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应届生优质企业(大公司与小公司,应届毕业生应该选哪个)

我认为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应该选择大公司,因为大公司拥有着大量的资源可以利用,而且大公司也是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工资收入的。

对于明白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基本上都会选择大公司的,因为大公司确实是拥有着非常优厚的待遇,每年的工资收入拿到10万元是非常正常的,并且能够获得资源可以利用的。小公司的体系制度都不健全,而且小公司的加班制度也是非常严格的,所以并不建议去小公司。

大公司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工资收入。

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因为大学毕业之后在社会当中所需要承担的费用是比较高的,找一家大公司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工资收入,能够让自己在社会当中所面临的压力更小一些。大公司的公司的发放也是比较及时的,很多小公司是喜欢拖欠员工的工资收入的。

在大公司工作能够获得资源。

选择大公司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的,因为在做事情的时候是需要资金来作为支撑的,对于那些小公司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资金实力,所以肯定是不能够给员工提供一些资金方面的支持,在没有自己支持的情况之下做好事情自然而然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大公司是会缴纳五险一金的。

五险一金的缴纳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一种保障。我们国家的这方面是比较严格的,每一家公司都必须要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小公司绝大部分都不会缴纳的,所以这样的公司不会靠谱。

对于那些名牌大学毕业生来说,肯定是会选择大公司,如果有机会的话肯定是会选择大公司,对于你未来的发展来说肯定也是有好处的。

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是进国企好,还是排名靠前的私企?

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应届生最好先去小公司工作”,指出去小公司工作的优势与去大公司工作的弊端,认为应届生还是去小公司更好一些,因为小公司,尤其是创业公司,人手少,有时一人身兼数职,在不同工作中,能够掌握不同的技能,慢慢就会成为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文章说的也很有道理,但从我自身的经历与接触过的人与事中,觉得刚毕业的年轻人还是先去大公司锻炼为好。

1、 名气大, 起点高。 大公司就比好大学一样,名牌大学工作的机会更多一些,同样进入面试,用人单位还是会优先录用名牌大学生的。大公司能给你更广阔的视野,让你的起点更高、名气更大,几年后,你的身价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你再想跳槽到小公司,会倍加重用的。我遇到过一位年轻人,原来就职于一家大型国有金融企业,工作几年后,就跳槽到当地的一家小型股份制金融单位,担任中层领导,年薪是原来单位的5倍,新单位也是看中了他在大公司的工作经历,也就是说出身好,更丰富了他的工作履历。

2、 平台大、见识广。 大公司的管理制度,规范、科学、严格,会更好的锻炼与提升自己,尤其是对于新人来说,在一个管理制度完善的公司里,可以学到很多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各项业务技能,再加上大公司可以给你提供更大的平台,如有本事的话,都会有用武之地的,可以让你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来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平台大了,见识也就广了,大公司的业务比较综合,活动性也很综合,业务的往来也复杂多元化,大公司的员工见识多,学习也就多了,相应的自身的能力就得到了综合性的提高。再者,能进入大公司工作的人一般都是比较优秀的,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工作学习,既能学到知识还能开阔视野。

?3、福利好、较稳定。 大公司因为业绩突出,资产雄厚,规模大,人力资源完善,待遇薪酬制度化,整个公司的福利待遇相应的比小公司高很多,随着时间的增长,综合性的生活品质也会随之提高。进入大公司工作,可以感受到较规范的公司管理和企业文化等等,福利好、稳定性好、制度完善,还能得到各种培训机会,甚至还能短期出国学习。大公司就如同小社会一样,还能为你提供在不同环境中与不同的人共处的机会,对你的职业生涯是很有帮助的。

没有具体条件,不好具体分析回答。因为没有参照物啊,没法具体计算。为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我根据题主的隐含条件,假设了一个条件:排名靠前的私企,一般起薪8000元以上,五险一金。一般的国企月薪税前5000多,税后4000多,一般是六险二金。选择哪一个offer好呢?有了这个参照系,回答思路就比较清晰了。

如果你是精英型人物,那么私企、国企都可以选,私企的收入弹性大,未来不可预测。精英人物,从哪里起步都可以,各有利弊,在私企你是条龙,在国企你可能也是一条龙,如果混不好,你还可以跳槽到私企继续跳龙门。如果你认为你就是一个普通人,想安安稳稳、平平安安过一辈子,毫不犹豫选国企。

一先定大调子,从人生选择的底层逻辑看。

因为你是应届生,未来什么都可能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像中年人没有多少选择权。

从长期职业规划来看,私企与国企的本质区别就是:私企的底线低、天花板高;国企的底线高、天花板低。什么意思呢?私企,你的收入可能最低2000元,最高可能达到年薪千万上亿(比如上市后的股份)。国企,你的收入可能最低5000元,最高年薪50万元(企业高管),达到年薪百万的概率太低了(国企限薪,集团公司董事长年薪百万也少见了)。国企的年薪天花板,是指干干净净的合法收入。

从生活的长线看,私企爆发力强、持久性弱。国企爆发力弱、持久性强。什么意思呢?你在私企,可能在35岁达到事业巅峰,比如互联网企业的高人,年薪百万不叫事儿。但是35岁以后可能就会走下坡路,这样的风险比较大的,35岁前吃爆发红利,35后求下坡中的稳定。国企呢,35岁之前属于积累,35岁开始持续上升,50岁以后会平稳,收入保持较高水平,退休后保持很长时间的高待遇。

所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上面写的人生观和长期性的问题。你完全可以抛开具体条件,选择不同的人生。与私企和国企起薪多少没有关系,那都是起点,关键是看你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模式。这个就不分析了,也没法分析。你是一条野心很大的龙,你喜欢冒险,喜欢挑战,将来要住别墅开法拉利,不想受纪律约束,你还在乎国企和私企吗?你会选符合你人生观的专业,然后把它们当起点和跳板而已。

就从定量和定型两个方面来分析吧。

(1)算经济账(静态起点)。

国企税后4000多,六险两金最高交,完胜私企税前8000,五险一金最低交。

记住:国企都比较低调,它说税后4000,那么最低是4000,加上六险两金带来的实惠,还有隐形福利,已经超过私企的税前8000。私企月薪8000,那么最高就是8000,只会少不会多。这是基本定律。所以,从选择的起点分析,国企完胜私企。

(2)算长远账(一生总收益)。

假设两个人分别在国企和私企60岁退休时,都能拿到年薪20万(因为未来不可预测,先按照静态假设)。算长远大账,私企的也跑不赢国企的一生总收入。不算细账了,就算个大数吧:国企的六险两金,可不是吃素的。减法和加法,都很厉害。

减法:补充医疗保险,让你的医疗费保险额度高达95%以上。国企内部的救助基金和帮扶基金,让你得了大病,不会导致你返贫,不会让你生活不下去。私企的医疗保险就是基本医疗保险,只能保障你的基本医疗,得了大病,你可能一贫如洗。比如,两则新闻,厦门某私企年薪百万高管,得重病后被裁员,导致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互联网知名公司某易的保安把重病员工赶出大门。

加法: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也是两块巨大的利益。简单说吧:北京某央企最高住房公积金达到6680元,企业年金可以达到1800元,每个月就是接近1万元。你看新闻,著名科技标杆企业某为,把北京分部员工的住房公积金从12%调低到最低线5%,私企一般没有企业年金。国企和私企同等职位的两个人,这两块钱就差距6000-8000元。

加法:退休金。私企一般按照最低基数交养老保险。国企,肯定按照最高限度给你交养老保险。有的国企,会把封顶基数多出来的钱匀给低工资的员工作为基数。假设两个人60岁退休,私企的退休金3000元,国企的退休金10000元,再加上企业年金(虽然分几次发给你,但匀到每个月可能有2000元),可能退休金达到12000元。国企这个人比私企每月退休金高9000元,活到90岁享受30年,差距就是270万。

(3)算兜底大账。

今年突如其来的这件事,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安稳,才是职场上的最稀缺资源。

虽然说,某些高薪企业员工的收入爆发性很强,但在一生的马拉松长跑中,总收入和长期安稳的心灵收入,完全败给了央企和国企员工。

在私企,拿到8000月薪的私企人,竞争压力和焦虑感,肯定比国企人要多得多。私企员工,追求的是年薪短期爆发性增长,因为大家都知道,到了35岁之后身体吃不消了,所以,私企精英最大的梦想就是再35岁之前挣够财务自由的钱,因为他们知道35岁之后他们就要走下坡路了。

国企员工的生活模式是马拉松长跑,收入稳定,一般会持续性小幅增长。如果国企员工的收入下降,那么,这一届高管就别想混了,上级考核高管的KIP之一就是让员工满意,让员工满意的唯一指标就是收入持续增长,千万不能降,否则,高管在群众测评中都是不过关的。

国企的定位是与私企完全不同。私企定位是纯商业逻辑思维,不挣钱就要走人。国企也是要承担社会责任的,上级不允许把员工裁减到社会上,增加社会就业压力。

咱们不写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就从这两个大的底层逻辑上看:私企是纯商业逻辑,不挣钱、干不动了、性价比下降了,员工就要走人。国企是兜底和持续发展逻辑,不裁员,且兜底,让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共同分享成果。这是上级对国企的定位,上级的考核也是这样的。

在著名科技企业某为培训过,他们的理念就是狼性思维,打粮食、分粮食,你不能打更多的粮食,那么,就让比你打粮食多的人取代你,这是毫不犹豫的。所以,某为的员工收入爆发力强,持续性很差,35岁干不动了就必须走人,这是不讲任何“慈悲”的。

(4)算安全大账。

私企是不给员工兜底的,私企的信条是“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国企是给员工“兜底”的,因为国企的宗旨之一是走群众路线,考核的标准之一是让员工满意。

私企的安全底线也是低的,为了竞争,员工之间的竞争是惨烈的。上下级关系,也可能是支配与工具的关系。人品和作风上约束相对较低,侵犯员工利益,女下属可能受到欺负。国企是狠抓作风的,上级欺负下属是有底线的。否则,上司是要受处理的。所以,女孩子如果能进国企,相对来说,比私企的安全性高得多。

举个例子:咱们都是明白人。你是男生,你愿意让你漂亮的女友进小私企吗?你担心什么,你心里清楚吧。老板带着你漂亮的女友出差,估计你晚上睡不着的。

再举个例子:你是男生,老板让你陪客户喝酒,你能拒绝吗?你也可以拒绝,但你做好不想混的准备。在国企,你这方面的压力会小很多。上司也让你喝酒,你可以主动喝,也可以被动喝,目的是表忠心、做姿态。如果你不喝,至多上司不喜欢你,不能把你怎么样。对不对?过来人,心里自有一杆秤。

最后,提醒一下单行线的问题。

第一份工作,你选国企,如果不喜欢,或者混不好,或者翅膀硬了,你可以跳槽去私企。但是,你先进了私企,再跳槽到国企,基本就没有机会了。越是优质的国企特别是央企,主要招聘渠道就是校园招聘,基本上只招应届生。社招的数量很少,只面向紧缺专业和特殊岗位,不是成熟人才,你不可能再进入国企和央企。所以,国企到私企是一条单行线,从私企回国企没有“路”。

PS:最后,还是想奉劝那些年轻人:

第一,不要觉得自己就是无所不能的精英,可以在私企里大鹏展翅,当上CEO,年薪百万,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注定平平淡淡过一生。

第二,不要觉得国企就压抑了你的才华,在国企就是人浮于事、混吃等死、没有意思,国企特别是央企在世界500强里占据100多席,平台足够高、舞台足够大,你混不好那是你的问题。

第三,不要觉得在国企里好混,凭技术吃饭就行了,关键要靠人情世故,情商的权重高于单纯的能力。

第四,不要觉得国企不如私企工资高,你不知道,在国企里升职加薪,带来的实际收益和边际效应非常大,人间正道是沧桑。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还是靠自己步步为营地闯,也许等你功成名就之后,你就知道边际效益有多大了。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6962.html

相关推荐

在缅华人泪目,大楼压住了我的父母

在缅华人泪目,大楼压住了我的父母

在缅甸的华人社区中,一个令人心碎的场景正在上演,一位华人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哽咽着说:“我爸妈被大楼压住了,”这样的情景,不仅触动...

问答 2025-03-31 0 20

揭秘美的彻底清仓小米背后的玄机

揭秘美的彻底清仓小米背后的玄机

美的彻底清仓小米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举动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美的彻底清...

问答 2025-03-31 0 21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