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大学生薪资多少才正常?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刚毕业大学生的薪资,在不同城市、不同体制、不同行业都不尽相同。如果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经济发达城市工作,月薪过万非常正常,但也并非人均过万。总体来说,刚毕业的大学生薪资很低,但初入职场是学习、积累和成长阶段,努力工作、厚积薄发,薪资自然会水涨船高。
? 最近,有位小伙伴今年本科毕业,应聘了几家单位,最后选择了一家心仪单位并签约。前段时间,在他与同学聊天时,觉得其它同学应聘的单位薪资较高,而自己薪资在扣除房租和生活费后,基本上是囊中羞涩,兜儿比脸都干净,于是向已经毕业两年的我,了解刚毕业大学生的薪资多少才正常。下面,我们就共同聊聊,刚毕业大学生薪资这个敏感话题吧。
我已经大学毕业两年,经过两年历练,基本在单位站稳了脚跟,对刚毕业大学生薪资也有了些许认识与感悟。我想,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刚与社会接轨,在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以及自身价值方面没有太深理解,不知道自己的薪资多少才正常。其实,这与大学生所工作的城市、工作体制,以及工作能力与付出是对等的。
我有5位大学同学毕业后,分别在不同城市,应聘和考取了不同单位,薪资待遇也不尽相同:
某同学考取东北公务员,刚入职月薪2.9K,早9晚5,工作日5天,年终有13月工资及年终奖,现在月薪3.5K,单位提供大学生人才公寓,每月需支付700元租金;
某同学毕业后,应聘到华北某军工央企,工程师,刚入职月薪6K,五险六金,工作时间早八晚五,工作期间封闭管理,现在工资1W,单位提供免费食宿;
某同学应聘到深圳某著名科技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刚入职月薪1W,经常加班、出差,现在月薪2.5W,年底有绩效及提成;
某同学应聘到东北某城商行总行,刚入职月薪3.5k,无日常拉存款等任务指标考核,五险六金,现在月薪5K;
某同学应聘到太原某超市任主管,刚入职月薪6K,有提成绩效,周六、周日经常加班,公积金缴纳比例高,现在月薪7K。
小伙伴们,看罢以上我们五位大学同学应聘单位及薪资待遇,你们会觉得,刚毕业月薪多少正常,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不同城市、不同体制、不同行业的工资都是不尽相同,有人月薪过万,也有人月薪两三千。小伙伴可以先对比学校里师兄师姐毕业求职薪资情况,再了解一下整体应届生的薪资水平。
《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2届毕业生主动降低就业期待,近半数求职成功,平均签约月薪6507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7395元下降约12%。签约月薪达10000元及以上的占比10.7%,较去年减少约8.5%。我想,以上平均签约月薪数据应该是虚高的,现实薪资会比宣传低。建议小伙伴们在应聘时,多看些应聘单位薪资水平介绍,就会对薪资的期望值有些眉目了。如果心仪企业薪资没能一步到位,没达到你心里预期值,小伙伴也别灰心,毕竟刚入职薪资只是开始,随着工作经验积累及工作能力提升,薪资也会逐年上涨的。
总之,不同城市、不同体制、不同行业的薪资不尽相同。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薪资不必过于看中,薪资是与你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挂钩。我认为,初入职场是学习、积累和成长阶段,努力工作、厚积薄发,薪资自然会水涨船高。
?
应届毕业生说说,你们第一份工作月薪是多少?
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应届生的就业一定程度上也有了压力。就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也是极其困难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职业期望、工资水平是什么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的“薪资福利”仍然是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5000-8000元成为大学生普遍期望的月薪标准。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今年就业环境严峻,给他们的求职带来了压力。
供需不均已成为就业市场寒冬的主要因素。
在校招方面,学生求职需求非常旺盛。可以推断,供需不均是今年中国学院毕业生就业市场不乐观的主要原因。
缺乏经验和指导已成为影响学生求职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调查数据,除了学院、封闭管理等客观因素外,超过6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简历/面试方面缺乏经验和指导,这成为影响他们求职的关键因素。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在线招聘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工作,而且可以注重学生职前教育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求职竞争力。
根据调查数据,近90%的学生表示,他们对求职的需求仍然很强,他们正在有意识地寻找提高自己在职场竞争力的方法。其中,超过60%的学生认为实践项目和自学是更有效的方式。
金融、教育和广告媒体这类行业薪酬丰厚,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非常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倾向。
期望和现实是有偏差的。只有30%的应届毕业生月薪在5000元以上。在招聘阶段,毕业生期望的工资主要在5000-8000元/月和8000-10000元/月之间,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工资高于5000元。
但根据实际签约情况,50%以上的大学生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只有21.22%的应届毕业生拿到5000-8000元,其中超过8000元的不到10%。
当代大学生就业普遍要求较高的工资,但实际工资与预期工资相差较大。
一方面,调查结果反映出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更有信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对社会和企业的收入结构缺乏客观认知,导致对自身价值的评价高于实际情况。
因此,建议大学生应正确看待目标与现实的差距,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个人竞争力来实现职业发展。
应届毕业第一份工资如果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我觉得也就5000~8000,如果是在三线城市也就3000~5000,我指的是普通本,专科大学生,如果你是985 ,211甚至清北名校这样的,那可能会高一些,但最高也就1万出头,两万都是你触不到的天花板。
当然这个薪资跟你所学的专业,所处的行业,以及你的个人努力程度都密不可分。也存在极少数人运气加加努力,毕业第1年就年入20万。但这样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首先说行业,最近几年赚钱的行业有哪些呢?先看看排行榜前10都有哪些?互联网服务行业,教育培训行业,农业,旅游行业,文化娱乐行业,生物医药行业,健康管理行业,老年服务用品行业,智能家居行业,信息安全分析行业。其中旅游行业和文化娱乐行业,因为2020年新冠疫情有所影响,其他行业影响都很小,甚至有的因为疫情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比如在线教育培训和生物医药行业。
互联网行业这个不用说,如果你的学历高能力强,那你进一些大厂虽然累一点,但是收入也是非常高的。教育培训行业,我就是这一行的,由于今年疫情影响线下教培机构受重创,所以更是给了在线教育机构一个推波助澜,目前各大机构互相角力,瓜分这块大蛋糕。
你现在从事的工作是属于以上这十大行业吗?如果不是,我建议你有必要去做一个科学明智的职业规划,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强不过社会趋势,永远记住:势比人强,就像雷军说的: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
即使你属于以上行业,但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薪资也会千差万别,比如销售岗位和职能岗位也是没有可比性。这个就要取决于你的个人择业观,你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了解一下市场价格,或许能够让你头脑更清醒一些,而不是打开抖音看到的都是一毕业就都月入过万的视频,或者朋友圈转发的贩卖焦虑的毒鸡汤。应届毕业生月入过万真的没你想的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