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8年的第一个月,国家财税政策继续围绕着“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展开,一方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面将从税收政策、财政支出、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地
为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本月起,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调整为15%,比普通企业低了10个百分点,此政策旨在降低企业成本,激励其在研发上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增值税起征点再次上调至每月销售额3万元人民币,有助于缓解这部分市场主体的经营压力,激发市场活力。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重点领域投资加码
在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2018年初政府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交通网络、水利设施以及新型城镇化等领域投入,教育、医疗健康和社会保障支出比重进一步增大,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为应对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保类项目获得优先保障,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随着中国金融体系日益成熟和完善,扩大开放成为必然选择,本月,有关部门宣布放宽外资银行经营范围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银行、合资银行依法开展人民币业务;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额度审批制度,简化申请流程;推动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提升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度,这些措施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活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得益于国内外需求回暖及供给侧改革效果显现,预计2018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约6.8%左右,延续了去年以来稳定增长态势,工业生产稳步回升,服务业增速加快,消费保持强劲势头,物价水平总体温和可控,就业形势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预期目标,进出口贸易恢复性增长,外汇储备规模稳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展望与建议
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保持良好,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可能影响我国出口;内部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如产能过剩行业去杠杆压力较大、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在未来一段时期内:
- 应继续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注重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工作力度;
-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 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开放进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 增强民生福祉,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18年初财税政策继续朝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向迈进,各项政策措施有力有序有效实施,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