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找工作时应关注自身的选择方向和公司最相关的信息以及自己的工资待遇。
2022届毕业生马上就要面临毕业了,看到此情奇景突然想起自己也是个懵懂的毕业生在人海中寻寻觅觅找工作的孤单背影,虽然很狼狈,但是也是一段很有趣的人生经历。
既然问到了本人,那我就根据自己的一些过来人经验分享给大家吧。
先说一下,既然是找工作,那么一定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自身定位,二是和公司相关的一切事情。
1要有明确的就业方向
自身定位我是这样认为的,首先自我一定要明确工作方向,不能说今天找个一个行业,明天看到另一个职位也不错,这样的贸然选择会让自己渐渐迷失方向,短期看不出来,但是时间久了即使当时找到了工作,在之后时间一延伸到具体的工作中,就会让自己越陷越深,就业方向不明确了,反而浪费了太多时间。
所以从毕业之前的几个月就应该细心的观察,考虑以哪个行业为起点,这样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为后面的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你想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是去北上广深,还是三线小城市,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就业前一定要思考清楚。这里为什么要特意说一下,因为就我当时的选择,我觉得是选择失误的,因为在毕业的时候,我们有非常多的选择,但是我因为自己的见识上不足,所以依然选择了大学所在的三线城市。
选择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而言,虽然完全开启了漂泊的人生,付出的代价可能更大,但是这是小城市永远都不能满足的自我需求。
3希望自己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有的同学会说当然是大公司,我完全同意。因为大公司有完善的体制,配备的硬件设施,人员上的充足,正规的工作时间。但我更希望选择大公司的同学们要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因为大公司的工作节奏是需要你付出自己的生活时间为代价的,无休止的加班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都需要你去挑战。
那么上面的几项你已经确定了,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你要去寻找的公司一些相关信息了,这些都是和你以后的工资待遇挂钩的,一定要细心的去观察哦。
1公司是否正规
现在很多企业都是挂羊头卖狗肉,骗子公司层出不穷。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多方面的去确认公司是否真实,可以到天眼查对公司确认。
2薪资
关于薪资,大家要了解薪资的组成部分,基本工资+绩效+餐补+全勤+保险+奖金+年终奖等,同学们要了解基本的构成部分,虽然刚开始工作薪资不会太高,但同学们也要注意,询问清楚到手工资大概是多少。另外,还有薪资的发放时间,是否有拖延情况,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月初会有显示还是月末显示。
3福利待遇
如今,大多数人们也会注意到这点,看过年过节是否有公司福利,且福利基本都是什么样的,通常从东西福利待遇方面就可以大致了解公司是个什么样的工作氛围,如:有的公司会举办生日会、团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节假日也会发放礼品,有的公司则不会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到时候,同学们从面试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公司。
4公司发展前景
公司的发展前景也非常重要,不要觉得与自己无关,公司发展得好,才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福利和待遇。
5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这一点很重要,自己喜欢的工作认同的工作,那么将来你就会发挥出更多的价值,你会因为这个工作而感到自豪。相反,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给你再多的工资你也不会有成就感。
综上,刚找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四处碰壁,那是正常的,放松好心态,让自己成熟起来,时刻分析利弊,一切就会变得顺利。
温州本地人都怎么找工作
本人温医06届临床专业,今年刚毕业。第一个问题:今年我们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专业168人(不包括儿科专业,儿科专业也是临床的,只是专门分出来多读些儿科的)就业加考上研究生的截止到6月27日大概是130人左右,儿科稍微差点。每年临床就业率70%以上,但很少超80%的。我同学工作大多县医院及以上,乡镇医院极少,不过也有。还有我不同意三楼意见,他肯定不认识几个眼视光的,眼视光五年工作很难找的,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浙江省眼科医院)你本科根本就进不去,只能去其他医院眼科找工作,但眼科要的人不多,且牛逼的医院不一定承认你温州医学院眼视光专业的。
第二问:苦,我都师范的同学每天闲的蛋疼,我每天上课,大五在附二实习一年每天基本都上班超10小时,不过话说回来附二管得最严,但学得最多。看你心态了,苦虽苦,但我还是有时间和同学玩DOTA,这个就看你怎么看来,不过肯定比一般的学科要苦,这个肯定的。
第三问:就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三甲)而言,轮转三年期间(编制的)根据科室不同大概共12-20万不等,妇产外科的高点,内科儿科低些。主治10万一年,副主任10多万,主任20万上下,大体这样。但医院级别不同,地域不同就很难说了。
第四问:发展前景总体还可以的。医生怎么说也是中产阶级的,只是工作很辛苦,不怎么自由,风险也蛮大的,而且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就一本科生在三甲,估计要一辈子当住院医师了,因为升主治要硕士文凭。
在温州工作为什么那么难找?
1.供需差。
在温州人才市场,岗位增长36%,学生却增长130%。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2.选才难。
在温州,很多公司都是中小型企业,基本都是需要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而应届生却不吃香。在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却普遍存在“选才难”的问题。一家大型企业在每年招收的1000多名员工中,其中应届毕业生却只有40名。
3.同一专业太多。
在温州人力资源行业做久了,你会发现,温州求职者都偏向于会计,教师等岗位。有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开办“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4.薪酬低。
温州这几年的经济不好,许多企业生意越来越难做,为了节省支出,即使工资水平低于市场,也不愿意给员工加薪。据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其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实际上,其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其期望值显然高出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的现象出现。
5.信息不对称。
现在网络信息这么透明,假招聘的案例基本没有了,但是有些企业,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等到面试的时候,再以各种理由降低应聘者的薪资跟福利。
其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实用的信息并不多,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更少,从而导致就业难。
6.缺经验。
教授多,“教练”少。在求职中,毕业生们常遇到的最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而在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方面力度却不够。此外还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制观念。
7.怕吃苦。
不愿从基层做起。许多单位反映,大中专毕业生做事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缺乏感恩心里。因此,他们不愿意接收应届生。
8.频跳槽。
企业抱怨“学费太高”。毕业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毕业生的另一重要原因。企业接收毕业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
温州智聘 小编认为,只有对自己有个深入的分析,再有个明确到专业规划,然后去努力,相信是不难的。当然,时刻记住:“合适的工作不好找,找到了应该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