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打开财务管理的大门

一、引言

会计,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些枯燥乏味,让人联想到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但其实,会计就像是一个神奇的管家,它为个人、企业和组织管理着财富这本大账,让每一笔收入与支出都井然有序,对于想要涉足会计领域的初学者来说,掌握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就仿佛是拿到了开启这个宝藏世界的一把钥匙。

二、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一门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这就像你有一个装满各种不同颜色糖果的盒子,而你要记录每种糖果的数量变化,同时还要确保这些糖果不会被错误地拿走或丢失。

(二)会计的目标

从整体来看,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是一个小商店的老板,你的顾客(这是外部信息使用者)想知道你店里的商品价格是否合理、库存是否充足;而你自己(内部管理层)需要知道每天的收支情况、利润多少,以便做出像是否进货、是否调整商品种类之类的决策。

三、会计要素

(一)资产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简单理解,就如同家中的存款、房产、汽车等东西都是资产,比如你有一辆车,可以用来出租赚取租金,这就是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利益,车辆就是一项资产,在企业里,厂房、设备、原材料等都是资产。

(二)负债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想象一下,如果你向朋友借了一笔钱去购买一部手机,那你欠朋友的钱就是一种负债,因为未来你需要偿还这笔钱,在企业中,应付账款(如从供应商那里赊购货物所欠的款项)、借款等都属于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它就好比是一家公司扣除所有欠别人的钱之后,剩下的真正属于股东们的价值,例如一家公司的总资产是100万,负债有40万,那么所有者权益就是60万。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打个比方,你开了一家奶茶店,卖出一杯奶茶收到的钱就是收入,它会增加你这家店的所有者权益,而且这个收入并不是你投入的本金产生的。

打开财务管理的大门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还是那个奶茶店的例子,购买制作奶茶的原料、支付员工工资等都是费用,会使得店铺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是因为你把利润分给了自己或者其他投资者。

(六)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当收入大于费用时,就会产生利润;相反,则形成亏损,就像你在一个月的经营中,奶茶卖了2万元,各种成本花费了1.5万元,那这个月就有0.5万元的利润。

四、会计的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就像在学校里,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费管理规则,这个班级就是班费会计核算的主体,只关注本班级内的收支情况。

(二)持续经营

这是一个前提假设,即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这就像是我们相信一棵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继续生长、开花结果一样。

(三)会计分期

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我们可以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个月作为一个会计期间来核算收支情况,这样方便我们进行定期的总结和分析。

(四)货币计量

会计核算必须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虽然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用一些其他单位来衡量事物,但在会计里,一切最终都要折算成货币,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价值的增减。

五、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最基本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就像天平一样,在任何时刻都保持平衡,当你往银行里存入1000元,对于银行来说,你的存款就是它的资产增加了1000元,同时它也对你承担了1000元的负债(日后你可以随时支取),此时天平依旧保持平衡。

还有一个拓展等式“资产=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收入 - 费用)”,这就像一个动态的天平,随着收入和费用的变动,会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等式的平衡。

六、会计核算方法

(一)设置账户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就像图书馆按照不同的类别设置书架一样,方便我们查找和整理,设置“银行存款”账户,专门用来记录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这好比是做一笔生意,既要在收入账户上记录增加的收入,又要在成本账户上记录相关的成本,比如你花了500元买了一批文具,就要在“库存商品”账户上增加500元,在“银行存款”账户上减少500元。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原始凭证是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中取得的最原始的资料,如发票、收据等;记账凭证则是根据原始凭证编制的,用于直接登账的凭证,填制凭证要保证内容完整、数据真实准确,审核凭证是为了防止错误和舞弊行为。

(四)登记账簿

账簿是由具有一定格式、互相关联的账页所组成,用来序时、分类地全面记录一个企业、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籍,登记账簿要求按照规定的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归集和分配各项费用,确定各个成本对象成本的方法,比如一家服装厂生产一件衣服的成本包括布料成本、人工成本、水电费等分摊到每件衣服上的部分。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等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就像家庭年终大扫除的时候检查家里物品的实际数量是否与之前的记录相符。

(七)编制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是综合反映企业或其他单位一定历史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书面文件,其中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重要报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则表明了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七、结语

学习会计入门基础知识就像是在建造一座大厦的基石,虽然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通过了解这些基础概念、要素、假设、等式和核算方法,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无论你是想成为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还是仅仅为了更好地管理个人或小型企业的财务,掌握了这些入门知识都会让你在这个充满数字和财富的世界里更加得心应手,希望初学者们能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深入探索会计的奥秘,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30251.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