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定是不是应届毕业生介绍如下:
根据《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①应届生的分类
当年应届毕业生:国家统一招生的高校学生在学的最后一年,即将毕业但还没拿到毕业证,处于实习或待业状态;
择业期的应届毕业生:已经拿到毕业证,但拿到毕业证的时间在择业期内。
国家规定的择业期为2年,有些地方延长至3年。
“择业期的应届毕业生”需满足以下条件:拿到毕业证;在规定择业期内没有与任何单位签订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无缴纳社保记录;户口、档案等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人才市场。②应届生身份的现实界定。
在企业招聘中,“应届生”大多指“当年应届毕业生”,许多用人单位明确要求20XX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聘公告中提到的“应届生”大多包含“择业期的应届毕业生”在内。
这也提醒我们,如果同学们希望进入企业工作,一定要好好利用在校最后一年的机会,通过校园招聘找到心仪工作。如果立志从事公职,也要好好利用应届生身份,不要随意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保哦~
第一,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你会看到上面的落款日期,理论上你的自然应届身份在那天就截止了,自然应届生身份只受学籍影响,不受其他因素影响,那么全国范围通用的关于择业期应届生身份的适用期限解释为,择业期从毕业证书落款日期起算,专科,本科,硕士期限相同都是两年,部分地区是三年; 第二,签了三方协议之后,大家的自然应届生身份不受影响,择业期应届生身份不受影响,所以说各位同学可以放心大胆区签订三方协议。 第三,签劳动合同,在校期间同学们没有资格签订劳动合同,所以才有了三方协议,那么具体操作中,无论是你毕业前以兼职身份签订了劳动合同,还是毕业后签订了劳动合同,对于自然应届生身份没有影响,如果可以正常解约,没有任何劳动纠纷问题,那么对于择业期应届生身份也没有影响。 第四,交社保。在校期间缴纳的社保对于自然应届生身份没有影响,对于择业期应届生身份会产生影响,但可消除。首先影响的前提是你的这个社保是由公司缴纳的,而非个人缴纳的,只有公司缴纳的社保才有影响择业期应届生身份,那么有哪些影响呢? 具体就看你报考的岗位要求是什么,有的要求提前三个月断交公司社保等,这个要看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其实这个要求的本质是担心同学们有没有和之前的就业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如果没有接触的话那就涉及到纠纷问题,也涉及到员工不能及时到岗的问题; 第四,档案因素。这一点大家可以不用考虑,一般情况大学毕业后,学校都会把学生档案直接打回生源地的档案管理部门,档案是不决定你的身份,但是你的就业身份会决定档案,关于档案的问题我之前的文章做过详细介绍,在此不一一赘述。 第六,考上编制,如果考取了编制就会失去择业期应届生身份,因为这就意味着你已经落实就业了。那么这种情况呢,还是想要应届生身份怎么办?也有办法,即升学,而且必须是全日制,非定向学籍可以帮你恢复自然应届生身份和择业期应届生身份都可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