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过不去的三道坎:考研vs考编vs就业,提升学历还是铁饭碗如下:
考研和考编是两种不同的选择,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1、考研优点:
国家现在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研究生扩招政策,有了更多的机会。延缓了就业压力,现在社会的就业环境已经处于一个饱和的状态,20届有些学生还没找到工作,21届的学生就要毕业了,所以考研能够延缓就业压力的到来。学历高,晋升会容易一些。
2、考研的缺点:
持续的研究生扩招,会造成学历贬值。毕业后还是要面临着就业压力,因为学历更高,年龄偏大,试错机会更少,所以压力会更大。不确定研究生期间是否能学到对未来有用的知识,但是因为对其他方面无经验,改行更难。
3、考编的优点:
国家也出台了关于加大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开招聘力度的通知,今明两年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主要用于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稳定,不用担心业绩不好随时走人。拿到了“铁饭碗”,国家发工资,有保障。
4、考编的缺点:
人际关系较复杂,想要晋升,得靠自己慢慢摸索。对于年轻人缺少一些激情。待遇相比来说,只能算是中等,不能大富大贵。
5、总结:
考研和考编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都符合报考条件的话其实是可以一起备考的。哪个上岸了就选择哪个,不必纠结哪个更加值得,其实这个值不值也是看个人的看法,可以听取一些他人的意见,但是最终做决策的还是自己。
考研是继续深造,对于经济收入这块可能会比较差,如果有经济基础,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和负担的话是可以选择的,但是如果需要有收入去承担家庭责任的话,建议还是考编,上岸后再考一个在职研究生,这样既有收入又可以提升文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应届生工资
我会详细回答和分析你的问题,在此之前我想说一下,你只是简单问工作好坏和待遇是很难衡量的,因为这关系到你有多大的能力和能找到多好的工作以及你周围的环境,所在的高校,同学朋友找到什么档次的工作,还有你擅长什么等等。因为同样的工作在不同社会层次的人眼里,肯定就完全不同,比如提到中石油中石化电网烟草(勉强再加上移动吧)这些单位,又是正式员工,又是待遇最好的省份,可能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说单位好啊,福利高啊,生活有保障啊等等。甚至猜测还有比较好笑的回答说什么一年至少7,8万美死你什么的(我就见过,这些人不知道广州移动6岗年收入就14,5万+),但是对于社会层次比较高的人,比如大小摩工作的,比如个别银行总行的,比如一些投行招行中层,比如一流外企的(别说才进去也就10多20万,但是几年后大多数都混出来了,待遇翻几番,移动烟草中石油这些几年后估计连职都升不了半岗),甚至很多国内一流待遇的公司(像百度搜狗这些,应届生都开到近20万了,别说工作几年之后的待遇了),这些单位工作的人,恐怕很多又看不上深圳移动了。
这样说明白我的意思了吧,你如果这么笼统地特别是在百度上咨询,回答的大多都是不懂的或一知半解的,只知道说移动好或移动不好,说移动好的就是我说的那样,站得不是太高,只是从自己或身边人角度在看问题的人,觉得一年有个10万就算高收入,然后别无所求的那种。而说移动不好的也不代表他们社会层次很高收入很高,而是对移动一知半解,比如他身边有人在移动,但是不是正式的而是劳务派遣,劳务派遣收入很低工作很辛苦,无法和正式的比较,又或者身边确实是有移动的正式工,但是定岗很低,而且工作的公司效益和待遇很差(比如落后地区的移动地市级甚至县级分公司),无法和深圳移动对比的那种分公司,而且他的那个朋友可能本身又属于没能力混得特别不好的(这也是实话,混得好的大多数也不会来抱怨,混得不好能力强的多半也跳槽了没时间抱怨,只有混得不好能力也不强,不敢跳槽的才没事天天抱怨)。
所以移动到底是好是坏,需要你自己通过你周围的环境包括你自身的能力和拿得到的OFFER中来进行对比,才能知道他到底是好是坏。还是我那句话,周围圈子朋友年收入大多都是5万以下的,一个年收入10多万的就算是高新,就算鹤立鸡群了。但是周围朋友熟人年收入都是20万以上,甚至还有40,50万甚至百万的(应届生不可能百万,除非自己开公司,呵呵),而且有很大的升值空间,那10万年收入就是垫底的。
接下来详细给你分析一下吧,你首先问清楚是不是正式的(AB类),因为只有省级分公司才有资格招正式的。如果不是正式的而是派遣的,社会地位会比较低,收入看岗和职能,如果岗位高部门好职位好的话收入尚可(仅仅尚可,在深圳中等或中下),如果岗位低职位和部门不好的话很可能吃饭租房都成问题。
如果是正式的,深圳移动应该在全国移动里还算不错的(应该和江苏、浙江这些移动省级分公司待遇接近吧,我本人也是清华大学通信专业毕业的,全国各地移动都有同学朋友,但好像深圳移动里面没有经常联系的朋友,所以深圳移动的待遇是通过广州省分推测出来的,如果有不对,欢迎下面的朋友指出),但是你得对比你自己的能力和你能找到的工作,比如你可以找到去一流外企的工作(比如研发和企业文化型的MS比如养老型福利型的IBM),或一流待遇的国内公司(比如百度,搜狗,腾讯等),待遇和发展方面可能比深圳移动都要好很多,只是说移动是国企,所以可能在内心可以给你一个保障,但是说实话你去了大公司一样有保障,像IBM这些好几十年的企业,比你国企的历史还悠久。而且即使大公司垮掉,也不会亏待你们,根据年限,老员工几百万的遣散费肯定是有的。
但是如果你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只能去一些待遇中等的公司企业,那可能深圳移动就是比较不错的选择了。
因为不知道你的专业,移动分市场部和技术部,还有少量新人可能进入管理岗(非常少)。待遇的话市场部可能略高,但是有一定的业务压力(比银行小,派遣的压力更大一些),技术部的没业务压力,心理上要舒服一些,但是有一定的身体负担,也就是可能劳动强度大一点,因为技术部做运维比较多,和搞开发一样,都是体力活。
收入的话,深圳移动转正后本科生年收入不算福利(各个分公司甚至部门福利方式和多寡都不一样,不好衡量)算上年终,应该是有10万多的样子,最多应该不会超过15万,最低应该不会低于10万(我按比广州略低一点算的,如果深圳和广州差不太多的话,收入会更多一些,如果比广州少不少的话,就往下走一些)。研究生会再多个20-30%。总的来说在深圳的公司和企业里,算是中等或中上的样子。你说它好,它也不错,既稳定收入也还可以。说它不好,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升职非常缓慢,比如劳动强度比你想象得大(市场部还有业务压力)。不过劳动强度我向来是觉得年轻人应该多承担一些,多努力一些,只是说升职缓慢这个问题就很恼火了,努力得不到回报,升不了职,就很郁闷。
总的来说还是我的那句话,你得横向对比你能找到的工作和你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咨询这个工作好不好,比如你是美国哈佛毕业,回国后找到摩根的工作,一年50,60万,甚至可能当个亚太地区的一官半职什么的,那深圳移动肯定就远不如了。但是如果你是985重本里排名很靠后的一所高校毕业,学的专业也不是很好,找不到特别好的外企或金融单位。那能进深圳移动当然就算是不错的选择了。至于非985的,深圳移动应该不会招的,所以这里也不提了。
另外你的能力擅长的方面和工作也非常有关系,比如你是学通信学IT学电子学自动化的专业能力特别突出的,能找到很多好公司里的研发工作,那我觉得可能你去公司会发展得更快一些。因为移动首先升职比较慢,其次专业能力不是太能体现,包括做运维,这些大多是重新学的,你的开发和科研能力基本就用不上了。像我一个好朋友就是看不上移动,去了一家500强的外企做开发和科研,他专业能力就非常强,去了半年一涨工资,每次都超过30%,现在年薪应该有50万了,而且才工作2年而已。
又比如你是学金融的,业务能力和关系网都非常不错,又可以找到金融业内特别好的单位(什么四大国有银行就别拿来说了,除非进建行总部或特别好的省份的分行,不然的话在金融行业里待遇非常非常普通。不过看个人能力和环境,如果周围人都那样,普遍只能去这类银行支行什么的话,那你能进分行也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如果你所在的高校或身边的人特别强,比如美国的一些金融名校或本国最好的经济专业的学生,那比起来真的就算很差了),话说多了,我是说如果你能找到一流的金融单位而你个人能力也非常突出,那深圳移动也是肯定比不上的,不仅是待遇问题,比如你才去工作,即使是一流的金融公司,待遇也不见得比深圳移动高多少,而且多半会压力大不少。所以很多人可能就觉得不如去移动。但是很多人没考虑清楚的是,金融行业的升迁远比在通信行业快。前提还是那句话,你得是个人能力很突出才行,如果你不突出,业务就很难完成,也不受器重,压力还特别大,就不如在移动安安稳稳地混到老,饿不死也撑不死,呵呵。我觉得移动就是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一定年份后带编,然后进入一些管理部门,运气好能力强的可以当个小官,运气不好能力一般的就给个闲职混到退休(运气特别不好的到老可能既没官工作也不轻松,这种是最倒霉的,但是移动成立到现在不过11年,所以有没有这样倒霉的还不知道)。
差不多就是这些了,还是那句话,你得对比你的环境和你个人能力,环境好大家找的工作都好,你能力也强找的工作也非常优秀,那移动真的不算什么好单位。但是如果你周围大家找的工作都不咋地,比如都是一些待遇中等的公司或进入一些普通的银行支行,那你深圳移动的工作可能还算是比较不错的了。
前程无忧发布的2018校园招聘白皮书显示,无论是选择央企、外资合资还是民营企业,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期望收入占比最高的为6000元,重点高校应届生期望收入占比最高的是8000元。这个期望收入水平其实已经超过了很多工作5年,甚至工作10年的人的收入,那么如何来评判和认识应届生收入多少才算合理呢?
1、 就业城市
不同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和生活成本都有不同,最低工资标准和社平工资也会有差异,因此,应届生的工资会因就业城市的选择有所差异;
2、 就业企业发展状况和潜力
通俗说就是你就业的企业是否有钱,发展阶段怎么样,盈利率如何,如果企业效益好,渴求应届生人才,那么它就愿意付出更高的工资来招揽人才。相反,如果企业在成熟期,不需要招揽特别突出的人才,那么企业提供的收入水平也相对较低。
3、 行业工资水平
企业人才招聘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同行业企业,产品售卖是竞争对手,招聘人才同样要竞争性招揽,你出5000,我就不能低于5000,不然好的人才都跑竞争对手那里去了。
4、 就业人口的数量
你所学的专业全国只有50个应届毕业生,而全国岗位缺口是100个,那么相信每个招聘企业都期望能够招聘到你们这50个应届毕业生,那么给你们开出的工资水平肯定高于,同类高校同等学历其他应届生的工资水平。这叫物以希为贵。
最重,工资的合理点,或者叫均衡点,在于应届生的期望值和企业的目标值的匹配,高于应届生的最低期望,低于企业的最高上限。中间这个区间里面的任何一个值,都可以理解为是合理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