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现在穷的一批,吃的是泡面,住的是城中村,连800/月的房租都快交不起,但总觉得自己将来一定会发大财,走上人生巅峰。”
很多年轻人就是这样莫名自信。
总觉得自己一定会逆袭、咸鱼翻身,可下班回家,照样打游戏、追剧、看小说,把业余时间充电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
当下的年轻人,90后、95后、甚至00后,即使自己生活得像条被拍在沙滩上无法翻身的鱼,也依旧对未来的生活抱有幻想。
他们 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 可 最终 , 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 。
01
眼下,又到了毕业季,但是今年应届生的处境似乎尤为艰难,已经持续3个月的疫情,让“毕业就失业”不再成为一个段子,而是一个有很大几率会发生的事。
解决了中国80%以上就业的中小企业,很多熬不过这次疫情的寒冬,2月的调查失业率为6.2%,破了2019年底的纪录。
本是金3银4的春招,招聘人数也在大幅缩减,前2个月的数据显示,降幅高达16.7%,也就意味着,今年将有一千万的失业人口(按照奥肯的美国经验),而今年超过800?万的应届毕业生,可能有一半以上的人找不到工作。
今年的毕业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近期的微博热搜中,大学生的现状一直是个很热门的话题。
从 #网课#、#延期开学在家的大学生#、#复课# ……
到 #本科生现状#、#学历真的影响找工作吗#、#今年毕业生有多惨# ……
话题衍生的搞笑段子频出,“再不开学,家庭关系就要破裂了 ”,“再不开学,就要从蓝翔毕业了”,足以见证网友段子手的功力。
话题、段子被顶上热搜的背后,其实揭示的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状和焦虑 。
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本来应该忙实习、忙复试、忙毕业的半年,却只能一直在家待机。
研究生复试不断推迟,各类职业考试取消,企业缩招,连大学开学时间也一推再推,甚至有学校发布声明,本学期不开学,这对2020的应届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等考研、等复试、等找工作、等复课、等毕业……
待机3月,今年的毕业季,似乎不太寻常。
比应届生更难的,应该是还处于无业游民状态的往届生。
很多考研失利的往届生,毕业之后没有马上工作,孤注一掷准备二战,相对应届生,他们将面对更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
家里蹲的他们,一边焦虑、一边种地,还要面对日益紧张的家庭关系。
简直难上加难。
02
每年毕业季,微博上都会出现这样一个话题,引起很多已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共鸣。
#毕业后,你,过的怎么样了#
无数人在这里倾诉自己,诉说自己的经历和故事。
离开了象牙塔之后,我们才发现,生活是真的很艰难。
初入社会的我们,满怀着雄心壮志,一心要干一番大事业,却被生活狠狠的压在地上摩擦。
为了省一顿饭钱,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我们,开始照着视频教程学做饭。
为了能够在大城市生活下去,住着不到10坪、没有阳光、却依旧要耗费一半工资的合租间。连吃碗泡面,都舍不得加根火腿肠。
工作1个月,交了房租水电,买了柴米油盐,卡里分钱不剩,这个月又白干了,偶尔还要父母接济。
不是所有人都是撒贝宁,一路保送研究生,毕业直接进央视。
绝大多数都不过 只 是普通人 罢了 ,没有经历过漂泊异乡的苦,都不算是个合格的一线城市暂居者。
刚毕业的窘境似乎大家都很相似,不论生活,还是工作。
职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明争暗斗,中高层的派系之分,时不时的踩雷、背锅,稍不注意就要成为炮灰。
职场菜鸟挨骂成了家常便饭,唯一让自己好受点的就是不断的告诉自己“这没什么,不要玻璃心”,可想想又觉得很委屈,我妈都没有这么骂过我,你凭什么呀?
不经历社会的毒打,怎么成长为一个 独立 的社会人?
即使是现在成了优秀谐星的贾玲和著名主持人李静,甚至是大明星柳岩、戚薇,在未成名的那段日子里,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过往。
贾玲在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和大多数人一样,过起了北漂的日子。
9年的时间里,住过没有暖气的地下室,卖掉自己最心爱的随身听买最便宜的面条和咸菜度日。
柳岩还是个默默无闻的新人主持时,为了赶通告,在北京的大街上穿着礼服狂奔打车,搬家到离公司近一点的位置,只为争取一个替补主持的机会,耳朵对耳饰过敏,即使出血了也不得不继续戴着工作。
戚薇在“外滩18号”火了之后,依旧过得很拮据,最惨的时候卡里只有30块钱,取款机取不出来,没有钱坐车,只能走着回家,走了两个小时。
即使他们现在成了大明星,也依旧对那段日子,难以忘怀。
可她们,已算幸运,至少熬出了头。
有多少努力的艺人,即使拼尽全力的工作,却还是不能维持生计。
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
成年人的世界里,好像就没有容易的事。
不仅是娱乐圈,各行各业的人,谁不是在努力的工作呢?
然而,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耗费所有精力,拼命工作,也不过是混个温饱。
真正出人头地的人凤毛麟角。
那 绝 大多数人,就是红尘俗世中的芸芸众生。
03
小时候耳熟能详的一篇文章,叫做“甘愿坐在路边,为别人鼓掌的人”。
小女孩对她妈妈说:“妈妈,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从容而自豪地做一个平凡的人,需要一个很高的起点,也是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
在现在这个浮躁且功利的社会,功名权势成了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还有谁有这样的勇气和底气?
有个刚大学毕业的朋友对我说,她曾经壮志凌云,信誓旦旦地要在毕业后干一番大事业,可进入社会不到半年,她就发现,自己充其量不过是中国14亿分之一,平平无奇。
在她毕业的一年里,迷茫大于奋斗,焦虑多过于努力,做不好事会失落、怀疑自己的能力,职场上踩过坑也流过泪,因为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而失眠,勒紧裤腰带,紧巴巴的生活着。
这不就是大多数刚毕业的职场新人的生活吗?
我们都觉得自己有主角光环,能够一路升级打怪,走上人生巅峰,可现实却是狠狠的给了我们一巴掌。
原来拿的不是主角剧本,连18线小透明都算不上,只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路人甲。
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
可身为平凡人,却不甘永远只是平凡人。
就算拿的是路人甲剧本,也要在自己的世界里,活成英雄。
参考资料:
1.《疫情之下,何去何从》,格隆。
看工资多低了,如果和刚毕业的工资水平持平,当然选择体面的工作。高薪的工作,据我了解,没有几个不体面的吧。就像我,上海这边毕业生工资在3000~4500左右,虽然艺术类的略高一些,基本上不会超过4000.现在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内,做视频主管。工资只有3500,不过潜力大啊。刚组建没人手,就我一个人说的算,自由但很累。不过既然是大公司,做到这职位了,以后再来人手的话,至少我的工资会比他们高。相对的,一家网站建设公司,底薪2000,不过我个人能力来说,一个月做50个网页,还是可以的,算下来有3000多提成,接近5000的月薪。这算不算体面但工资不高呢。我算是比较幸运的了。一个当管理层,一个做职员,你自己选择吧。
不过如果是理工科大学毕业的,我就没什么意见了,还是看自己,如果喜欢轻松但底薪的工作不是不可以的,我认识的朋友就选择那样的,不过她上海本地人,有住处,一个月2400多,算上提成也不会多于3000,都工作5年了,还这个工资。不过人家觉得购花就好,以后找个好男人嫁了就OK了,何必那么累呢?毕竟是女孩,还认识个一个月2200的,不过工作时间超短,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不过这人根本就不缺钱富二代,工作和玩差不多,能出来工作至少比一味的挥霍要好,但是没有上进心。
很多白领朋友,现在都做自己做买卖了,当白领很累的,基本上到5000元以上,在往上升就看能力了,还有拼劳累程度了。月薪过万的,那个不是日理万机,忙得连吃饭都吃不上的。不过还好工作5、6年后,小有积蓄。可以趁有行情出来做一些买卖,当个小老板。赚的不多,但选择余地很多,想轻松的就轻松了。30岁当个驴友也不错,拍拍照什么的。还能有心思去找个老婆。
也有奋斗10年8年的,自己公司也起来了,现在40多了,不过红颜不少,子女也不少,还是单身,呵呵。算是成功人士吧。钱赚到不少,不过青春也没了。跟自己好过的一些人,也因为忙工作而离去。是该羡慕还是,该可怜呢。
人生自己选择的,去实现自己梦想,还是选择成全他人梦想。看看自己的专业,当初选他的时候,是为了高薪还是为了兴趣呢,或者说不得已而为。如果喜欢自己的专业,找家专业对口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做到极致。我想工资会上去的。如果不是因为兴趣,那么你的兴趣是什么,我学艺术的比较感性,就像我认识很多人,做个销售也没什么问题,也许卖个楼什么的,赚的不比现在少,但是缺的是兴趣,虽然我对钱和房地产感兴趣,但不是我的专业。我专业做视频宣传的,优势是了解各种平面和3D软件,不错的审美能力。所以我能胜任现在的工作,而不是在某些软件高手。我比较在意兴趣的,兴趣不是可以慢慢培养的,是一种本能的感觉。
现在你可以问问自己,你需要什么,可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几个问题搞清楚就容易多了。我要的是一个和谐的团队,在不久的将来,我能组建一个过硬的团队,一起做自己想要,并且能创造价值的东西,所以我现在要做一个管理者,学习怎么管理团队,再学习怎么运营,怎么谋求利益。这就是我需要的。所以,我现在好的职位。便于我的发展。
建议选个至少维持你正常生活的月薪标准的工资,如果你在大城市,如上海,2000应该是你最低标准,其他的房租,交通,正常的社交,估计算下来也应该找个3000月薪的工作,这个在上海还是很容易的,如果在家乡的话,自己有住处,那么可以考虑当地物价水平,和你需要的开销,比如我老家,沈阳,生活费算下来800左右,住在家里,正常社交生活费用,700就够了,1500就是最低标准,而沈阳,那里工资差不多2000多,3000就少了。不过那里对于我的专业来说,没有挑战,生活节奏太慢,容易让人安逸。我喜欢更有挑战的地方工作。虽然每个月攒下来的钱差不多,不过工作状态还是不一样的。至少在我能力够的时候,上海这边可以给我更高的工资,而沈阳给到5000就已经凤毛翎角了。而上海过万月薪都不是新鲜事。年薪几十万的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