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延毕的后果主要是影响今后的工作,甚至是职业生涯。具体如下:
对于已经签了三方合同的应届生,最重要的也许是将失去一次工作机会。延期三个月毕业的话,如果跟公司协商沟通,有的公司可以让你以实习生的身份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直到你毕业入职。如果是考了公务员或者选调生的话,那基本上就失去了这次机会了。
如果延期更长时间毕业,你将会作为一个非正常毕业的硕士求职,这无疑会增加找工作的难度和offer的质量。
研究生延毕的情况:
研究生如果不涉及违反学校纪律,延毕90%的原因都是毕业论文不合格或者没满足毕业条件。例如:
毕业论文质量不佳导师不同意答辩、毕业论文查重没通过、毕业论文盲审没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没通过、被举报毕业论文学术不端。
需要自查:毕业条件常见的选修、必修的学分绩点是否足够,学校要求发表的论文是否保质保量发完了,是否有其他强制要求,比如强制参加某些活动等,具体有书面制度,找教学秘书给你就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研究生
延迟毕业算哪一年的应届毕业生,有相关的文件吗
2022毕业2023国考算应届生。
应届毕业生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毕业的毕业生。简单地说,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
而一般情况下,毕业后二到三年也算应届毕业生。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录考试中对应届毕业生的界定:
国家统一招生的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也按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这里有个择业期的概念,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
国考中“应届毕业生”身份如何界定
结合2022国考公告和报考指南,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
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也就是说在国考政策没有调整情况下2021、2022普通高校毕业生满足上述条件可以以应届生身份报考2023年国考,但不可报考“仅限2023年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职位。
满足条件的留学人员也可以以应届生身份报考。
参考2022年国考报考指南,2020年1月1日至面试前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满足条件的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
服务基层四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在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职位。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包括:“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延毕算应届毕业生。毕业生发布的日期根据学生毕业的真实时间去记录,正是如此,延期毕业的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之后,还是应届毕业生,若是在没有获得毕业证的时候,就已经和公司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毕业生不能说是应届毕业生。延期毕业就是延长学制,学生的人事档案还是留在学校的,应届的毕业时间以毕业证上的落款为标准。学生出现延期毕业这种情况,一般来讲,就是学生学分没有修满或者考试没有及格,要继续在学校学习,学生原本四年的大学时光变成了五年而已,毕业证不会有过多的变化,不过学籍上会记录学生延毕的真实情况。若是没有及格或者学分没有修满,选择延毕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寻找工作的时候,一些公司并不会选择招聘“延毕”的毕业生。毕业生要明白,自己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要提前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关于学分和成绩方面的问题,能够处理就尽快。毕业延期的学生,在学校继续上学,占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增加了自身的开销。
法律依据:法律依据:《普 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二条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学校应当准予毕业,并在学生离校前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应当颁发学位证书。学生提前完成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获得毕业所要求的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学生提前毕业的条件,由学校规定。第三十三条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但未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学校可以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是否可以补考、重修或者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以及是否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由学校规定。合格后颁发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毕业时间、获得学位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对退学学生,学校应当发给肄业证书或者写实性学习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