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间毕业三年了,我以为我还是一个青葱少年,原来却已经是一个老大叔了。混迹职场也更加老练,主要做电话销售为主,业绩从倒数做到了top销,收入也有了大幅度增长,但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告诫后来人:
不到非不得已,真的不要做电话销售。
很多人因为学历,专业问题,刚出校门会有择业困难症,我也是其中一员。后来跟很多人一样,觉得销售门槛低,收入高,一头热血就埋了进去,可到头来回想一下,埋的可能只是你的青春,无限宝贵的时间资源。
01
电销工作内容极其枯燥
每天就是不断的打电话,刷通时,搞业绩。说实话,我觉得跟个机器人没太大区别的,一个客户拒绝你了,挂掉马上拨出下一个,无限重复。而且在沟通过程中,说来说去就是那套话术,换个客户不断重复同样的场景。
如果你问主管,如何能提高业绩,相信他只会回答你, 多打电话 。
是的,除了新人,老人会讲的东西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各有各的表达方式。到了这个阶段,就是概率跟心态的问题,已经是无关技术含量的事情了。所谓电销技术,只有在新人阶段才会存在的概念,到了熟手阶段,主管只会告诉你,摆正心态,多打电话,业绩就起来了。
然而电销是一个拒绝率超高的工作,你多打电话,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拒绝。你要保持一颗好心脏,客户虐你再多次,哪怕是对你骂爹骂娘了,你拨通下一个电话之后,仍然是要笑脸相迎。
不然你如果受情绪影响,拨通下一个电话不能保持很好的状态去介绍的话,会极大的影响你的成交率,这样的电话,你不如不拨,因为毫无作用,只会浪费你的数据。
所以,电销难就难在, 你要被虐无数次之后依然要充满希望的对下一个客户 。
这跟面销不同,面销被这个拒绝了,你去找下一个客户会有一段时间缓冲期,而电销你面对这个客户跟下一个客户的时间是很短的,你经常可能会在5分钟内被10个,8个客户拒绝或是辱骂。
02
数据好坏决定你的业绩,而不是能力
以下内容可能会涉及到行业内幕。
所谓数据,就是每天到你手上要拨出的客户名单。如果你已经是老手,数据优劣绝对是决定你业绩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做电销会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公司给你发好的数据你业绩就多点,给你差点的数据,你业绩就少点。
我们经常经历,有时一天打了几天业绩,或是几天打了一天业绩的。久而久之,你也会慢慢感觉到,你的“成功”不是来源你的努力,而是数据的好坏,数据很差时有一种再努力也无用的悲哀。
而数据的好坏,主要细分为二个方面:
1, 运气问题 。同一批数据来源,就刚好给你分到接通率不高的,对产品反感的客户,这类的话只能认命了。
2, 分配问题 。这一点比较黑暗,一些电销公司为了管控业绩,保持员工之间的平衡,会刻意操控数据发放。比如小A今天打了好几天的业绩,通常第二天给他的数据就会很垃圾。目的在于给控制员工之间的情绪,不让他们觉得彼此差距过大,保持竞争力。同时可以控制小A同学的业绩进度,如果他业绩进度太夸张,那公司也要给更多提成出来。
我们组最近就是因为上个月整个组人员流失率过大,导致近期整个组发放的数据都是很垃圾的。从每天整个公司的业绩排名都可以看出,我们组的排名真的是大幅度下降的,并且通时也打不上去,因为接通率不高,同时拒绝率很高,不等你说完一句话就马上拒绝的那种,通时实在刷不起来。
所以,做电销,个人努力是极其有限的,数据不好,你让经理坐下来他也打不出个什么玩意儿来。
03
无能力提升
如刚刚所说,你的工作只是反复拨打电话,与不断重复话术,哪里有什么技能提升,如果硬说有,那就是你的临场应变能力跟你的心态吧。口才什么的,算了吧,你重复的只是你的话术,很多人会有刻板印象,觉得销售口才好,其实不然,只是他们话术背的好。换个东西让他们讲,不一定讲的利索。
新人进来一段时间后,只要没有被淘汰,够勤奋,都能对老人构成威胁。因为业绩靠前的人能有更好的数据资源,你一个老人的优势全无,并不会因为你做的久,就更有竞争力。
当然这一点要看你公司的产品,如果业务复杂一点,那老人还是很有优势的,因为新人成长周期很长,很多人未必熬得过成长期。如果业务比较简单,那老人的经验优势估计一两个月就荡然无存了,因为新人适应过来后就能迅速上手与你争夺资源。
04
你必须骚扰客户
讲这个可能有点圣母,但是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业绩能做到靠前,但我做不到前几名,为什么呢?因为我无法像他们一样 一天可以给同一个客户打10次电话 。
用他们的话讲就是,每个客户都要打到他亲口拒绝为止,这样确保资源无浪费。这种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精神确实有点道理,但我会很有心理负担,我对一天给一个客户打两,三次电话我都蛮有负罪感的了。实在无法做到像他们这样坦然,但是这也决定了你在这个行业能做到的上限了。
所以,你如果没有这等厚脸皮与觉悟,最好不要混电销这趟混水了,因为你的上限不会很高。而且,我也不希望,你为了赚钱而在这一点上有所改变,同理心一直是个好东西,如果对方是你亲人,你会一天这样打电话骚扰他吗?如果你做到了,我觉得并不值得祝贺,反而这是一种退步。
05
无前途,转行难
在电销公司,你有见过 30 岁以上的电销员吗, 40 岁呢?
可能有,但绝对不多。
我们公司只有一个30岁以上的电销员,其他这个年纪的要么当上管理层,要么走人了。所以,除非你想在这行做管理,那么你可以尝试坚持。如果你不想做管理,那么还是得给自己找好后路。
但就算你想做管理,你也得熬到其他主管走,或者是公司扩张团队,然后你还得保持比其他人更强的竞争力才可以做到。通常来说,上级不走,下面的人很难有机会出头。
如果你不想做管理,那就得早早想好出路了。目前的我就是这个状态,因为电销文化我不喜欢,管理主要任务就是不断督促员工打电话,整天打鸡血。
而且极度盛行 批评文化 ,一个人业绩不好,就得劈头盖脸的骂一通,哪怕上一秒跟你称兄道弟,下一秒就给你来个狗血淋头。我曾经在工位上休息几十秒钟没有呼出电话,就被逮到一顿输出:
你怎么没打?
你怎么老是偷懒?
你有全力工作了吗?
你业绩很好了吗?
全场排名第几了?
业绩不好的时候:
你今天都在干嘛?
为什么感觉你不如之前努力了?
为什么感觉你越做越蠢了?
为什么离席次数变多了
为什么出去一次的时间这么久?
总之,没有业绩,出去打杯水都是错的 。
我之前以为这是个别领导的问题,但是接触这个行业越久,我就发现,是这个行业风气问题,大部分电销管理都是这个样子的。因为他们本身也没什么文化,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去“激励”你。
以上内容,我曾与玩的较好的同事谈过,他也很认同,但我后来一句,为何不走呢。
他犹豫了,走了后能干嘛,毕业一直做这个,现在出去也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了,也接受不了工资的落差,已经错过了那个拿低工资也可以学习的时期了。
另一个同事的回答,我与女朋友异地,快结束异地了,如果我这时候换工作,拿着这么低的工资,我有什么脸让她过来?
随着你工作的时间增长,一切也会不一样的,你可能以为做一阵子再换,但你做了一阵子后你可能发现自己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气了。
你可能会发现用钱的地方多了
你可能觉得工资已经是衡量你价值的一部分了
你可能要结婚了
你可能开始定期要给父母钱用了
你可能要把钱花在医院里了
你可能已经到了不敢换工作的年纪了
生活有太多的变化,所以我才建议,与其承担这些变化产生的后果,不如一开始择业选择就更加谨慎一些。
最近与公司的那位30多岁的前辈谈过,他说自己20-30岁时觉得拿个万把块工资很潇洒,很满足,可年过30后,发现有点力不从心了,自己混迹于20岁出头的群体里,每天跟他们抢饭吃,总觉得不是滋味。他的身体也不如年轻人好了,坐久了腰不舒服,嗓子也疼,也没有以前那么激情了,觉得很没有归属感。
我没有问他坚持的原因,因为我知道他有家庭,有孩子。
以上是一位即将跳出电销的电销从业者的血泪经验,希望各位引以为鉴。
应届生怎么找工作啊
会
一般都会电话回访,因此最好留下固定电话,回访电话一定要接起来验证的,没人接听会被打回去再看看对方怎么说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是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以及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据,也是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的重要依据。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就业协议一般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表。
先谈谈找工作,我个人强调不管是学习专业还是寻找工作,都有一个原则,就是热门的东西未必是适合你的东西,待遇好、工作轻松、环境好的岗位未必就是最有利于你发展的岗位,大可不必人家说什么好、拿钱多就往哪里钻,适合自己的发展,能学到东西是第一位的考虑因素!等到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待遇自然会好起来的。没学历可能只是暂时没有了做白领的敲门砖,并不代表就没有前途,学好一门技术,凭本事吃饭,日子过得并不比白领差啊!以于现在新时代的年轻人而言,找到工作其实并不难的,难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当今的年轻人,往往大多喜欢“钱多、活少、离家近、坐坐办公室”的工作,但其实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给出的建议是,先找一份更适合自己发展,能累积到很多实践经验的基层工作,有了这些宝贵的经验,再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或是在原有岗位往更高的岗位发展就不难了,那么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呢?首先是要了解下自己的综合实力,再次就要密切留意下社会上的岗位需求,总结起来说,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3、市场要什么?----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水平,所对应的岗位需求是大不一样的,了解社会招聘需求的最佳途径,就是经常翻阅当地主流权威的招聘报纸或是浏览当地比较著名的人才招聘网站,另外千万不要一直待在家里面找工作,多跑跑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的人才现场交流会,也是非常好的选择,除了能了解岗位需求之外,还有在现场与用人单位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对于了解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提升面试、沟通等经验是非常有帮助的!总之,只要好好回答这三个问题,找出三个答案中的“交集”,前途在何方就马上心知肚明了!当然了,现实和理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复杂多变的职场竞争中,我个人建议大家还是重点把握好“我能做什么?”和“市场要什么?”这两个问题即可,毕竟,想要找到既是自己想做的,又是自己目前就可以胜任的,还是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岗位,对于应届生或是职场经验不多的年轻人而言真的是不太现实的,我们还是要注重在基层岗位上的积累和锻炼,分步分阶段的给自己做个规划,逐步向自己理想的岗位目标去努力去靠近。关于简历和面试相关问题,我建议你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面试前有没有仔细了解过对应企业的情况,对方的企业文化、主营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跑过去面试,其实对该企业一点也不了解的,就仅仅知道来面试XX岗位,那对方单位肯定不想要这样的人。一点诚意也没有。2、岗位要求你真正符合的有多少?不少求职者应聘,简历都是“仙女散花”式的乱投一气,很有有人真正去冷静地逐条去分析对方单位的任职要求,打个比方,对方单位写了五条要求,你是不是真的每一条都是符合的呢?如果五条中有四条是绝对胜任的,那还有一条是不是硬条件呢?(比如很多岗位必备持有上岗证才能上岗,那如果没有的话,哪怕就只有一条不符合,也是浪费时间不会录取的)如果低于四条,那用人单位在有充分选择余地的情况下,是不会考虑你的。3、你的简历是不是千篇一律的呢?绝大多数的求职者的简历根本就是一个版本走天下,应聘A岗位是这个简历,应聘另外的B岗位也是这个简历,从来没有考虑过要根据对方单位的的具体情况以及应聘岗位的具体要求,为其“量身定制”一份有针对性的简历,只有简历中有针对性地根据每条招聘要求突出自身的优势或是胜任的具体条件,才有可能在面试中让考官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用心。4、其实就是面试时与考官交流的技巧问题了,包括了基本的职场礼仪、个人的言行举止等,这里就不再多说了。但最重要的要提醒大家,回答问题(包括自我介绍)一定要围绕着对方单位的情况(你对招聘企业的了解)、“我觉得自己凭什么可以胜任你这个岗位,我的胜任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