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院应届毕业生户籍没在,可以在当地找工作。
现在我们国家的任何单位在对外招工时,只要应聘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准确可靠,没有任何虚假不实行为,应聘者对所承担的工作能够胜任,就可以到应聘的企业工作。
无论是本地企业还是户口所在地域外的企业,所以,不入户可以在当地就业。找工作户籍不受限。
邯郸学院多措并举做好新冠肺炎疫情下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一、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1、落实落细毕业生就业工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的主体作用,要求他们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担当,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当前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
一要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领导要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定期研究、及时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
二要全面梳理就业管理工作制度和流程,对就业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再细化,精心组织实施各类就业创业活动。
三要进一步健全就业、创业、学工、团委等各口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四要压实院系和辅导员、就业指导教师等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职责作用,加快形成全员抓就业的工作局面,举全院之力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
2、准确把握就业形势,加强就业形势研判分析。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和经济下行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把防范化解风险贯穿毕业生就业工作全过程。
及时跟进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毕业生签约进展等形势变化,密切关注毕业生心态、动态,深入研判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做到及时预测、即时预警、尽早化解。
加大创新力度和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汇报每周汇报、每月公示制度,提前分析和研判毕业生就业走向,及时调整和完善就业工作方案。
3、加强就业统计管理,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认真落实就业统计工作“四不准”“三严禁”要求,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和数据进行认真核查,严禁弄虚作假,确保毕业生就业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加快构建毕业生个人发展成长度、社会贡献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科学地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
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工作,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到招生、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中,促进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强化信息服务,实现网络招聘活动全覆盖
1、建立完善校园网络招聘。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就业宝”等智慧平台,全面开通网上招聘通道,实现网上招聘活动全覆盖、常态化,努力提高网上招聘签约率。
打通校、院、毕业班三级就业网络体系,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省教育厅及省人社厅等有关部门组织的网络招聘活动。
及时发布毕业生学科专业及生源信息,共享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实现人岗信息智能匹配、精准推送。
2、强化线上就业创业指导。充分利用各类国家、省和高校教育资源,积极开发线上课程,通过在线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咨询、开通心理热线等形式,不断丰富就业指导与服务内容。
联合组织有经验的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实施在线咨询指导课,建立高校间、校企间的交流与联动机制。
进一步构建全过程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在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安排,教学环节组织等各方面,促进生涯教育与人才培养充分融合。
三、强化工作举措,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1、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块”“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以及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活动,及时发布调整后的笔试面试时间等信息。
聚力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到现代农业、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就业创业。
建立校企合作对接平台,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中加强人才供需对接;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
充分利用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平台,支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