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太平人寿 应届生(中国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的实习生主要干些什么)

首先谈谈保险这个行业吧,的确,保险这个行业正在高速发展,买的人很多,做的好很能赚钱,但是前提,做的好。但是我对保险公司这种拉人来做保险的手法是在无法苟同。

说到签协议,太平是一个央企,我想他应该和你解释的时候也说到了,他说无所谓这个协议,不是真的无所谓,而是他无法给你签订协议,签订了对他是很不利的,因为签订了协议就代表你就是他们的内勤人员了。

内勤人员和外勤人员你应该可以分清吧,外勤人员,就是没有编制的,说白了,你只不过是一个被他们拉去卖保险的小罗罗,他不会给你交金,只会给你买保险,说给你2500的底薪,但是是责任底薪,责任底薪你懂么?就是你卖满多少单子你才有2500,而如果你这个月一单都没有,那你这个月所有的时间都浪费了,你要为自己付电话费,公交费,吃的,但是你什么都得不到。

试想如果你是保险公司的老总,你手下有一百万的业务员,你只需要付给他们责任底薪,如果他们不给你谈成单子你一分钱都不需要付给他们,这种好事你会做还是不会做?

我也有和你相似的经历,不过我复试没去,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而已,仅供参考,不过呢,虽然是外勤人员,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可以谈到单子,的确很赚钱,也很能磨练人,你自己选择吧。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有春招么

1、太平中石化是指太平人寿保险和中国石化联合创建的保险服务,买卖保险不是骗人的,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2、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于1929年始创于上海,1954年移师海外,2001年回国复业,总部设在上海,是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之一,随着2012年中国太平升格为副部级央企,2013年集团全面推进国企合作的创新经营模式,由此太平人寿中石化项目应运而生,强强联手“资源共享,互利双赢”。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石化总公司对此合作项目高度重视,2013年上半年在全国进行试点合作,取得了初步成绩,随着驻点服务的深入,全国各省市机构网点大面积铺设,未来客户在国内任何一家中石化加油站网点均可享受到全方位的保险服务。

3、中石化,即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一年之计在于春,保险业虎年抢人大战序幕已然拉开。2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包括中国人保、泰康养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复星联合健康等险企已率先开启2022年春季校园招聘,先声夺人争抢人才。众安保险等险企也在近期释放不少社招岗位。受个险渠道转型、数字化进程等因素驱动,科技型人才依旧需求旺盛,养老领域人才也成为险企争相储备的对象。

多险企拉开春招大幕,上千岗位“求贤若渴”

虎年伊始,多家险企率先在春招赛道发力。

校招方面,中国人保、泰康养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复星联合健康等险企已率先开启2022年春季校园招聘。社招方面,众安保险、中国人寿、泰康人寿、阳光保险在近期也释放多个招聘岗位。另外,中国人寿在1月发布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2022年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公告。博士后课题研究方向包括,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融协同发展研究等。

从春季招聘时间范畴来说,春招始于2月,并持续2-3个月。对于应届生来说,上一年秋招后的又一机会来临,对于职场白领来说,也有可能要在新年伊始跳槽开启新的事业。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此次春季校招中,险企不约而同扩大招聘规模,2022年校园春招中,以中国人保校招为例,岗位超过3100个,多于2021年的秋招岗位。遍及全国大大小小的分支机构,销售类岗位依旧占比较大。比如中国人保销售类岗位多达600个,占总招聘岗位的20%。泰康养老保险公司2022年度招聘在2月“抢先”释放94个岗位,部分岗位招聘1-3人,而养老金运营、企业年金支持岗,则校招招聘若干人。

就春季校招招聘岗位所需人才要求来说,中国人保信息科技类岗位工作包括运维、数据、开发等,所以对任职资格要求较高,比如研发中心数据港的任职资格多达近10条。复星联合健康招聘核保、理赔、销售、产品开发等岗位人才,保险学、计算机、金融学、医学等相关专业“榜上有名”,招聘对象为2022届国内外名校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以上优秀毕业生。泰康养老11类岗位开招,资管类、医养类对相关专业人才依然上演“舍我其谁”。

对于养老领域、健康管理类人才招聘需求旺盛,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专员王言表示,康养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高,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比如要求相关专业的人才是知识技能型劳动者,是懂医学及各类健康服务、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除了养老领域、健康管理类人才需求迫切外,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信息技术类岗位在各险企招聘中均属于“香饽饽”,比如中国人寿金融科技类岗位率先“起跑”,2月释放近30个岗位,招聘规模超过百人。另外,中国人保春招信息中,光信息技术类岗位就已经超过百个。

为何科技型人才依然是“香饽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保险研究所研究员张俊岩表示,“转型通常由技术主导,但保险公司普遍面临数字化人才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开发新的业务模式,需要在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有很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保险业务自身的专业性强,保险核心系统的数字化离不开对保险业务的持续性和复杂度的理解,既懂科学技术又懂保险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

两类人才受追捧背后,险企未来布局“清晰可见”

抢人大战已然开启,险企对科技类、养老领域人才的侧重与险企的未来发展高度契合。

“招聘科技岗位的侧重与险企的数字化转型不谋而合。”王言表示。各家险企正在加速抢占科技赛道,保险科技的角逐愈加激烈。头部险企浅滩保险科技的势头强劲。据险企2021年中报显示,中国平安科技专利申请数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中国太平大数据战略启动推进,筹建太保金科,建设研发中心,成立数智研究院;国寿寿险高频推出新功能、新服务,日均37.7次变更迭代优化科技产品,依托数字化平台打造开放共赢的生态圈。

2022年1月,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大力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人才。注重引进和培养金融、科技、数据复合型人才。张俊岩表示,科技岗位人才的招聘既是对相关政策的呼应,也是服务于保险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要。

在王言看来:“从科技岗位招聘来看,保险公司越来越注重靠科技赋能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保险公司会越来越多地借助科技人才为其产品开发、风险评估、产品精准定价,来对客户进行服务。随着科技在保险业内的进一步深入,科技型人才将越来越‘吃香’,科技类、信息类人才的招聘会越来越多,并且目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除了险企科技布局如火如荼,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保障意识的提升以及保险产品供给两端矛盾的愈发凸显,深耕健康养老板块正成为越来越多险企的选择。在过去的2021年,在推动养老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管理公司走专业化发展道路,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

王言表示,健康业务和养老业务是我国人身险公司的主要增长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保险业的规模和作用。科技类、养老方面人才需求旺盛或已经体现出保险公司人才招聘、业务发展、行业发展趋势。未来险企会加快康养产业布局,加速科技赋能。不过,康养结合领域有众多非保险机构,险企在招聘时也会面对其他行业的竞争,同时也会面临人才供给不足等方面的挑战。

对于险企在养老领域、健康管理方面的招聘如何提高竞争力,招聘到“如意”人才?王言认为,首先,险企要提高在康养方面的专业度。其次,险企要制订有吸引力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方案,用适合的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吸引人才,用科学的体制凝聚人才,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人才。最后,要做好长短期人才招聘规划。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做好前期人才储备,以公司战略为出发点,做好针对性、计划性和目的性的招聘。

对于险企协调好科技、养老领域人才的供需,张俊言表示,仅仅通过常规招聘方式接触学生的时间较短,保险业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保险公司可以从其他行业引进成熟人才,探索多元的人才引进模式。另外,险企也要做好已有员工的培养,完善职工培训成长体系。”王言补充说道。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3919.html

相关推荐

在缅华人泪目,大楼压住了我的父母

在缅华人泪目,大楼压住了我的父母

在缅甸的华人社区中,一个令人心碎的场景正在上演,一位华人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哽咽着说:“我爸妈被大楼压住了,”这样的情景,不仅触动...

问答 2025-03-31 0 20

揭秘美的彻底清仓小米背后的玄机

揭秘美的彻底清仓小米背后的玄机

美的彻底清仓小米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举动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美的彻底清...

问答 2025-03-31 0 22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