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新会计准则科目解析与应用指南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会计准则(IFRS)的普及,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与完善,新会计准则是为了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以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2017年,财政部发布了多项新的或修订后的会计准则,自2018年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实施,这标志着中国会计体系向着国际化接轨迈出了重要一步,下面将针对新会计准则中几个核心科目的变化进行详细介绍,帮助企业财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规定:

金融工具核算的变化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规定,原“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分类被取消,取而之以三类金融资产分类方式: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 公允价值计量影响

新会计准则科目解析与应用指南

此调整意味着企业需对所持有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进行重新评估,如果这些投资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应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这将直接导致相关财务报表列示项目的改变,尤其是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中关于投资损益的反映将有所差异,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使部分项目波动增大,因此也可能对企业短期业绩产生一定压力。

2. 债务工具投资选择权

新准则允许企业对于不符合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作出不可撤回的选择,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这一选项为管理层提供了更多灵活性来管理利率风险,但也可能增加财务报告的复杂度。

收入确认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要求企业在履行合同义务时确认收入,而不再根据商品所有权是否转移或者服务是否完成作为判断标准,新的确认模型包括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将交易价格分配给每个履约义务,并在满足特定条件时确认收入,这项变更对企业合同管理和财务分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租赁业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引入了全新的租赁会计处理方法,要求承租人几乎所有的租赁业务均需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从而提高了财务透明度,对于拥有大量租赁资产的企业来说,此次变更将显著影响其资产负债结构,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对财务比率分析和信用评级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流程、信息系统以及财务报告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为此,建议各公司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调整现有会计政策,确保顺利过渡到新规则框架下;同时密切关注监管机构发布的具体指引和案例解读,以便准确把握变革方向与实施细节,最终实现高效合规的目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28171.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