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其他各省省考公告陆续发布,黑龙江的小伙伴内心是越发焦急,盼望着、盼望着终于把黑龙江省考公告盼来了,2020年黑龙江省考共计招录9024人,相较于去年增加了近2000个名额,而我们仔细阅读会发现招考公告里的职位表与往年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往分为省直、公检法、边远,而今年更改为市县,对于招考的身份主要分为四类,不限身份、应届毕业生、退役大学生士兵、项目生,那么今天主要给大家讲解一下,应届生在今年招考过程中的定义、应届生该选择什么样的岗位、以及应届生在报名中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项。
一、应届生的定义:
(1)截止到2020年8月底前,国家统一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或研究生招生单位2020年的毕业生;如果由于疫情的原因,没有拿到毕业证明,但是毕业时间节点是在八月底前,但是学校可以开具证明是符合招考要求的。
(2)截止到2020年8月底前,我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士兵中服役期满不超过2年的人员、我省入伍的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士兵中服役期满复学毕业不超过2年的人员、我省项目生中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不超过2年的人员;
(3)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间取得国(境)外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二、应届生选择岗位:
由于今年对于应届生的定义有了新的变化,那么在报考时就要有所决策,一般报考条件越高、限制越多,考上的几率越大,所以,可以先去看限制专业的,限制到二级目录的,相对来说限制的比较细致,考上的概率比较大;其次可以去看限制应届的,是应届的尽量多去报应届的岗位,这样通过身份与专业就能限制很大一批次人。
三、应届生报名注意事项:
1. 由于之前没有过公考经历,所以一定要弄清楚报名流程,黑龙江省考报名入口是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务员考试网,先提交报考申请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其次是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最后进行缴费确认。对于上传照片这一部分,一定要注意,照片尽量和本人差距小,要不然会影响政审,以及考试时现场核对会浪费时间,所以尽量挑选本人干净利落的照片为主。
2. 由于报名时间在7月16日9:00至7月20日17:00,所以报考时一定不要卡截止时间来,因为涉及后续审核及修改个人信息,有可能造成审核结束后,而超出修改时间,所以可以在截止前一天报名,在此之前可以随时关注官方每晚公布的过审人数,以此来做好衡量。
3. 最后是缴费确认,一定注意缴费时间,2020年7月16日9:00至7月21日17:00 ,一定不要感觉通过审核后就完事大吉了,千万别忘记缴费!
2022陕西省考公告已出,铁铁们对于省考报名一定有很多疑问,本文带大家了解省考报名中的一些相关政策。
问
Q1、签了三方协议还能以应届生身份报考公务员吗?
答:三方协议并非正式的劳动合同,已签署就业协议但并未报到的,可和公司协商解约,明确到时候能够重新进行派遣即可,所以对考生的应届生身份并不造成影响。
但如若考生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就算是毕业当年,再报考时也不算应届生身份了,也就不能报考定向招考应届生的职位了。
问
Q2、2022年公务员考试应回避亲属关系指的是什么?
答:参照《公务员回避规定(试行)》,应回避的亲属关系是指:⑴夫妻关系;⑵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⑶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⑷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
延伸阅读:报考者不能报考与本人有应回避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参公人员)所在的同一招录机关或用人单位,不能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回避情形的机关(单位)或相应职位。
问
Q3、2022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能否报考省考?
答:2022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原则上不得报考。如委培或定向单位同意其报考,应当由委培或定向单位出具同意报考证明,并经所在院校同意后方可报考。
问
Q4、报考资格条件中要求的各项资格(资质)的截止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答:2022年国内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应届毕业生和留学回国的应届毕业生应于2022年7月31日前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本次招录对报考者取得资格(资质)证书和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采取承诺制,报考者可先承诺报名考试、后审查资格(资质)证书,资格(资质)证书和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应于2022年9月30日前取得。其他未明确时限的报考资格条件,报考者均应于2021年11月前取得。
问
Q5、我的全日制学历为大专,后来自考了本科学历,报考时该以何种学历报考?
答:如果考生通过自考取得了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国家承认的学历指证书编号在学信网上可以查询到),则可以以本科学历报考符合条件的职位,也可以以大专学历报考符合条件的职位。
问
Q6、2022年省考基层工作经历是什么,起止时间呢?
答:招录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不含市级以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如果符合职位要求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问
Q7、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如何界定?
⑴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含市级以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的起始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⑵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的起始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的起始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其基层工作经历的起始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⑷到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的起始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如不能提供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则应当提供社保证明等佐证材料。单凭单位出具的证明,不能通过基层工作经历的认定。
⑸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的起始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基层工作经历应当足年足月据实累计计算。
问
Q8、哪些情形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答:在市级以上机关(含市级以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借调(帮助)工作的经历和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工作之后取得全日制学历的,全日制学习时间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