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应届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人纷纷考虑回到家乡县城考公职。虽然考公职可以提高求职竞争力,但这并不是解决应届生失业的唯一方法,也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首先,回县城考公职可以获得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加上较少的工作压力,使得这个选择对于家乡土生土长、希望回归家乡发展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同时,由于政府部门的音容笑貌相对正面,吸引了很多应届生前往。其次,选择回县城考公职可以在家乡地区发展,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家人和朋友亲近,也方便打理家庭事务。这一点对于有孩子或在乡村工作的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
但是,回县城考公职的准备和考试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考公职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时间进行准备和学习,同时还需要花费较高的费用和和精力,例如报名费用、考试费用、复习材料费用、交通费用等。而且,公职考试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需要进行激烈的角逐。 因此,对于一些不能长期投入准备,或者看中更高收入和更大发展空间的人来说,回县城考公职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
此外,回县城考公职也并不能完全解决应届生失业问题。因为即便是在县城,公共资源和招聘机会仍然有限,求职者仍然需要面临激烈的竞争。而且,考公职对于非常规学历的求职者来说可能并不适用,一些年轻人的特殊经历和背景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公职考试资格申请。
因此,在选择回县城考公职之前,应届毕业生需要全面考虑自己的情况和就业期望,认真思考和衡量每个选择的优缺点。最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仅仅因为传统文化和现有社会观念盲目地选择一条路。毕竟,大学生的就业主要还是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能寄希望于简单的途径。
现时代大学生勤俭节约认知、实践及对策研究
摘 要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的人文素质,也是大学生成才成功的内在品质。现时代大学生对勤俭问题虽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和热切的关注,但还存在着崇尚自我、贪图安逸、满足虚荣、追求享受等问题,缺乏应有的勤俭精神及节俭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勤俭节约;现状;对策
勤俭节约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在物质文化不断提高的今天,一些大学生一味地追求品牌,生活上出现攀比及铺张浪费等现象。笔者认为,在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当下,对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铺张浪费现象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铺张浪费行为的基本状况
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一系列问题得以显现,在现时代大学生身上则表现为节约意识趋于落后。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经济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消费结构及消费品种出现多样化,与此同时,伴随着攀比和浪费的现象。笔者对此进行调研,发现当问及大学生最常见的浪费现象时,“食堂剩饭、不合理网购以及日常水电资源的浪费”高居榜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时代大学生勤俭节约的观念较为薄弱,同时易受身边环境的影响。
二、大学生铺张浪费行为的原因
实地的观察和访问往往能得到最直观的数据。笔者在食堂随机采访到一些剩饭的学生,“其实这样挺浪费,但把剩饭带回宿舍怕同学笑话,没面子。”还有同学表示,“阿姨给的量太多”、“食堂饭菜不合口味”。他们的回答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浪费行为的部分原因。通过笔者的实地观察和个案访谈,并加之文献资料的整理,对于大学生的浪费行为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节约思想认识不足,节俭观念淡薄。现时代大学生成长环境优越,对贫苦没有直观体会,对勤俭节约的认识自然变少。加之近些年来社会媒体对勤俭节约的宣传力度减小,甚至个别媒体极力鼓吹人们学习西方国家高消费、超前消费以促进社会需求,这些论调都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导致其勤俭节约意识的淡化。据笔者了解,部分大学生由于没有树立节俭和储蓄意识,生活费常常超支。
(二)铺张浪费严重,攀比之风盛行。近年来社会上一些大款挥金如土,一些机关单位或领导公款吃喝,一些个人对自然资源肆意浪费等不良现象和风气,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其对勤俭节约认识的偏 差,从而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消费方式,攀比、赶时髦和铺张浪费的现象也日益严重。
(三)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我国当前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的物质资源虽得到极大满足,但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受社会上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观开始倾斜,导致大学生在消费行为上容易迷失自我,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
(四)学校部分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水电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已在许多高校得到应用,声控光控灯、智能化水电设备在现代化的大学校园中应成为常见设备。如今学校大多把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学校的管理除了教学外,还应该包含学生生活方面的管理。
三、改善大学生铺张浪费行为的对策
我国当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发展过快导致人心浮躁,部分大学生信仰缺失,价值观有所偏差,对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及本土的享乐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盲目追随。另外,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下,现时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观念均发生转变。为引导大学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学会科学消费、绿色消费,结合实践调研的成果,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改善大学生铺张浪费的行为:
(一)树立科学消费观念,学会理财。要改善大学生铺张浪费的行为,首先应当使其增强节约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其次,大力宣传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性,增强大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责任感。最后,引导现时代大学生学会理财,科学地处理个人财务。
(二)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节俭美德教育。如今,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社交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往往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关注热点并及时参与讨论。网络对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学校应在校内报刊、网站上大力提倡节约作风,利用网络的强大影响力来增强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通过美德教育,促使学生个人成为可以进行有效宣传的自媒体。
(三)开展特色活动,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采访,大多数学生表示,校园内的文艺活动层出不穷,但关于“勤俭节约”之类的宣传活动却少之又少,即使举办也很难达到活动的预期目的。学生社团作为与学生群体息息相关的公众性组织,应当承担起这份责任,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如举办宣讲会、贴标语、开办跳蚤市场、组织学生进行参观等形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