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是指根据国家规定批准设立、实施学历教育的普通本科、高职(专科)等全日制公办或民办学校当年毕业的学生。
应届毕业生分两种,一种是即将要毕业的,但是还没拿到毕业证,或者已经停止学习了,处于实习状态的。 另一种是拿到毕业证了,但拿到毕业证的时间不超过一年(超过则为往届生)。
①应届生的分类
当年应届毕业生:国家统一招生的高校学生在学的最后一年,即将毕业但还没拿到毕业证,处于实习或待业状态;
择业期的应届毕业生:已经拿到毕业证,但拿到毕业证的时间在择业期内。
国家规定的择业期为2年,有些地方延长至3年。
“择业期的应届毕业生”需满足以下条件:拿到毕业证;在规定择业期内没有与任何单位签订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无缴纳社保记录;户口、档案等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人才市场。
应届生,主要指大学毕业生,应届毕业生是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毕业的毕业生。
应届毕业生分为以下两种:
1、即将毕业但还没拿到毕业证,处于实习或待业状态的;
2、已经拿到毕业证,但拿到毕业证的时间在择业期内。
所以,应届生不仅仅是指专科大三或本科大四的学生。
只要是在择业期(国家规定为2年,部分地区3年)内,你的档案、党团关系等依然保留在毕业学校或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都按照应届毕业生对待。
优势:
1、户口优势。
多数城市为引进人才,甚至提出应届生可直接落户,而非应届生想要在一二线城市落户只能通过更多的途径。而户口恰恰又决定了你买房、子女教育等问题(虽然刚毕业的你,可能成家立业还有点早)。
2、考试资格优势。
大家应该了解,国考、省考等招聘考试,很多职位只有应届生可以报考。
尤其是公务员,在每一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都有许多职位专门限定“应届生”报考,我们都知道考试的竞争压力有多大,多一个条件限制,就能减少很多竞争对手。
所以应届生这个身份非常宝贵,大家一定要利用好。
在每年毕业的时候,都有大量的同学问这个问题,因为很多人对这个概念都不清楚,这里来简单的说明一下。
一般来说,如果你在毕业之后没有参加任何工作,那三年之内你都还是可以称作是应届生的,但这个的前提条件是你没有参加任何工作。如果你与别人签订了合同,并且已经办理入职手续正式入职了的话,你也是不能算是应届生的。如果你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随便和一家公司签订了三方协议,但是最后没有真正就业,那你的应届生身份是还在的。
虽然应届生的身份确实挺重要的,但是一定不要过分看中这个问题。因为应届生的身份只有针对当年的毕业生管用。
首先,虽然很多国家级考试,包括公务员考试,教师编制等等,在招聘时都会表明只招收应届毕业生,这样压力相对小一点,上岸的可能性就变高了,但是其实很多时候再招考条件上会直接标明只招收某某年的应届毕业生。所以对于其它的不是当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没有用的。如果不清楚自己是否是应届生身份,可以和你的应聘单位说明情况,询问他们你是否符合招录条件。
其次,对于公司而言,他们喜欢招收应届毕业生也仅仅只是因为她们刚刚毕业,可塑性强,可以被培养成为自己需要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因为应届毕业生这个名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虽然在毕业以后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也没有缴纳社保,但肯定有过工作的经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也有可能成为被企业淘汰的原因。
最后要提的是,虽然在满足一定条件之后,你的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会被保留,在这并不代表你和当年的毕业生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