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份工作,是你职场起跑线,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2.6%的受访者认为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重要,33.9%的受访者认为日后转行很难,一定要入对行。
第一份工作,选择很重要,一次正确选择,大于百倍努力。
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说,第一份工作,决定了你的职业生涯的格局和高度。
当你跳槽的时候,第一家公司基本就定了调子,它决定你能跳到什么档次的公司,拿到多高的薪水。
有位网友说:我毕业后到了一家私企,公司不大,一直干到现在,薪水给的少,福利几乎为零,想跳槽到大公司连连被拒。跟朋友聊天才觉得,刚进职场一定要进大公司,起点一定要高,你起点低,想跳槽都跳不出去,学到的东西也少,我就是你的“反面教材”。
的确如此,公司也是有鄙视链的,和“非985、211的简历直接扔垃圾桶”一样,HR也有名企、大公司情结。从大公司跳小公司容易,反之你想从小公司跳到大公司,真有些难度。
有人说,“小公司也有好的啊,阿里、腾讯、百度当年不也都是从小公司起步的吗,小公司也可能发展成独角兽啊。”的确也有不错的小公司,可这万里挑一的机会一般人没那那个慧眼和好运。
所以,第一份工作,还是去大公司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去大公司,它能让你的职场少走很多弯路。
2、大公司规范而稳定,能给你足够的安全感
现如今不靠谱的公司特别多,很多都是小公司。
有的公司给新人签一年的合同,试用期三个月。要知道,劳动法规定,签一年时间以内合同的话,试用期不能超过一个月。
还有公司在新人入职三个月后,才给交社保,其实这也是违法的,员工入职后,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公司应该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
还有更可恶的公司,为了降成本,在业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大量招聘“便宜”的应届毕业生,等这些员工试用期一过,公司的忙碌期也过了,就以新人能力不够的借口直接辞退他们,或者以延长试用期等方式逼他们自己离职……在这样的公司工作,员工太没有安全感了。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无数打工人禁足在家,很多员工在家睡觉都睡不安稳,生怕疫情导致公司倒闭、裁员,对于很多打工人来说,没什么比安全和稳定更重要了。
而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报告》也显示,安全感和确定性成为危机中的宝贵资产,“稳定性”重新成为职场人选择企业时的一项重要指标。
大公司资金、实力相对雄厚,就像航空母舰,抗风险能力比小公司强很多。像我们公司总部在疫情重灾区武汉,大多事业部都在湖北,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但也只是员工减薪,没有裁员一个人。
去大公司,它能给你一份衣食无忧的薪水、丰厚的福利,让你不必为生活琐事操心,你才有心思去实现个人与公司的梦想。
3、大公司培养人,让你长见识、开眼界、有格局
大公司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去培养新人。在新人入职时,都会进行培训,教你正确的工作方法。甚至为你指定导师,一对一指导,这种指引能让新人快速成长。
而在小公司,很多你都要自己摸索学习,而且别人也未必有时间解答你的问题。
大公司愿意花时间、花金钱培养新人,而小公司则不愿多花钱,它更想新人召之即来,来之即用。
所以小公司的人整天在忙,样样通,却样样不精。没有一技之长,想跳槽找个好工作也不容易。
除了系统的培训外,在大公司,能让你长见识,开眼界。
哈佛学长LEO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高盛投资银行部工作,参与了国内多家顶尖公司在香港和美国的大型股票发行项目。
在两年时间里,他搭建了合计1,500张Excel表的逾20个财务预测模型;参加了近20,000分钟的项目电话会议;回复了大约75,000封工作邮件……
不夸张地说,在投行奋战两年,堪比在一般公司工作五年甚至更多。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是投行对一个职场新手暴风雨般的、魔鬼式的锻造。
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格局和高度。去大公司,能长见识,提升眼界和思维格局,今后的职场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而从头至尾一直在小公司,眼界被限制了,以后很可能一直都在格局较小的公司间转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