认知能力是有区别的、也是有限的,所以矛盾的产生并非是对方在故意针对自己。

2、被人投诉、举报、甚至是谩骂,不一定都是自己的错,但也说明了自己的工作有做得不足的地方,第一时间应该反思自己而不是暴怒互怼。

3、要感谢沟通中,对方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在入职前了解这些能够减轻试错成本,毕竟请神容易送神难。

4、学会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控制你。HR代表公司形象,发言之前请三思,谨记“我要保住这份工作”。

二、大学生应聘者应该注意什么?

1、不卑不亢,求职者并非是行乞者,也不是选购者,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心态出错、没有主见,在找工作时自然会处处碰壁。因此,大学生应聘者需要摆正姿态、明确个人的职业定位以及期望的工作岗位。

2、忌临时抱佛脚,任何求职者在找工作时都应该提前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制作几份具有针对性的简历,另外须事先了解招聘企业,以便于与企业及时互动、良好沟通。

3、不要陷入就业“陷阱”,很多大学生求职者因忽视对招聘信息的辨别而落入“求职陷阱”,甚至工作、钱财两空,这就需要我们在求职的时候仔细分析,对于那些冠以好听的头衔,却强调无需经验的信息要加以警惕,对于需要提前缴纳培训费用或者其他变相收费的要求,更要小心谨慎,不能听之任之。

4、简历需真实而非靠“包装”,求职者在简历中针对性的突出个人优势即可,简历简历,应以精简为主,以便人力资源部门精准识别关键词、尽快筛选。

最后,当求职者收到不公平的待遇攻击时,应该怎么做?

首先求职者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如果觉得对方提供的待遇跟你的要求不符,可以委婉谢绝,如果对方出言不逊,直接举报或者收集证据,用正确的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请时刻记住,人才对于企业是一种助力,企业对于人才是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招聘双方是互相成就的,不存在不平衡的关系。

记得前几年找工作的时候,求职过程中吃过的亏可谓是我妈吃过的盐,多的不能再多,现在想想都觉得社会人真难。

那么,常见的大学生求职陷阱有哪些需要我们去规避,我总结了以下一些,希望能给你带来借鉴。

1、高职陷阱。某些公司招聘的时候,工资显示的非常高,但是等工作人员入职后就会发现工资严重缩水。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招聘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不要轻信高职诱惑。

2、招聘会骗局。此类招聘会不是参加的单位数量严重缩水,就是招聘单位“出工不出力”,甚至有的单位收了简历之后便从此消失。这样的单位大家一定要做好功课,随时和工作人员联系,如果对方的态度非常的冷淡,那么就要引起注意,以免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电话陷阱。一般而言,毕业生在收到用人单位的回应后,会主动进行联系。有些人正是利用毕业生的这一心理,假借联系工作传呼或发送短信给毕业生,让毕业生给一些收费很高的信息台回电话,以骗取高额电话费。

4、缴纳押金。正规企业的招聘不会收钱!每年的招聘中总会一些骗局,没有太多经验的萌新总会在明知有诈的情况下选择妥协。

这些不正当的诈骗公司打着招人的名义,在面试过程中或者入职时要求新人缴纳入职押金、保证金、服装费用、培训费用、背调费用等,且拿出协议保证离职就还款或者再三保证流程规范,新人不懂就会以为这是入职必经流程。

交了费用要退款,被说退款了,找人都找不到!

5、被骗被卖。这种最可怕,各位准新人一定要特别注意!还记得柬埔寨血奴的事情吗,那个年轻人就是被骗子以招聘为由,将其骗到柬埔寨卖血,血淋淋的事实啊,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千万要对公司进行认真的辨别,要不被骗了后果不堪设想。

6、中介诈骗。这类中介往往是一间小屋,两部电话,三个人,当求职者缴纳数目不菲的中介费之后,他们就会列出一堆要么不招人,要么不招大学生的单位名单,甚至有的单位他根本就不存在。

7、试用骗局。毕业生上岗后一般都会有三个月到六个月的试用期。有些单位利用这一条款,要么在这一期间少付工资,要么到期后蓄意辞退。

8、合同诈骗。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去阅读各项款项,同时要咨询学校和老师的一些意见,不要自己傻傻的,没看就把合同签了,结果里面有一些对你非常非常不利的因素,如果说你走的话,面临着一笔高额的赔偿。

9、骗取扣留证件。不管是身份证,还是学位证、毕业证,单位都是没有任何权利可以扣留的。去面试的时候,特别是初次面试,最好只带上证件的复印件,若招聘企业要求带原件,给招聘单位展示之后,求职者一定要拿回来。

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证件原件都不要给任何企业保管。证件只是作为招聘企业核实求职者身份和成绩的标准,正规企业是没有必保留求职者原件的。

据一项调查显示,有70%的被调查者表示遇到过招聘陷阱。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被骗案件也是屡见不鲜,那么,大学生求职有哪些防骗技巧呢?

1、不要轻信路边的招聘信息(广告),而应该通过合法的、正当的、信誉好的信息渠道来掌握和了解招聘信息。

路边的招贴广告多是非法中介机构用来骗取求职者钱财的幌子,其许诺的职位、薪水多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只有骗取求职者的求职费才是货真价实的。

2、要尽可能直接到用人单位求职,不要把求职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人才中介公司上。有些求职者天真地以为自己交了求职费 ,对方就一定会给自己找到工作。事实上,有些 黑心人才中介公司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收取求职者的各项费用,对是否找到合适的工作不闻不问。

3、求职者不要轻信对方收取报名费、介绍费之类的言语,更不要交押金。求职者有权拒绝各种不合理的收费。

4、简历填写时一定要注意保护隐私。重要的信息要知道隐藏好。

5、多种途径了解公司背景。在求职者正式进入单位之前,想方设法加强对企业的了解以免误入骗子设下的陷阱。比如:注意招聘单位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正规单位招聘一般会将招聘地点设在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一些以租用房间作为应聘地点的单位,要警惕。

6、谨慎签定劳动合同。与用人企业签合同时,求职者要 三看 :一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合同无效;二看合同字句是否准确、清楚、完整,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三看劳动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必须签书面合同,试用期内也要签合同。

7、女生避免单独应试 。每年都会发生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骗上当,甚至受到人身伤害,因此尤其是女生到外地求职 最好还是结伴同行,在与用人单位洽谈后要避免到私人场所去面试。

8、一旦发现权益受到侵害,如不付报酬、薪金过低、工伤拒赔、违规延长试用期等,要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提起仲裁和诉讼,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要明白,在进入社会之后,就要收起自己的善良,将“警惕”放在自己的思想之中,若是出现不对劲的情况,大学生要及时撤退。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7401.html

相关推荐

在缅华人泪目,大楼压住了我的父母

在缅华人泪目,大楼压住了我的父母

在缅甸的华人社区中,一个令人心碎的场景正在上演,一位华人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哽咽着说:“我爸妈被大楼压住了,”这样的情景,不仅触动...

问答 2025-03-31 0 20

揭秘美的彻底清仓小米背后的玄机

揭秘美的彻底清仓小米背后的玄机

美的彻底清仓小米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举动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美的彻底清...

问答 2025-03-31 0 21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