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消息 (记者王孝武 实习生冯江 王兰 通讯员储昭君)日前有媒体报道,5年后我省公务员招考将不再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自省委组织部的权威消息则表示:省市公务员招考向基层倾斜,是一种趋势。但究竟哪一年向应届毕业生关门,我省尚未制定时间表。
昨日,记者就这个问题专访了省委组织部综合干部处副处长胡立强。胡立强表示,省市机关从基层选拔公务员,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我省一直在推动这件事,去年省直机关公务员招考,我省从基层选拔的比例为1/3,今年达到75%。但公务员招考究竟从哪一年起向应届毕业生关门,我省并没有制定具体的时间表。
胡立强告诉记者,省市及以上公务员招考逐步不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更多地面向基层,主要基于三点原因:一是可以鼓励和引导广大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二是从基层选拔干部符合干部成长规律;三是党政机关确实需要大量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
那么,省市公务员招考向应届生关门,会不会给干部年轻化带来不利影响?
对此,胡立强说,我省选拔干部的渠道和手段是多样化的,除了公务员招考,还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多种手段,特别优秀干部还会破格提拔。1996年、2001年、2005年我省曾三次公开选拔厅级领导干部,每一次都有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因此不存在影响干部年轻化的问题。
想考公务员的应届生该如何应对政策变化
有多种基层锻炼方式可选择
楚天都市报消息 省市以上机关公务员招考将逐步向基层倾斜,最后不再招考应届毕业生。那么,准备毕业后报考公务员的在校大学生,该怎么应对这一趋势?
“可以参加选调生招考、参加‘三支一扶’(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和‘西部计划’等等,总之是先到基层工作,然后再逐步往上考。”省人事厅公务员管理处处长王玮介绍,依照目前的政策,省直和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时,对西部计划志愿者是加分的,对选调生和三支一扶也是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因此应届大学生可考虑这些面向基层的岗位,今后再图进取。
另据介绍,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日前已经作出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我省目前正在部署、组织这一事宜,这也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机会。
发达国家本科生不能直接进机关
楚天都市报消息 华中科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晓林教授昨日告诉记者,在发达国家,本科生一般都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1-2年在机关的实习经历,才能成为公务员。
徐教授介绍,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培训有一套严格的机制,本科读完后,一般需要读3年MPA(公共管理硕士),这期间包含一年实实在在的在政府机关实习、工作的经历。有的国家还要求实习两年。
徐教授说,省市机关公务员从基层选拔,将使我们的公务员队伍更加熟悉基层,了解艰苦地区的基本情况,是件好事。
出家门进校门 出校门进机关
“书生公务员”缺乏实践经验
楚天都市报消息 “一些应届生考进来的公务员,考试成绩都不错,但关于省里和基层的实际情况,却知道得不多,书生气太浓。”省民政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告诉记者,国家和省里近年来招考公务员向基层倾斜,可以说是对症下药,抓得很准。
省人事厅公务员处处长王玮介绍,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随后,国家开始实行公务员招考制度。我省从1996年开始公开招考公务员,一大批应届毕业生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机关。
从当时的情况看,这种公开招考方式,为人才选拔提供了较好的途径。比起过去实行的国家分配制度,这种选拔方式更有利于把优秀人才招进国家机关。
但前些年的公务员招考中,大多数岗位只面向应届毕业生,使得公务员来源单一,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难以获得考试机会。即便是面向社会招考,但是擅长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占有明显的优势。一项调查显示,2007年,上海市新录取公务员中,就有59.7%是应届毕业生。
这种录用制度的缺陷显而易见:应届毕业生出家门进校门,出校门进机关,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缺乏对群众疾苦的了解,应对复杂局面的实践经验较为缺乏。
此外,在长期的公务员考试中,一些考试培训机构慢慢摸到了公务员考试的一些规律,办起了培训班。一些大学生为了当公务员,从大三开始,就一头钻进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中。这样的考试,开始培养新一类考试机器。
正是注意到了上述缺陷和问题,近年来,公务员招考政策开始发生改变,招考条件中要求必须具备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岗位越来越多。今年我省更是明确提出:省市两级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不低于招录计划总数的65%,其中,面向选调生遴选的比例不低于招录计划总数的30%。
省市公务员招考逐步面向基层
八成受访应届毕业生表示认同
楚天都市报消息 昨日,记者走进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和江汉大学采访了4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其中32名同学认同省市公务员选拔逐步面向基层的政策,表示愿意毕业后到基层去工作,锻炼自己的能力并积累经验。
江汉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刘伟表示,要胜任省市级机关公务员的工作,除了掌握相关知识外,确实需要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让应届毕业生从基层开始锻炼,先到基层岗位上提高工作能力、积累经验,更有利于大学生成才。
“我觉得这样的政策可以纠正一些同学急功近利的思想。有些人把公务员考试当作一考定终身的‘法宝’,想着到机关里做官就稳定了,而不管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小徐说。
在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也有8名同学对面向基层的趋势表示不解。他们认为大学生毕业后不一定全部都要下基层,也应该允许优秀的应届生直接进入省直或国家机关当公务员。
即将在武汉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黄立说,工作经验都是在实践中积累的,应届生中也不乏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一味要求工作经验而将应届生统统拒之门外也不合理。此外,基层岗位和大机关不论在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上都不尽相同,在基层积累的经验在机关里不一定就用得上,真正有才能的人,能够一边工作一边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链 接
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各地政策一览
河南: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每年引导1万名大学生下到基层去任职,在部署乡镇机构改革时,给基层预留编制。省教育厅、省发改委还以双选会的形式,为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
四川:出台助学贷款偿还及考研方面等系列优惠政策,撬动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杠杆。
天津:坚持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推进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的实施,逐步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基层就业的竞争能力。
5月21日,微博传出成都一高校43人的班级,出现了15对情侣,毕业之际在重庆一景区集体举办婚礼,8对还领取了结婚证。这一“新闻”在随后数天成为全国各大媒体和微博用户关注的焦点,公众的惊讶、祝福、调侃以及对婚姻的讨论,一度将这场特别的婚礼推向了微博热搜榜单。然而,记者数日来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炒作路径
5月21日 微博上出现“成都一高校和重庆某景区”
5月22日 微博“去哪耍旅行”开始力推“重庆金佛山景区”,背后是自称做青年旅游特卖的成都创之道科技有限公司
5月26日“去哪耍旅行”又在微博中发出一篇对“班长”的采访,同时对“去哪耍旅行”平台以及创始人王建军进行宣传
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真相: “情侣”在演戏,班长实为策划公司经理
火爆的婚礼
青山环抱的草坪中间,鲜花点缀,西服、婚纱、司仪……一样不少,成对的新郎新娘温情相拥,环绕的云雾和绵绵细雨,更是为这场婚礼营造了浪漫的气氛,乍一看还以为结婚的是哪位明星,不过据网上的文章称,婚礼现场的新郎、新娘们,是来自成都一高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一毕业班的15对情侣。
这条后来火爆网络的消息,最早出现在5月21日的微博和各大网站上,“全班一共43人,大学四年成就了15对情侣,毕业之际在重庆某景区举办集体婚礼。”网友直呼:这简直不可思议。
文章中还提到,班长是这次集体婚礼的策划人,也是新郎之一,并坦言班上15对情侣走到现在不容易,希望毕业之后大家不要因为现实原因放弃自己的爱情,因此策划了这次活动。
次日,部分媒体在对此事的报道中透露了更多的细节,这个毕业班共43名学生,男生26人,女生17人,有15对情侣,班长从今年4月开始策划这场活动,在和同学商量以后,都觉得这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方式。不到一个月时间,15对情侣租了婚纱礼服,找好了帮忙主持和录像的朋友,还自行联系大巴车,一起赶到了重庆的一个景区,同时景区方面得知此事后,还为他们免去了场地费。
而报道中有一个更新的消息是,这15对同班的情侣,已经有8对领取了结婚证。
“毕业不分手“、“最强班级”、“最有爱班级”等标签开始作为各种微博主题进行转载。
在各种转发、热议和讨论的推动下,“全班43人出了15对情侣”这一话题,阅读量在短短三天内就接近了9000万,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单。
记者发现,在此消息发出当天,所有转发的消息中对这些毕业生的学校和婚礼举办地均没有详细提及,只表明成都一高校和重庆某景区。
不过在5月22日,重庆一本地博主“重庆校园君”在微博中提到,婚礼举办地为“重庆金佛山景区”,随后,此消息在被继续转发过程中,“金佛山”开始频繁出现。记者同时发现,一家简介称做青年旅游特卖的成都创之道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去哪耍旅行”上,也转发了这一消息,并一连@了多家新闻媒体和成都本地的知名微博。
一家做青年旅行服务的公司为何如此卖力地为这场在重庆一景区举办的集体婚礼做网络宣传呢?
策划痕迹重 ? 一条循环闭合的推广链
5月26日,这场集体婚礼引发的风浪已逐渐减弱,不过“去哪耍旅行”在微博中又发出了一篇对“班长”的采访,“为什么这次毕业旅行集体婚礼不在四川而要去重庆金佛山”,再次推出景区的宣传,同时借助“全班43人出了15对情侣”这一话题对“去哪耍旅行”平台以及创始人王建军进行宣传。并@了多家新媒体。
一位参加了婚礼的同学刘光涛在微信中推广“去哪耍旅行”,“去哪耍旅行”又在推广举办婚礼的重庆金佛山景区,5月25日,“去哪耍旅行”在其微博中还上传了一段2分20秒的婚礼现场以及金佛山景区的视频,在视频最后打出了“去哪儿旅行出品”的字样。这一循环闭合的推广链条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记者查询发现,“去哪耍旅行”青年旅行服务平台,是成都创之道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
一句让所有媒体反思的回答
“又不是我要他们发的,你情我愿。”
产品经理咋成了班长?
公司负责人:带这些学生去玩, 就一起加入了
随后,记者以四川某景区市场部经理的身份,以合作为由,添加了“去哪耍旅行”创始人王建军的微信,谈到金佛山集体婚礼,对方承认这场活动是由“去哪耍旅行”策划的,但坚称“这次参加婚礼的就是来自一个班级的情侣,我们提供毕业旅行线路,同时选这个景区结合策划,满足景区要求,让客户高兴。”但这一说法显然与班长所说的“自己策划,自己联系景区”不符。
面对记者对“一个班15对情侣”提出的诸多疑问,对方直接回答,“媒体报道说有,就一定是这么回事。”“我们不必再纠结这些。”他后来承认有些标题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放大,“比如15对情侣,有6对结婚(领证)我们可以说8对,放大些。”
关于李飞、刘光涛、王雪等人真实身份,王建军并未否认,但仍表示活动是真,有一个班的学生找到他们,让他们提供旅行服务,他们和金佛山景区合作多年,把人带过去帮景区策划活动。
“一个班15对情侣,那么李飞、刘光涛、王雪等人是怎么回事?”王建军接下来的回答有些出乎记者的预料,“有时候要带这些学生去玩,就一起加入了,这个没什么啊,要有一定的包装的效果嘛,谁知道李飞是班长,没人知道啊,对外我们不可能去说。”
重庆金佛山景区四川办事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去哪耍旅行”确实帮他们策划了这场活动,景区会支付他们一笔费用,但并不清楚参加婚礼的新人的具体身份。
时隔一周之后,记者再次联系上了“班长”李飞,对方始终避开记者提出的所有关于集体婚礼的问题,反复强调活动都结束了,“那些情侣都是我找的同学。”面对诸多报道和转载了“一个班15对情侣办婚礼”这一不实信息的事情,他表示,“那些又不是我要他们发的,我又没喊人来采访我,是他们自己来的,媒体来问我这些信息,我就这样说了,你情我愿。”
5月23日上午,记者在天府广场地铁出入口,见到了新闻报道中那位自称婚礼策划人的班长。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穿白色运动鞋,自称还未毕业,目前正在天府广场附近一公司实习的男生,当被问及姓名、年龄、学校、实习的单位等信息时,充满了警惕。“我们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做一个纪念,让大家不要因为毕业而放弃自己的爱情。”他的回答和此前媒体报道一模一样。
“我策划的,现在有8对情侣已经领取了结婚证。”而对一个班上43人成就了15对情侣这一让人不可思议的现象,对方称是因班上的同学关系一向比较团结,彼此间也有缘分,“每对情侣遇到一些矛盾,我都会帮他们协调,也经常带着大家搞一些集体活动。”
在交谈中,这位班长特别提到,不愿说出学校的原因,是考虑以前他曾组织同学包车出去搞活动,被学校处以警告处分,他担心这次又被学校发现。“我毕业证还没拿到呢。”
“那这次网上已经有你们的照片了,并且关注度很高,学校那边有什么状况吗?”记者问。“反正现在学校还没有找我。”这位班长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