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知识过硬,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 作为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首先会考虑应聘者是否满足岗位职务说明书上的相关要求。由于应届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其职业技能和素养无从体现,因此我们在招聘时对他们专业素质要求相对高一些,专业成绩是否优秀,基础是否扎实,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同时对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还要突出其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如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等在机械行业对口的专业,首先学生要爱好这个专业,并潜心从事于这个专业,这类专业的学生往往要在一线工作5-10年,甚至更长时间,只有真正做到潜心工作,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数控专家、电气工程师。
二、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并能较快融入企业文化,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刚毕业大学生往往对自己期望较高,对社会实际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产生挫折感,因此在招聘应届生时我们首先会去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便于我们和员工一起对其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企业欢迎并愿意招收有朝气、有激情、有进取心、有创新意识、愿在企业长远发展的学生。
三、协作能力强、崇尚团队合作 毕业生刚从校园里出来,一般都缺少社会协作能力与合作意识,不可能独立承担一个项目,在与同事和上级的沟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特别是在标准化程序化极强的岗位,每个人只能完成一部分的工作,团队合作特别重要,因此我们将应聘者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作为录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考察一个毕业生有没有团队精神,主要是看他在大学期间是否参加过学生组织、社团、志愿者协会、入党以及他在这些组织里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
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职业素养方面,我们同样希望大学生具备诚实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我们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对于有才无德的坚决不招。
因此,我们在招聘应届大学生时不片面看重名牌学校和专业,更看重的是品德、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科生:学历定位;本科生,经历过大学专业课的洗礼和熏陶,这是对学历等级的一个认定。记得以前有人说过读书无用论,但是实际上,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公务员等等,本科是一个基本的学历要求。同样,本科生,这里又要分两类,一是已经毕业几年的,有过工作经历或者就业经历的,能够短时间快速上岗的一类;二是刚刚大学本科毕业的,初出校园,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基本上等同于白纸的年轻人。在这里有一点小小的建议,如果可以的话,继续深造能够为自己获得更广的就业平台和更多的竞争力。找工作:选择空间;经历过学习生涯的大家都知道,在找工作的时候是一个双向选择题,你在选择用人单位或者公司企业的时候,对方也在挑选你。这里就要表达两点:打算找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以我个人举例吧,我学的是法律专业,在所学的专业范围内,我们的就业方向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如果考了A证的,可以从事律师、公检法等等,包括法务;
如果没有考下来证的,同样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公检法,或者其他机关单位。我列举的这几类工作方向,也是我们班现有的人员的大致工作方向,我们全班同学里,有一部分在公检法,有一部分在做律师或者助理,还有一部分就是在做法务、公证处、国地税等等单位。这就是我们专业对口的工作。打算突破自我挑战不同的领域;这个就要以我朋友举例了,她大学时学的是物流管理,毕业了以后做的是销售,去年考上了我们地方政府公务员。她属于比较跨界的一类了。但是她也和我讲过,很多东西都要她去学习,因为这部分专业和她所学的还是差距很大的。用人单位:挑选;好了,终于到了用人单位出场的时间啦说了这么多,我们准备了这么多,但是关键在于用人单位。一家单位或者公司企业,更看重什么能力?
作为一个现在处于管理层的我,有几点浅显的理解:工作态度。我先后有过两个助理,相对于工作,我更喜欢第二个。她每天早上都会把我要用到的材料都准备好,每次开完会以后都会把重点内容标记出来,把会议记录和会议照片整理好,标好时间和顺序,整理出来能用来发通讯稿的内容。每天下班之前都会把今天的工作梳理一遍,可以说自从她做了我的助理以后,我节省了大部分的时间去布置工作。我甚至都有想提议给她一个编制的冲动,因为她的工作态度真的让我感觉到了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不抱怨。在行政部门工作的我经常会听到同事讲这样一句话:“我就是一个聘用的,挣得又没你多,你挣得多你多干点儿”,我都会笑一笑说道,“我挣得是曾经交过的学费”。
我见过太多抱怨自己工资低、加班多、待遇差的人,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这样?抱怨不如改变。会总结。有很多刚参加工作的人,通常都会有一个人带你熟悉一下,然后开始着手工作。从我自己带人的经验来看,会总结是一项很讨人喜欢的技能。很多人到现在参加工作两年了,还会问我一个我给她讲过不下十遍的问题,根本在于她觉得有人教,不需要去掌握本质,到最后,她会的永远都是我曾经教给她的,而不是自己总结吸收的。有担当。这句话在很多地方都强调过,但是我觉得这点很关键。有担当,体现出一个人的能力和基本的敬业精神。和我一起入职的同事问我,为什么领导更愿意提拔你,我说假如一个数据出错了,你会怎么办?“当然不能都怪我啊,再说了领导都签字了,能说全是我的错吗”,他问我会怎么做,我说“我会跟领导承认是我的错,并且主动把这个问题承担下来,改正以后去联系相关对口部门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